16歲讀北京大學,26歲拿到博士學位,90後學霸的家庭教育!

自古而來,家庭教育有著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且不提各世家大族的言傳身教,就連孟母三遷所折射出的背後意義也是家庭環境對子女成長的影響。古諺有言:“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孩子受到何種形式人生薰陶,長大後就會逐漸染化成這種性格。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家庭教育對子女所造成的影響”這個更古不變的話題。在開題之前,我們來看看一個勵志90後女孩的故事。

16歲讀北京大學,26歲拿到博士學位,90後學霸的家庭教育!

很多人都在說,現在的90後是垮掉的一代。他們走出校園後,不僅沒有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還在網絡上各種牢騷,傳播著負面能量。也許這確實是社會一部分群體的現實現象,但不能全篇而論。有這麼一位美女學霸,她用自己的經歷,給我們訴說著90後的青春。故事的主角叫戴韻,在她十六歲那年,她以優異的高考成績入學北京大學攻讀本科學位。之後的十年裡,她的學習從不曾間斷。在這最青春的十年裡,她實現了雙學士學位,雙碩士學位,還有一個美國高校博士學位。

16歲讀北京大學,26歲拿到博士學位,90後學霸的家庭教育!

這樣一個一路開掛的人生,很多人都好奇,戴韻到底來自何樣的家庭,從小又受到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戴韻小時候的開端可能和很多人一樣,她的父母在外地工作,還未入學前的她一直和外婆生活在一起。外婆不識字,陪伴她的就是電視,沒有人過問過她的學習。就連媽媽都忘記了叫她識字,在臨上學前才想起來要給她惡補寫自己的名字。從這個一個層面我們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哪怕再晚,也不能抹殺它能夠起到的積極租用。

16歲讀北京大學,26歲拿到博士學位,90後學霸的家庭教育!

入學後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戴韻依舊和之前沒有多少區別。父母沒有對她做出過多的約束和干預,她自己說當時的自己還是放養狀態。可是家庭環境卻在逐漸的變化,以前她的生活就是電視。現在她有了一個新的玩具,一面巨大的書架牆。她的童年都是在這裡度過的,書本和閱讀給她帶來了很多樂趣。在還不能自主閱讀前,她整天都會去整理書架,從高到低擺放。到了自己能夠讀懂一些簡單的書時,爸爸媽媽開始和她一起看書。

16歲讀北京大學,26歲拿到博士學位,90後學霸的家庭教育!

他們一家會窩在這一排書架前默默的看書,看到精彩的部分還會說出來,相互討論。父母是她最忠實的聆聽著,也是她最需要感謝的引導者。中學的時候,她對於歷史的學習總是摸不到根源。她不理解為什麼每個朝代的變革之間到底有何種聯繫。中央和地方之間,皇帝和丞相之間,為什麼都存在著矛盾。這個時候她的爸爸帶著她一起找到了學習的方向,幫她樹立起學習的思維方式。

16歲讀北京大學,26歲拿到博士學位,90後學霸的家庭教育!

爸爸帶著她把每個朝代的改革措施逐一列舉出來,並在每個措施後面列舉出相應的問題導向。每一個措施都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而存在的,帶著問題去理解措施,這種尋根性的思維方式從此紮根在她的腦海中。當她遇到複雜的問題時,她也會把各個問題列出走向圖,逐一化解。也許對於她來說,最好的老師不僅僅有閱讀,更有她的父親。當父親給她用過年的壓歲錢比喻皇帝和丞相的矛盾時,相信這是一位博學又思維巧妙的父親。

16歲讀北京大學,26歲拿到博士學位,90後學霸的家庭教育!

在戴韻的思想裡,媽媽的話讓她堅定了自己人生的一個準則:人生就是放手去搏一搏。傳播學畢業的她,卻在人生的另一個階段,選擇去美國實現自己的教育學夢想。這也許是很多人不敢邁出的一步,教育學博士在美國平均畢業時間是8年。一切從零開始的戴韻正是帶著這種搏一搏的思想,毅然決定跨專業學習教育學。而最終的結果是,她用18個月的時間,完成了美國最難的教育學博士學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