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即道场

心不清净,哪儿也不是净土。

心有欲染,哪儿也不是极乐。

极乐不在西方,佛国世界无上无下无左右没有方位一说,“西方”只是一种善巧譬喻之方便说法。《维摩诘经》云:“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心清净了,何处不是净土世界;心若不净,即便身处西方极乐世界也是烦恼重重又哪里来的极乐可言?

红尘即道场

此“心”可作天堂也可作地狱,学佛人、修行人,不修心,妄想在别处建个极乐净土,拭问烦恼断了没?我执之念可少了些?对待亲人、朋友、陌生人等众生可曾平等视之?对一切不顺眼的事物又是如何处之的?。。。。。。

心中有几分清净,骗不了别人更骗不了自己,有句话说得好“走几步就知道你的境界如何”。红尘世界真是个好地方啊,不管什么人只要他身处这个空间,层次如何立马原形毕露,这个世界如同一个照妖镜,能照出魑魅魍魉也能照出真如本来。所以人间是如此的珍贵,即使被称为“五浊恶世”,依然是“人身难得”!得一人身,若能行之正道,功德将无量无边,成就不可思议的正果。反之,不做些好的,造恶业堕落也是极其容易。

红尘即道场

生活即是道场!历事炼心,想脱胎换骨如同扒皮洗髓,一层境界一次浴火重生!这个中内心无数次由挣扎到觉悟的蜕变过程,谁尝谁知道。痛苦是好事,烦恼也并非一无是处,它们都是来助人成道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经历,没有偶然发生的事件,一定是往昔种下的因,现世结的果。当心态摆正,行为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渐渐地就能明白生活带给人的真实用意,如此便可自在提升。

远离生活的修行,最多也就是个“自了汉”小乘境界,与佛法大乘慈悲济世的精神相去甚远。一个人关起门来打坐容易清净,能够在生活琐事中通透考验的觉悟与定力才是真功夫。佛法从来就不是教人“逃世”、“避世”而是教人积极入世,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圆融智慧,利己利人。

红尘即道场

说度人,其实度的都是自己。说出去的每一句话,悟到每一件事,最为受益的还是自己,而他人正是示现了一种“法”来助自己开悟的。所以度的是谁?还是自己啊。外在的环境终究是一场自心业力感召而来的镜像,一场由“我”和无数个“我”和合演的戏。不明白,是因为有了分别之念,这个世界是一体的,众生渊源同流无有分别。我看着你,正如看到我自己。

万事万物的出现皆有因缘,没有高低之分,有时一种事物的出现是为了促使另一个事物的发展或者圆满。不以鄙夷的态度对待,而是以一种更高的视野去看待它们的发生。善恶对错并非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自然、宇宙、规律、因果会以一种人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去转变某些事物。

红尘即道场

而人处在这个世间,最该做的就是用心过好每一天,每一天都殊胜无比。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存在,很多奇迹都是人创造的。把人活好了,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殊胜功德无量的事情,对于修行人来说一个人间“好的生命模样”比一门心思想去度逝去的无形众生更重要。很多修行人意识不到这一点,孰轻孰重分不清,一学佛接触修行,就想着要去超度无形众生(怨亲债主),参加各种法会,且不说很多法会都是无效的,去多了还惹来一身怨气。你想一想,开法会把众生都集结起来想送走,结果参加法会的人因为功德、修为、因缘等等不具足众生送不走,有些想不开的无形众生还不赖着你?所以不好好修心的人经常跑这个会跑那个场,导致整个人气色越来越差,一脸的黑气一身的病气。

活着的比死去的更重要,活着人修好了,自然能惠及有缘的无形众生。一个人间好的生命模样太重要了!若人都做不好,其它的想再多都是枉然,自己都度不了。当人的能力修为觉悟达到足够高的层次的时候,他说出来的话,他做的事,一言一行一念都能光照群生、利益他人。古言“一人得道,九祖升天”,先把人做好修好,有了功德得了道,无论是祖上还是与己有缘的众生都能沾光。

红尘即道场

用心生活,感悟人生。经文是理论的指导,而生活才是真实的实践场所。理论与实践并重,有了理论人生方向就会清晰很多;有了实践就能升化理论直达真相。切莫只重理论而忘了实践;切莫胡过而不知人身之难得。

《坛经》云:

“菩提自性,

本来清净,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红尘即道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