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震完,日本震,日本震完,阿拉斯加震,最近地震有點多

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12月1日1時29分(當地時間2018年11月30日8時29分),在美國阿拉斯加(北緯61.35度,西經150.06度)發生7.2級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震中距最近城市安克雷奇約18千米。截至12月1日10時,共記錄到餘震78次,其中4.0~4.9級地震9次,5.0~5.9級地震3次,最大餘震為5.8級。中國地震局今天下午召集專家解讀此次地震相關情況,專家表示,此次地震震源機制解結果顯示此次地震是一次正斷型地震,尚沒有人員傷亡報告。

位於地震高發區域

曾發生世界第二大地震

臺灣震完,日本震,日本震完,阿拉斯加震,最近地震有點多

這次地震是阿拉斯加37年來最嚴重的一次破壞。地震的侵襲讓阿拉斯加的許多路面碎裂,當地傳回的照片看起來與電影中的災難現場類似。這樣的景象讓不少人想起了1964年的超級大地震,那場地震也發生在安克雷奇地區,震級達到9.2級,是人類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大地震。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劉桂萍研究院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表示,美國阿拉斯加7.2級地震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北段,是太平洋板塊與北美板塊之間的邊界帶,太平洋板塊在這裡向北俯衝到北美板塊之下,形成阿留申海溝,本次地震位於阿留申俯衝帶的東段、阿拉斯加灣以北。該區域的構造變形強烈、過程複雜。本次地震的震源機制為近乎垂直於俯衝帶的近南北向的張型破裂,破裂由南向北擴展。

她表示這次地震附近區域歷史上地震活動非常強烈,就在今年1月23日在此次地震以南還發生了一次8.0級地震。

阿拉斯加歷史上曾有3次大規模強震,分別是1957年的9.1級,1964年的8.4級和1965年的8.7級。有兩次引發大型海嘯。

造成此次地震

損失較大的原因有三

臺灣震完,日本震,日本震完,阿拉斯加震,最近地震有點多

儘管此次地震未造成人員傷亡,但給當地民眾帶來的損失不小。根據官方通報的消息,在這場地震的影響下,部分通信、電力服務中斷。阿拉斯加人口最多的安克雷奇地區安克雷奇市大面積停電,當地100所學校全部關閉,大量房屋受到破壞。 據有關專家解讀,本次7.2級地震造成較大損失的主要原因可能主要有:

一是震級大、震源相對較淺。地震震級達到7.2級,是阿拉斯加37年來最嚴重的一次地震。震源深度40km,屬淺源地震,地震動破壞較為強烈。

二是地震震中距城市較近。地震震中距阿拉斯加州最大城市安克雷奇市僅17公里,地震振動直接影響較大。

三是當地基礎設施抗震能力不強。據初步瞭解,震區基礎設施基本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抗震防災能力相對較弱。

地震對我國無影響

劉桂萍表示,預計此次地震對中國不會產生影響,專家們是根據三方面原因獲得這一結論的。一是,二者不處在一個構造帶上,二是,二者的實際距離比較遠,三是此次地震的震級相對較小。

她強調,根據統計分析表明,歷史上阿拉斯加及附近區域發生的7級地震後,我國各種時段的地震沒有出現明顯的異常活動,換句話說,阿拉斯加7.2級地震的發生,對中國的地震活動不會產生直接影響。

8月以來全球7級以上地震活躍

臺灣震完,日本震,日本震完,阿拉斯加震,最近地震有點多

根據中國地震局的統計,2018年以來,全球範圍統計共發生7級以上地震15次其中包括2次8級地震。

值得一提的事,今年全球的7級地震在時間上的分佈很不均勻,主要集中於年初和8月之後,8月以來共發生7級以上地震10次。在空間上,今年全球的7級地震主要分佈環太平地震帶的西南段和北段,其中西南段是澳大利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匯區域,西北段是太平洋板塊與南美板的塊交匯區域。

劉桂萍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時強調,8月以來 全球7級以上地震明顯活躍,至於造成這種分佈不均的原因專家暫時還未能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