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來你也在這裡

初見

2011年夏天,我有幸被邀請去參加一個臺灣音樂人的心得演講。走近裝扮地出奇精緻的咖啡館,看到牆上掛著一些熟悉而陌生的臺灣風情照,配著並不聒噪但意蘊豐盈的臺灣小曲,我意識到,這也許就是臺灣特有的調調。

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一個臺灣朋友,我更多地是被他奇怪卻悅耳的“臺灣普通話”所打動,沒有怪腔怪調、沒有故作矯情,彬彬有禮的調調、慢條斯理地語速,再夾雜著些不太熟悉的措辭表述。毫無疑問,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慢性的、平和卻有不卑不亢的臺灣初印象。

臺灣,原來你也在這裡

臺北咖啡館一角

這位看起來紳士的臺灣男士,便是臺灣知名的音樂人馬世芳。

他一邊播放著“很臺灣”的音樂,一邊講述著臺灣這座島嶼特別的歷史,地理意義上那麼狹小的臺灣卻因為歷史陰差陽錯地安排,經歷了文化層面上的掙扎和身份層面上的為難。

臺灣,原來你也在這裡

馬世芳(右一)與音樂人李健

瞭解現在的臺灣,不如先從它的歷史開始。我在想,對岸的我們一直覺得臺灣很神秘,一直覺得它張揚個性到莫名其妙的程度。但所謂神秘,就是信息不確定的無法排除,臺灣之於我們何嘗不像我們之於臺灣,大家都認為彼此很神秘,那是因為,我們對於對方信息不確定性的排除都不夠。也就是說,我們並不深層次地瞭解對方。

北京之約

2012年,又是一個夏天,我在北京參加了一次文化交流活動。一群臺灣大學生從海峽對岸來到一個對他們很陌生的城市,渾身上下打量著這個被打造一新的龐然大物,除了驚歎,其實,更多的是疑問。

“為什麼把北京建造地這麼大?沒有考慮過交通擁擠和環境汙染嗎?”

“怎麼還有拖拉機,你看後面的尾氣。”

“為什麼地下水道都不給力呢,一大下雨天,就水漫金山。”

“大陸的學生都好喜歡說英語的,知道我從臺灣來,也要用英文交流。”

臺灣,原來你也在這裡

可能是因為“旁觀者清”,面對他們的回答,我竟也無言以對。他們的問題言簡意賅,卻句句擊中要害。也許是因為一直置身於大陸,對於他們紛紛提出的問題,我一時之間卻不知從何答起。

有疑問,是開始瞭解彼此的第一步,至少說明他們是懷揣著強烈的問題意識去對比、去關注,併產生出來一種趣味。最失敗的交流,莫過於去到一個地方走馬觀花繞一遭,卻全然沒有疑問、無感,腦子裡裝的依然是那番僵固未變的執拗。

臺灣,原來你也在這裡

有意思地是,遠到而來的臺灣朋友來北京觀光,他們並不太鍾情“高大上”的宏偉歷史遺蹟,反倒更喜歡天然精緻的亭臺園林。置身在故宮圍城之中,他們並無更多興致伸探著腦袋去和烏央烏央的人群瞥一瞥乾清宮裡的正大光明牌匾。酷暑中,精美恭王府的湖光樓閣、荷塘蛙叫,倒讓他們駐足停留、戀戀不捨;夜色中,什剎海的燈火流嵐、紅男綠女則更是他們拍案稱絕,並終於愛上一座城的篤實理由。

限囿在一島,內心最渴望的是安逸。這種安逸是排他的,排除各種不確定的風險、各種不平衡的缺失,這樣構建起來的安逸,精美、自我、夢幻,卻也敏感,多少有點一廂情願。猶如硬幣的兩面,安逸的背面隱藏著些什麼,安逸過度的代價是什麼,絕對的安逸是否等同於絕對的幸福?時間也許可以回答這一切。

海外旅人

2013年,夏末,我開始了一次趕赴加拿大落基山的旅行。在同行的大巴車上,有一些來自臺灣的朋友,一聽口音、一看服飾,便知“底細”了。他們看起來都很團結,坐在一起,天南海北聊著些什麼。車上的司機讓大家做自我介紹,當他們知道我是來自大陸的時候,我看到了他們眼睛裡充滿的各種問號,這種眼神與來北京交流的臺灣朋友是不同的:少了幾分善意,多了幾分自衛;少了一些興趣,多了一些刻板印象;少了言語的直接交流,多的是眼神間犀利地掃射。

在整個旅程過程中,我們基本都是眼神交流,沒有太多言語溝通。一方面是因為旅途行程比較匆忙,也沒有太多時間你言我語地聊天;另一方面是因為陌生人之間從陌生到熟悉,總是需要一些時間,還有一些共同的體驗。

臺灣,原來你也在這裡

加拿大落基山(作者攝)

在落基山之行即將結束之際,整個旅行團舉行了一次篝火晚會。晚會上,有位歐美組織者提議大家以一個“圓圈”坐好,邊細聽音樂,邊傳遞一束玫瑰,音樂一聽,玫瑰到誰那裡,誰就要接受“懲罰”——給大家表演一個節目,這類似於我們熟知的“接鼓傳花”。

一位臺灣同胞女青年最終接受了“懲罰”,她自然大方地說,“我唱一首歌,大家會唱的,一起唱起來啊”。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一首鄧麗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瞬間伴隨著北美清澈的夜空,飄散而來。

我們大陸的朋友也跟著唱起來,氣氛融洽而美好。好多白種人士也紛紛搖起手臂,知足地享受此刻。

偏見之後

落基山之旅到了道別之時,一個臺灣男生終於忍不住,走上前來。

他問了我一句:“聽說大陸發展的很好,但你們也買不起茶葉蛋嗎?”

我問他:“你來過大陸嗎?”

他說:“沒有,我是通過看網路、看電視新聞知道的這些。”

“這麼說來,你相信媒體勝過你自己的親身體驗嘍。”我回答道。

說到此,我看他眼神有點半遮半掩的悔意——那份衝動的偏見。當他正要說些什麼的時候,卻被同行的臺灣朋友叫去拍大合照了。交談就此了結,沒有爭辯,沒有敵對,一個暖暖的微笑融化了一切的隔閡。

臺灣,原來你也在這裡

來到北京的年輕人,去到加拿大的揹包客,他們都來自臺灣,但究竟誰代表著臺灣,誰標籤出臺灣,誰能來證明臺灣的未來?

近些年,大陸和臺灣的交流越來越頻繁,我們的關係似乎顯得越來越緊密。兩岸不僅不應該停止彼此的聯繫和互動,還應該建立更多的文化交流的平臺,防止對彼此的認知僅僅停留在新聞的播報和媒體的偏見之中。


視野 · 深度 · 新識 

國際版、人物版、時尚版、文化版,每一版面都將開拓一片“新大陸”。

帶你發現“新大陸”,先點關注哦。期待你的優質評論。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若有問題請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