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口碑雙滑坡,這部神劇的電影版為何失敗?

熟悉海外劇的朋友,一定會對近年來異軍突起的俄羅斯劇有深刻的印象,無論是極具話題性的《葉卡捷琳娜大帝》,還是製作精良的《背叛》,都給許多愛好海外劇的粉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他們擅長的歷史題材外,俄式喜劇也是獨樹一幟,比如2015年開播《戰鬥民族養成記》。

票房口碑双滑坡,这部神剧的电影版为何失败?

劇版海報。

俄劇在國內的影響沒有美劇、韓劇、日劇那樣廣泛,但是依然積累了一批非常忠實的粉絲。憑藉紮實的劇本、完美的邏輯和極富戲劇性的笑點,依靠粉絲的口口相傳,也著實在中文互聯網上火了一把,成為了當年的話題劇,豆瓣9.1分的高分也說明了本劇出色的品質,也讓俄劇在中國粉絲眼裡小小的刷了一把存在感。

近日,這部劇又出了電影版,這次還是中俄合拍,但票房和口碑都遭遇了滑鐵盧,電影版在豆瓣評分只有4.8分,票房也只有500多萬,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差異呢?

首先是本片的劇本比較薄弱。全片的劇情基本上就是10多年前很火的那部《拜見岳父大人》的翻版,並無創新之處。而近年來,類似題材的作品早已不適應當前的電影市場與觀眾口味,《拜見岳父大人》也在拍了三部之後遭遇了嚴重的口碑與票房下滑,這說明了當前大眾的喜好。

除此以外,演員的表演也並無亮眼之處,男一號董暢表演比較浮誇且用力過猛,而俄羅斯演員的表演也不如電視劇中那般自然,給人一種非常生硬的感覺。

票房口碑双滑坡,这部神剧的电影版为何失败?

影版海報。

與此同時,作為一部喜劇片,本片在笑點上也無亮眼表現,只是把網上流行的無厘頭段子蒐集了起來,做了一次集中展示,這也導致了許多笑點非常的尷尬與生硬,如果對於互聯網文化了解得少,那麼更有可能根本不知道這個段子哪裡好笑。

實際上,電視劇版的《戰鬥民族養成記》能夠成功,最重要的一點是通過喜劇的形式,將俄羅斯人的日常展示出來,所展示的是純粹的俄羅斯風情,而不是互聯網段子。但是改編為電影之後,整部電影更像是一部跨國求愛綜藝節目,而不是電影。

誠然,電視劇版的《戰鬥民族養成記》在中國比較小眾,其粉絲審美更加俄羅斯化,對此類題材的接受度也更高。而電影版只在中國上映,劇情上肯定要照顧到中國市場,不可避免地要有大刀闊斧的改編,但是這種跨越了文化差異和審美風格的改編難度極大,這也是中外合拍片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戰鬥民族養成記》電影版裡,東西方文化與思維方式的差異在一個半小時的電影裡被無限放大,最終造成了口碑與票房的雙失敗。

不過該片也為國內合拍片的創作群體提供了一些寶貴的經驗和教訓,如何在電影中將兩國文化與思維方式差異處理好,拍出真正受歡迎的作品,將會是未來影視創作者所面臨的主要課題。

□袁蕾(影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