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看病加價30%,“兒科醫生就應該憑本事吃飯!”

兒科醫生,你的收入增加了嗎?


11月30日,《東莞市2018年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方案》(徵求意見稿)中提出,對六歲(含)以下兒童的一般治療、臨床診斷、臨床手術治療類的部分項目實行不超過30%的加收政策。

兒童看病加價30%,“兒科醫生就應該憑本事吃飯!”

2018年上半年,廣州、佛山、珠海已在公立醫院上調兒科醫療服務收費,調價幅度基本一致。

綜合國家衛健委等各方信息,目前已有21個省份出臺了調整兒科醫療服務價格相關文件,總體提價約為30%左右。

此番漲價對於緩解“兒科荒“能否起到作用?醫務人員有何感受?《醫學界》就此問題採訪多位業內人士。

醫生:漲價不一定漲薪 心意領了

上海某綜合三甲醫院兒科負責人對《醫學界》表示,兒科是社會效益大於經濟效益的領域,兒科醫療服務的好壞關乎人的一生。

對於多省調整兒科醫療服務價格,該負責人認為,這是一種導向、方向正確的舉措。“兒科醫生就應該憑本事吃飯,靠政府的特殊補助不應該被提倡和接受,通過提升兒科醫療服務價格,讓醫生願意幹兒科、讓醫院願意開兒科,讓兒科在綜合醫院有地位。”

與導向、方向正確相比,該負責人認為提高兒科收費標準也在情理之中。

“同樣是一個採血或者感冒診斷,與成人相比兒童要更加費時、費心,醫生要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比如會出現兒童不配合的情況,就需要幾個護士合作,這樣會提高人力成本。”

對於兒科醫療服務價格上調是否意味著醫生收入的增加,該負責人認為這要與“量”掛鉤。“兒科診療服務費用基數就很低,雖然漲幅30%並不能帶來大幅度增收,只能靠量。”

國家定調:兒童看病要漲價

2016年,國家六部委印發《關於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與發展的意見》,對於兒科醫療服務價格上漲“定調”。

意見指出,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合理調整兒科醫療服務價格。對於兒童臨床診斷中有創活檢和探查、臨床手術治療等體現兒科醫務人員技術勞務特點和價值的醫療服務項目,收費標準要高於成人醫療服務收費標準。調整後的醫療費用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範圍,避免增加患者就醫負擔。

此後各地陸續出臺相應落地政策,六部委所發《意見》中對價格調整並無具體規定,各地在執行方面也略有不同。

山東:六歲(含)以下兒童手術項目加收20%

廣西:方案中則沒有出現,“收費標準要高於成人醫療服務收費標準”。

江西:提高幅度不高於成人醫療服務收費標準的30%

浙江:6週歲及以下兒童以省級公立醫院價格為最高限價,市級公立醫院在原價格上加收30%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曾在發佈會上表示,多個省份出臺調整兒科醫療服務價格的文件,提價幅度約30%

一直為四川省兒科發展呼籲的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兒童醫學中心主任兼兒外科主任及兒科主任劉文英,參與推動了本省兒科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等相關工作。

“各省的調價幅度與本省經濟情況相關,四川也即將實施漲價政策,醫護人員的收入預計會有小幅度增加。由於醫保承擔部分費用,加之取消藥品加成等患者的支出不會有大幅度增加。”

劉文英表示,兒科問題是長期遺留的問題,單靠漲價不能解決。目前各界都很重視兒科發展,政府應支持公立醫院發展包括兒外科在內的兒科,也要鼓勵社會資本發展兒科/兒外科。

不掙錢的科室 留不住的醫生

作為國家政策層面“振興兒科”一攬子計劃中的一部分,兒科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備受關注,政策設計的初衷是通過收入破解“兒科荒”難題。

廣州市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曾向媒體表示,這主要是出於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動價值、留住兒科醫務人才考慮。

《醫學界智庫》曾發佈了一項數據報告,受制於兒科診療特點,少檢查小用藥,兒科普遍經濟效益差。

兒童看病加價30%,“兒科醫生就應該憑本事吃飯!”

2017年發佈的《中國兒科資源現狀白皮書(基礎數據)》(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最近3年,中國兒科醫師流失人數為14310人,佔比10.7%。其中,35歲以下醫師流失率為14.6%,佔所有年齡段醫師流失的55%

作為該報告的發佈人,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兒科分會會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院長孫錕院長坦言,導致年輕兒科醫師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和醫院給予的職業上升路徑不清晰。

焦雅輝局長也曾在發佈會上表示,兒科具有職業風險高、薪酬待遇低、醫患矛盾多、工作時間長、負荷重等特點,長期以來兒科醫療服務價格和薪酬待遇與其職業特點不相符,兒科醫務人員流失較多。

而在漲幅相對較高的廣州,醫護人員的感受又是另外一番。

某兒童專科醫院副主任醫師李新(化名)表示,“主任醫生檢查費從30元調整為39元,最後能分到醫生手中的並不多。”

作為婦兒領域社會辦醫的熱地,醫生在民營醫療機構多點執業能很好彌補收入不足。

李新(化名)表示, “主任級別的醫生掛號費都能開到300元甚至更高,而且分成比例也很高。”

至於為何還要留在公立醫院,李新(化名)也給出了自己的解釋:大醫院資源富集,收入低很多人也願意來。在我們醫院各個科室全部輪過之後,兒科領域所有的病種都可以看到。在大醫院,升主治或者科室領頭人,收入情況才會慢慢改觀。所以,很多人慢慢在“熬”,等到出頭的日子,學了個真本事自然有話語權。


兒童看病加價30%,“兒科醫生就應該憑本事吃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