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後,曾國藩為何不稱帝,推翻清政府統治呢?

1862年,曾國筌攻克天京,把太平天國給鎮壓了下去,至此,湘軍集團取代了太平天國的地位。曾國藩時任兩江總督、欽差大臣、節制四省軍務大臣,湘軍各部的水陸人馬總和達到驚人的三十萬,並且佔據了東南財富集中之地,以至於全國各地都在盛傳曾國藩將登九五至尊之位,取代清政府的統治地位。

所謂無風不起浪,以湘軍集團的實力,曾國藩很可以稱帝成功,可在歷史上,攻克天京後的一個月內,曾國藩就自裁絕大部分的湘軍武裝,僅留下老湘營的九千人馬和愛將鮑超的部分武裝。

那麼是曾國藩沒有考慮過稱帝嗎?

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後,曾國藩為何不稱帝,推翻清政府統治呢?

答案是否定的,曾國藩雖然是一名傳統的儒學大師,但從本質上說,曾國藩是一個在平叛過程中壯大起來的軍閥首領,如果沒有一定的權謀之術,曾國藩是不可能帶領湘軍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

曾國藩之所以不稱帝,並不是因為他對清王朝的愚忠,而是曾國藩曾經跟他的心腹謀士趙文烈分析過此事,論證了謀反稱帝的不可信性。

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後,曾國藩為何不稱帝,推翻清政府統治呢?

那麼以湘軍當時的實力,曾國藩為何稱不了帝?

首先從內部看,湘軍自創立第一天起,曾國藩就教導全體將士要以忠義為本,如果現在反過來曾國藩帶領他們造反,這支軍隊就會喪失掉原有的戰鬥力。

再加上經過十餘年的征戰,湘軍各部的軍紀早已參差不齊,如果這樣的軍隊再去造反,恐怕是與太平軍無異,維持不了多久就會被歷史給淹沒。

另外,湘軍內部的另外一位大佬左宗棠,雖然他之前也曾鼓勵過曾國藩造反,但是這也可以視為他對曾國藩的一種試探,一旦曾國藩真的造反,左宗棠是有臨陣倒戈的可能的。

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後,曾國藩為何不稱帝,推翻清政府統治呢?

從外部條件來看,湘軍的北邊和西邊,是僧格林沁、都興阿、馮子材和官文等人,他們和湘軍的關係並不緊密,一旦曾國藩真的造反,那麼這些效忠朝廷的軍隊肯定會把槍口對向湘軍,即便湘軍能勝,也會損失慘重。

另外,此時李鴻章的淮軍也頗成氣候,這支從湘軍脫離發展而成的軍隊,他們在某種意義上戰力已不遜於湘軍,李鴻章沒有理由會站在朝廷的對立面,儘管他曾經是曾國藩的門生。

還有,以沈葆楨為首的江西實力派,雖然在行政上歸曾國藩管理,但兩人之間的關係並不友好,一旦曾國藩造反,他們很有可能會抄湘軍後路。

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後,曾國藩為何不稱帝,推翻清政府統治呢?

除了國內的勢力,還要考慮洋人的態度,因為此時洋人已和恭親王建立起友好關係,又出於維護華東秩序的需要,他們沒有理由支持曾國藩再次掀起波瀾。

曾國藩最終沒有選擇和清政府反目成仇,是由他的政治智慧所決定的,這說明他看透了當時的形勢,才從巨大的誘惑中看到了潛在的各種威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