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系列之四:北洋六鎮,到底是哪六鎮?軍費開支驚人,牛人很多

歡迎閱讀本號的北洋系列文章,上篇我們討論了袁世凱的核心實力武衛右軍的發展,本篇我們就談談聞名遐邇的北洋六鎮。

辛丑條約刺激了清政府上下,對全國性編練新軍呼聲日高。在清政府的支持下,袁世凱以原來的武衛右軍為基礎開始在保定建設北洋常備軍,開始編練形成北洋常備軍五鎮和一個京旗常備軍。

北洋系列之四:北洋六鎮,到底是哪六鎮?軍費開支驚人,牛人很多

清政府原計劃,全國範圍內編練新軍36鎮,可惜自始至終,直到清政府滅亡都沒實現。1905年袁世凱奏請將常備軍各鎮(含京旗常備軍)一律整編為陸軍各鎮,總計六鎮,這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北洋六鎮。

北洋陸軍第一鎮,就是原來的京旗常備軍,由鳳山統制,駐紮北京北郊。

北洋陸軍第二鎮,就是原來的常備軍第一鎮,由王英楷統制,駐紮山海關、永平附近。

北洋陸軍第三鎮,就是原來的常備軍第三鎮,由曹錕統制,駐紮保定。

北洋陸軍第四鎮,就是原來的常備軍第二鎮,吳鳳嶺任統制,駐紮馬廠。

北洋陸軍第五鎮,就是原來的常備軍第五鎮,吳長純任統制,駐紮山東濟南一帶。

北洋陸軍第六鎮,就是原來的常備軍第四鎮,王士珍任統制,駐紮北京南苑。

北洋六鎮,拱衛北京,應該說掌控了清政府的政治咽喉,也可以說袁世凱掌控了清政府的政治和軍事要害。

這六鎮中隱藏了很多後來的牛人,段祺瑞、陸建章等人都在其列

北洋系列之四:北洋六鎮,到底是哪六鎮?軍費開支驚人,牛人很多

舉幾個很有名的吧:曹錕,第三鎮的統制;段祺瑞先後當過第三鎮、第四鎮、第六鎮的統制(能力強得很啊);陸建章,第六鎮的第十一協統領;盧永祥,第三鎮第五協統領等等。

武器一般優先考慮裝備2、4、6鎮,不過出名人還是第三鎮。

北洋系列之四:北洋六鎮,到底是哪六鎮?軍費開支驚人,牛人很多

六鎮軍費開支很驚人的,每鎮年開支白銀都在150萬兩左右,最少的單年度一鎮也在100萬兩以上,也就是說清政府每年要花將近一千萬兩白銀來養北洋六鎮,指望他們保衛清廷,不過後來的結果,清政府如何也沒想到。

北洋六鎮的建立,標誌北洋時代的正式到來。從下一篇我們開始說清政府是如何一步一步滅亡的,歡迎閱讀我的系列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