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二十幾歲的太上皇嗎?

點擊下方,音頻內容更精彩呦~@^_^@~

內容摘要:

僖宗生於深宮之中,長在宦官之手,懿宗病重彌留之際,他在宦官的支持下被立為皇太子,12歲即位,是整個唐朝即位年齡最小的皇帝。

他是個熱衷遊樂的皇帝,喜歡鬥雞、賭鵝,喜歡騎射、劍槊、法算、音樂、圍棋、賭博,遊玩的營生他幾乎無不精妙。他對打馬球不僅十分迷戀,而且技藝高超。

只願此生做國足,卻偏偏做了皇帝。

你見過二十幾歲的太上皇嗎?

李儇一玩上球,至少兩三個時辰,體力賊好。時間都花在馬球上了,朝政自然沒時間處理了。李儇把朝政都交給了從小照顧他的太監田令孜手裡,喊他“阿父”,讓太監治國。

他對自己的球技很自負,曾經很驕傲地對身邊的優伶石野豬說:“如果高考考打馬球,朕肯定可以中個狀元。”石野豬回答說:“若是遇到堯舜這樣的賢君做禮部侍郎主考的話,恐怕陛下會被責難而落選呢!”僖宗聽到這話,接不下去,就只好尷尬又不失禮貌的笑笑。

戀物癖到了一定程度,就會給全世界安利,並且認為同好才是自己人。

李儇就是這樣,他選任官員,不看才能,而是看你球玩得怎麼樣。他還勒令地方官員舉薦球技高超的青年入宮陪練,不少人因為擅長打馬球被封了大官。

草包沒關係,只要球打得好,你就有高官厚祿。

你見過二十幾歲的太上皇嗎?

這國家還能好嗎?!

朝政荒廢的結果就是:朝內廟堂之上太監田令孜亂政,朝外各個藩鎮紛紛割據一方。日子過得太苦,爆發了不少起義。

李儇自然下令鎮壓,可是馬球運動員們的鎮壓能給力嗎?肯定不行啊!

起義軍們幾乎是無可阻擋,而由黃巢為首的農民起義軍更是攻克洛陽,直逼長安。

大敵當前,李儇做出了和先祖李隆基一樣的決定,避禍西蜀。於是他成了唐朝第二個逃亡四川的皇帝,跑得比李隆基還狼狽。

就這會兒,李儇還痴迷著打球。

為了給逃離做準備,需要選出劍南和山南西道等川中地區的三個重要節度使。

怎麼選?

李儇辦了一場球賽。第一個進球的,到三川中最富饒的西川做節度使,其他兩個打得好的,做山南西道節度使和東川節度使。

這件事情後來臭名昭著了,史上稱為“擊球賭三川”。

唐朝歷代皇帝的棺材板都快壓不住了。

歷史就是這麼荒誕,唐僖宗南下避難巴蜀的禍事,卻幫助了一個女人“平反”——楊玉環。

唐末詩人韋莊,不無諷刺的寫下《立春日作》一詩:“九重天子去蒙塵,御柳無情依舊春。今日不關妃妾事,始知辜負馬嵬人。”

唐末詩人羅隱也有《帝幸蜀》詩詠其事:“馬嵬煙柳正依依,又見鑾輿幸蜀歸。泉下阿蠻應有語,這回休更冤楊妃。”

你見過二十幾歲的太上皇嗎?

李儇躲進四川之後,黃巢的隊伍開進長安,建國大齊。很快內部出現分化,黃巢派駐同洲重鎮的防禦史朱溫向李儇投降。

李儇很高興,覺得這是個機會,也多了個人才。大喜之下,重賞朱溫,還賜他個名字“朱全忠”。

4年之後,起義軍在唐朝官軍的反撲下,被迫退出長安,最後力盡兵敗。

李儇一路小跑的回到長安,可是經過黃巢起義軍的打擊,唐朝數百年的基業已不復舊貌。朝廷所能夠控制的地區不過河西、山南、劍南、嶺南西道數十州而已。

沒等李儇喘口氣,又發生了新的政變,李儇又逃了,這次逃往鳳翔(現在的陝西寶雞)。

叛軍們沒有抓到李儇,卻抓到了因為生病沒來得及跑掉的襄王李熅。於是立了李熅做傀儡皇帝,李儇被遙尊為太上皇。

李儇相當鬱悶,你見過二十幾歲的太上皇嗎?

李儇以正統為號召開始反撲,終於奪回長安。可是眼前的長安屍橫遍野,民生凋敝。李儇疲憊不堪而且驚魂不定。就在他回長安的同一年,暴病身亡。死的時候才27歲。

李儇死後,他的兒子、孫子沒過什麼好日子,大唐走向了註定的滅亡。

而收服朱溫,正是唐僖宗一生中最感到自豪的一項成績。在收服這個黃巢軍叛徒的時候,唐僖宗甚至發出了“天賜我也”的歡呼,並賜名“朱全忠”。而他不知道的是,他收服的不是一員安邦社稷的股肱之臣,而是大唐帝國真正意義上的掘墓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