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闹、发脾气,父母如何做好共情,这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我们一直推崇的育儿理念就是,不管孩子此刻产生了怎么的情绪,包括好的坏的,父母都应该首先接纳孩子。如果孩子情绪较差,我们还需要做好共情,帮助孩子来舒缓情绪。

孩子哭闹、发脾气,父母如何做好共情,这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那么我们在使用共情时,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怎么处理效果会更好一些?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孩子哭闹、发脾气,父母如何做好共情,这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1、 共情后,孩子哭得更伤心了

孩子有了情绪,父母在说完一些共情的话后,比如,“妈妈知道你很难过、很伤心”,可能话音刚落,孩子突然哭的更伤心了,许多家长就会疑惑,难道是共情的方法不起作用?

孩子哭闹、发脾气,父母如何做好共情,这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其实不是的,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自己在伤心难过的时候,突然有人表示很理解我们的感受,我们会不会一下子就释然了。这种释然里既有自己的难过,也有因为他人理解的欣慰。

孩子哭闹、发脾气,父母如何做好共情,这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孩子也是同样的,但是你会发现,虽然他哭的更伤心了,但是没过一会,哭闹就停止了。孩子在得到了他人的理解后,情绪释放的反而快了。

孩子哭闹、发脾气,父母如何做好共情,这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比如,我的孩子刚上幼儿园时,起初几天因为分离焦虑,他特别不愿意去幼儿园,下午放学回来就哭着喊着“明天不去幼儿园”,我当时就抱着他“妈妈知道你离开妈妈,心理难过,想哭就哭吧”,孩子听了的确哭的更伤心了,但是没过一会情绪就平复些了。之后的几天我都坚持用共情的方法去理解他的感受,大概过了一个礼拜,孩子就不那么排斥去幼儿园了。

孩子哭闹、发脾气,父母如何做好共情,这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2、 共情后,孩子还在发脾气

我们在共情完孩子之后,有时发现孩子依然在发脾气。比如积木倒了,他哭的很伤心,共情完后,他却把积木踢的到处都是。这也很正常,家长只要做好接纳就好,当时不要去指责孩子。

孩子哭闹、发脾气,父母如何做好共情,这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共情不是去阻止孩子发脾气、阻止孩子哭闹,而是帮助孩子把内心的情绪、愤怒发泄出来,让孩子更好地正视自己的情绪。

等孩子平静了,我们再去引导孩子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孩子哭闹、发脾气,父母如何做好共情,这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比如,就孩子刚才一边哭、一边乱踢积木的现象,我们只需告诉孩子“宝宝刚才辛苦搭建的积木倒了,你一定很伤心”,然后抱抱他就可以了。等他情绪释放的差不多了,我们再跟孩子商量,“需不需要妈妈帮你再把它擂起来,还是我们玩玩别的”,然后让孩子自己选择做什么。

孩子哭闹、发脾气,父母如何做好共情,这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3、 共情后,孩子直接说不想听

有的家长反应,自己还在共情孩子,孩子却一直捂着耳朵,“别再说了,我不想听”。这时候家长就得反思了,是不是自己说话的态度和语气不够自然,让孩子觉得父母没有感同身受,并不是很理解他,所以他们很反感。

孩子哭闹、发脾气,父母如何做好共情,这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还有一点,我们在对孩子说话时,是不是急于解决问题,共情完后,立马就开始“但是……”,孩子一听就知道父母要开始说教了,所以他们很反感。比如,积木倒了,我们对孩子说“宝宝刚才辛苦搭建的积木倒了,你一定很伤心。但是,你要听妈妈的,不把小的积木放在大的下面,就不会倒了啊”,孩子可能就比较反感了。

孩子哭闹、发脾气,父母如何做好共情,这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我们家长应清楚一点,共情不是帮助我们来解决问题的,它只是让孩子有更多的精力和力量去愿意面对接下来的问题,让孩子愿意正视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一直排斥。对孩子的引导我们要等到孩子情绪平静后,或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们重复锻炼处理不良情绪的技能。

孩子哭闹、发脾气,父母如何做好共情,这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4、 共情后,孩子的愤怒升级

有些孩子在父母共情完后,愤怒升级,还伸手去打父母。其实这也是孩子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家长这时候千万不要去责骂孩子,或者打回去,但是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孩子哭闹、发脾气,父母如何做好共情,这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然后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难过,我会一直陪着你的,直到你好一些”。孩子就会明白,“不管自己怎么发脾气,都是安全的,妈妈都愿意陪我;而且这会面对的焦虑和挫折,一会就走了,只要自己通过努力就可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孩子哭闹、发脾气,父母如何做好共情,这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好啦,以上就是面对有情绪的孩子,我们如何做好共情的几点建议。欢迎大家评论、分享,喜欢的话要记得关注我哦,我会继续发布更多更好的育儿文章,下期还有更加精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