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老照片,鏡頭下記錄大同回到一九四零年的原汁原味古建築

黑白老照片,鏡頭下記錄大同回到一九四零年的原汁原味古建築

1940年時的大同鼓樓。這是中國古代典型的過街樓閣式建築,始建於明代,清代多次修繕,是明清樓閣式建築的代表。

黑白老照片,鏡頭下記錄大同回到一九四零年的原汁原味古建築

1940年的大同四牌樓。四牌樓建於明代洪武年間,當時大將軍徐達受命修築大同城,為壯軍威、頌功德,在城中心修築了這座建築。1952年,因妨礙交通,四牌樓被拆除。2012年,四牌樓得以重建。

黑白老照片,鏡頭下記錄大同回到一九四零年的原汁原味古建築

1940年的代王府九龍壁。大同素有“龍壁之城”的美稱,這座九龍壁建於明朝洪武末年,是朱元璋的兒子代王朱桂府邸中的建築物。1649年,曾經顯赫一時的代王府在戰亂中被付之一炬,而這座九龍壁卻倖存了下來,直到今天,成為一件珍貴的歷史文物。

黑白老照片,鏡頭下記錄大同回到一九四零年的原汁原味古建築

1940年的善化寺,位於大同城內永泰門內街,因靠近南城門,俗稱“南寺”,寺內有一座遼代木結構和三座金代木構建築,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

黑白老照片,鏡頭下記錄大同回到一九四零年的原汁原味古建築

1940年的大同華嚴寺,始建於遼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而命名。兼具遼國皇帝宗廟性質,地位顯赫,後毀於戰爭,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重建,是中國現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群。

黑白老照片,鏡頭下記錄大同回到一九四零年的原汁原味古建築

1940年的大同下華嚴寺。華嚴寺分上、下華嚴寺。上寺以大雄寶殿為中心,下寺位於上寺東南側,相距不遠,以薄伽教藏殿為中心。寺內建築、塑像、壁藏、藻井等,都是我國遼代藝術的典範。

黑白老照片,鏡頭下記錄大同回到一九四零年的原汁原味古建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