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貼吧滿屏都是罵我的帖子”|我們採訪了個校園暴力受害者

“那時候貼吧滿屏都是罵我的帖子”|我們採訪了個校園暴力受害者

前陣子一部落落執導的,由郭敬明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悲傷逆流成河》在網上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之前鱈魚醬也在電影剛上映的時候就發過一篇文章:不要等悲傷逆流成河,才明白校園霸凌有多可怕!

今天我把這個話題重新拿出來討論,

是因為前不久我才得知身邊的一個很親密的朋友曾經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

她是我身邊第一個跟我說出來這些事的人,那天我跟她聊了很多......


“那時候貼吧滿屏都是罵我的帖子”|我們採訪了個校園暴力受害者


“我曾經被最親密的朋友罵到貼吧置頂。”

這是我們聊天時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在我們初高中那會,百度貼吧還非常火。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貼吧,學校裡的各種八卦、消息大都是從貼吧上流傳開的。

你體會過名字在貼吧刷屏的感覺嗎?那時候所有人都在罵我,不論是本班的同學,還是外班的,其他不明情況的也都看著。而且這其中罵的最狠的,竟然是一塊玩一塊上下學我最親密的朋友

但其實具體是因為哪件事引起的,她也不太清楚。當她意識到的時候,已經開始被大家孤立了。

可能是因為長得挺好看的,因為和很多異性走得太近,反正就是引起了他們的排斥。

很多經受過校園暴力的人都說不出具體因為哪件事,因為你外觀好看/難看,因為你看著好欺負,因為你和我們不一樣,等等。

“那時候貼吧滿屏都是罵我的帖子”|我們採訪了個校園暴力受害者


我不怕和他們打架,打架我可以還手,雖然人多打不過,我也不會慫,我就是要他們知道我不是好欺負的。最難熬的是他們背後說三道四,孤立,沒人懂我。我其實不是他們聽到的那樣。我當時總是會去想,到底怎樣才能向大家證明我不是他們想像中的樣子?是不是那些錯怪我的人在馬路中間出了車禍,我上去幫她擋了才可以?那時候最想要的就是有個人能懂我。沒有人。也不敢和父母說,怕他們擔心。我不想去上學,不想出家門,不想在小區裡見到任何認識的人。所以最後我轉學了。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初那些罵我的人後來也和我道歉了。可我內心對這件事的想法,就像電影最後片花裡的一句話:
不去計較,但是永遠不會忘記。

在聽完她的故事後,我去看了《悲傷逆流成河》這部電影。

對這部電影我最大的感受是校園暴力最大的痛苦,是來自於大家的語言。

而校園暴力也不止在校園。

《悲傷逆流成河》全片最高潮的地方就在易遙海邊的那段控訴。

這段話以校園暴力為引,

更多的是控訴那些所謂的旁觀者看客如何用語言的拳頭一拳一拳擊垮易遙。

這,

已經不是在講校園暴力了,

而具象到語言暴力。

將暴力從校園抻到社會,影射現在網上的鍵盤俠,噴子。

無論是明星八卦還是社會事件。


“那時候貼吧滿屏都是罵我的帖子”|我們採訪了個校園暴力受害者


當我聽完她的故事,看完這部電影,我在想...

我在回憶,是不是我也曾成為這些人其中的一員?

我想我也做過這樣的事。

回想發生在身邊的校園暴力,

我曾在全班排斥某個同學時仍繼續和她做朋友。

也曾是施暴人,聽信了傳言,對另一個同學言語相向。

做錯的事說錯的話,除了道歉我無力挽回。

我只能引以為戒,學著在話說出前,多一點思考。


“那時候貼吧滿屏都是罵我的帖子”|我們採訪了個校園暴力受害者


我可能沒有足夠的膽量成為電影裡的顧森西,

能夠和被暴力的人站在同一戰線。

但是希望當身邊有暴力發生時,我可以不與施暴人為伍。

更多文章關注“陪我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