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上班迟到也不要拼命跑那1分钟,亲身经历谈——运动性猝死

原标题:宁可上班迟到也不要拼命跑那1分钟,亲身经历谈--运动性猝死

朋友们,你们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看着马上就要到上班打卡时间了,就拼了命的疯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去争取那一分钟,最后虽然按时打卡了,自己却累了个半死,好几分钟都缓不过气来?感觉心慌、胸闷、气短?

宁可上班迟到也不要拼命跑那1分钟,亲身经历谈——运动性猝死

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就是,这样做真的好吗?真的值得吗?

我自己有过几次经历,第一次印象很深刻,是在一个冬天,单位同事一起泡温泉。(我从小农村长大的孩子,当地有一条河,一直从学校贯穿到家,所以,一到夏天,下午放学回家,一路上可以下河洗澡2-3次,是一路洗回家的。更别说暑假,邀约起几个伙伴,一天就往河里窜,降温耍水,好不高兴,所以,自认为游泳技术很好),在一个目测不到50米宽的泳池,心里是很有信心游一个来回的,却没料到在返回来中途,就已经力不从心了,感觉体力已消耗殆尽,心里当时想,不能喊救命,这样好丢面儿,死撑着游回了那20米左右的距离。然后上岸就趴在桌上,心慌、头晕,气短,缓了可能10分钟,才恢复。

宁可上班迟到也不要拼命跑那1分钟,亲身经历谈——运动性猝死

第二次,就是上班了,现在形成的拖延症,拖延晚睡,晚上眼睛都睁不开也不想睡,感觉睡觉就是浪费自己娱乐时间,早上不到最后一分钟是起不了床,所以,每每早上上班时间都是很赶很赶的,能跑步就绝不走路,但往往也可能就差那么一分钟,然后就是死劲的跑,真的是往死里跑,最终可能赶上了,也可能没赶上,但自己却累个半死。

有过游泳差点猝死的经历,和上班拼命跑的经历后,我现在尽量提前出门,实在赶不上,也不那么死劲的跑了,顺其自然,迟到扣钱总比自己的生命要轻微许多,完全不能一个阶层比较。

宁可上班迟到也不要拼命跑那1分钟,亲身经历谈——运动性猝死

宁可上班迟到也不要拼命跑那1分钟,亲身经历谈--运动性猝死

猝死,是我们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危险,因为从疾病的发生到死亡,很可能就是那么短短的几十秒钟,不像其他疾病,留给我们有较多一点的抢救时间能挽回生命。

猝死的定义:平时身体健康的(或者是看似健康的)我们,在出乎意料的很短时间内,就因为疾病马上死亡。

猝死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大约占比75%,非心源性猝死约占比25%,我们今天讨论的运行性猝死属于心源性猝死类别。

在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例运行性猝死,就是我们大家最熟悉的波斯军队侵入希腊,在马拉松展开决战,尔后,希腊军队取得胜利,然后派士兵菲迪皮德斯回雅典报告喜讯,因为胜利的喜悦想尽快的传到,所以当他跑回雅典的时候,只说了一句,“我们胜利了”,就倒地身亡。这就是马拉松的由来,以马拉松竞赛来纪念这位勇敢的希腊士兵。

宁可上班迟到也不要拼命跑那1分钟,亲身经历谈——运动性猝死

为什么会发生运行性猝死?

运动性猝死归类于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引起原因又是心脏疾病导致突然死亡,引起心脏疾病又有两类,一类是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炎、风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另一类是非器质性心脏病,如Brugada综合征、QT间期相关综合征、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综合征、马方综合征等。

现在我们每年举行的马拉松竞赛,都有运动员猝死的相关报道,我们运动员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不是由于单一的运动造成的,而是运动和身体潜在的心脏疾病共同影响而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

引起年轻运动员发生猝死的常见疾病,有肥厚型心肌病等相关几种疾病,而肥厚型心肌病占所有运行性猝死的36%;其次为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占比约为20%,特发性左心室肥厚,占比约为10% ,而年龄大约35岁的运动员中,冠心病是引起运动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而引起1/3以上运行性猝死的主要疾病,肥厚型心肌病,在一般人群中患病为1/500,一般体检不会检查出异常,大多数肥厚型患者终生都没有被发现。

宁可上班迟到也不要拼命跑那1分钟,亲身经历谈——运动性猝死

冠心病是引起35岁运动员运行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由于很多运动员在平时都没有表现出心脏疾病的任何症状,在一般体检中也未查出问题,特别是肥厚型心肌病,可能和遗传因素有关。因此,要想提前就筛查出潜在的运行性猝死患者很难。

所以,在我们平时未发现自身疾病之前,量力而行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不要像我上面那样为了怕丢面儿而拼命的游回来,怕上班迟到一分钟而百米冲刺,万一发生了严重后果,我们后悔已经来不及。

宁可上班迟到也不要拼命跑那1分钟,亲身经历谈——运动性猝死

而马拉松最近一直是我们追崇的项目之一,我也参加过一次半马,成绩是1小时59分多,对于我自己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值得炫耀一辈子的事情。而我还是要提醒朋友们,包括惊醒我自己,在运动中,我们身体感到不适的时候就停止运动,原地休息,感到极度不适,就立马呼救,争取大家的帮助。

在运动中,如出现:头晕炫目、头痛、胸闷、心绞痛等,这些都是给我们的警惕。

如在运动中出现症状,遵循,静、卧、药、救,四个字抢救原则。

宁可上班迟到也不要拼命跑那1分钟,亲身经历谈——运动性猝死

所以,宁可上班迟到也不要拼命跑那1分钟,我以自己的亲生经历说运动型猝死,给大家一个警示,望大家在运动健身,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掌握适度,掌握方法,达到健身目的。

欢迎大家评论分享,喜欢记得点赞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