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秦宇初到連隊,頻頻遇到奇葩事,歡迎儀式也出了樂子

故事:秦宇初到連隊,頻頻遇到奇葩事,歡迎儀式也出了樂子

秦宇的神聖感還沒來得及捂熱乎,心就涼了半截。

先前一直忙著趕路,沒有用心觀察周圍環境。現在突然發現,這一大片土地上,只有這一座孤零零的連隊。放眼望去,除了連隊,其它地方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甚至沒有邊際。秦宇回頭望了一眼,同樣白茫茫,已經看不到來時路上經過的任何房屋了。

“這他媽是什麼鬼地方!”秦宇心理暗想。

老兵對他們幾個說:“一會兒到連隊時候都精神點兒!咱六連的官兵都在門口迎接你們呢!”

秦宇不再多想,來都來了,先呆上一陣再說,不是還能調走嗎?有啥怕的!

連隊漸漸近了,只見連隊大門兩側夾道站著六、七十號人,有拿著隊旗的,有拎著鑼、掛著鼓的,還有扯著條幅的。大門中間站著一位小少尉,眼瞅著這四個新兵離歡迎的隊伍還有十來米了,小少尉突然喊道:“預備——,起!”

戰士們頓時把手中的鑼鼓敲了起來,手裡沒拿東西的戰士邊鼓掌邊喊:“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這時,上來四個老兵接過四人手裡的提包,有一位中尉幹部過來與他們四人握手,帶他們回來的老兵介紹道:“這是咱們連隊何指導員!”

他們四人還是頭一回與部隊上的幹部握手,都激動的伸出雙手與指導員握手,別提多興奮了。

老兵問指導員:“指導員,這四個兵怎麼分?”

指導員反問:“連長怎麼說的?”

老兵答:“連長讓我先帶他們四個回來,他等接了下批兵一起回,沒交待分兵的事啊!”

指導員說:“那就先帶到你們班吧!過後再說。”

老兵答:“是!”說完就對秦宇他們四個說:“跟我來!”

秦宇這才明白,原來這個帶他們回來的老兵竟然是新兵班長,而且自己竟然暫時分到了他們班。看來還真得好好表現一番才是。

老兵把他們帶到一個宿舍門口,門上掛了一個牌子——新兵二班。

“你們暫時先住這屋,等新兵到齊後,可能會重新分班,先把行李放下吧!”老兵對他們說。

秦宇他們進了屋,那幾個幫他們拎包的老兵也都跟著進來把他們的包放下,像瞅珍惜動物一般瞅著他們。這時二班的主人發話了:“瞅夠沒呢?瞅夠就出去吧!瞧你們那沒出息的樣兒!”

其中一個老兵聽了,陰陽怪氣的對他說:“切,神氣啥!接回幾個新兵蛋子不知道自己姓啥了?地滾子!”顯然,“地滾子”是這個班長的綽號。

其他幾個老兵也跟著附合:“就是,這一道是沒累著啊!還有力氣神氣呢!”

二班長哈哈一笑,說道:“拜託,拜託,小裝一下,各位班長請先回,我真得幫他們收拾一下了,一會兒還得帶他們去吃飯呢!”

幾個老兵這才出了二班。

“他們四個都是你們的新兵班長,以後會認識的。現在抓緊洗把臉,一會兒去吃飯。”二班長對秦宇他們說道。

秦宇看地上擺了滿滿兩臉盆水,不知道該怎麼辦。

二班長說:“用自己的臉盆把這水分了,就在班裡洗,洗完我領你們去倒水。”

秦宇他們愣了一下:“這怎麼洗,一人半盆水嗎?就蹲地下洗?”

老兵說:“別愣著了,快洗吧!都別脫衣服洗,簡單洗一下得了,估計麵條馬上就煮好了。”

秦宇一聽麵條,肚子馬上咕嚕了一聲,趕緊取出自己的臉盆開始分水,其他三人也都行動起來了。他個子本來就高,蹲地上洗很不方便,就簡單用手捧著水往臉上澆了兩下,然後把毛巾沾溼、擰乾,開始反覆的擦臉、擦脖子、擦頭髮,其他三人也學著他的樣子開始擦。他看出來了,他要是擦不完,他們三人也會跟著繼續擦下去,他們是不知道擦完了下一步該幹什麼呀!

秦宇把毛巾搭在床頭,問他們仨:“都洗完了吧?”

“洗完了!洗完了!完事了!”他們應和著。

秦宇問班長:“班長,這水往哪倒?”

二班長說:“走,我領你們倒去!”

他們四人趕緊端起盆跟著班長往外走。出門左轉走到頭是洗漱間,二班長組織他們把水倒了,又教他們把盆洗了洗,告訴他們以後洗完臉也要記得把盆洗乾淨。

剛回到班裡,炊事班就來人說開飯了。原來,這頓飯是專門為新兵煮的麵條,這是部隊的傳統。俗語說:上車餃子,下車面。送老兵是吃餃子,迎新兵是吃麵條。

班長帶著他們又往食堂走。到了食堂一看,一張長方形桌子上已經擺好了五碗麵條。秦宇當時詫異了,這也太簡單了吧!哪怕有點鹹菜也像那麼回事啊!這麵條,一看就是掛麵煮的。秦宇愛吃麵條,但又痛恨掛麵,本想著能美美地吃上一頓手擀麵,看來是他想多了。

班長讓他們坐下,自己也坐下,對他們說:“這頓麵條是連隊特意為了歡迎你們做的,也是你們到部隊的第一頓飯,我想這是非常有意義的,快吃吧!”

秦宇看著眼前的麵條,雖然很餓,卻一丁點兒食慾也沒有。因為這是熱湯麵,在秦宇看來,面裡起碼得有一個荷包蛋吧?沒有荷包蛋也得也點兒肉絲吧?再不濟,放點蔥花、青菜爆個鍋也行啊!這些都沒有。不對!也不是都沒有,這裡面有幾根大白菜切的條,看起來跟掛麵差不多粗細,所以一打眼沒看出來,湯裡還飄著幾滴油花,還有鹹淡。

秦宇一根一根的往嘴裡送著,這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讓他的眼淚直在眼眶裡打轉,心想:“這是人吃的嗎!”

班長看他們幾個吃得磨嘰,就說:"抓緊吃,都大小夥子吃東西咋這麼費勁呢!"

秦宇沒有抬頭,用筷子夾了一大綹麵條,往嘴裡塞去,強忍著眼淚倔強的嚼著,倔強的咽,硬是把這碗奇葩的麵條吃完了。看得出來,他們仨也是硬吃,李光輝還剩了一點兒,怎麼也不吃了,班長也沒說啥,就帶他們回班了。

到了班裡,班長給他們分床位,反正就他們四個人,班裡正好五張上下鋪,他住在門口的位置,剩下的四個下鋪他們一人一個。

班長讓他們先在自己的床上坐好,對他們說:"我先介紹一下自己,我叫張東勇,今年是第三年兵了,由於以後還不知道怎麼分班,我就不多介紹了,以後即使不在一個班,也會慢慢熟悉的。這幾天連裡最重要的事就是迎新兵,你們先到了,也沒什麼事情需要你們做,我會帶著你們打掃衛生,教你們一些鋪床,扣內務的基本方法,你們先適應適應。今天的任務就是把床鋪好,然後睡覺!"

張東勇接著又說了些需要注意的事項,特別強調了一下不許在營區亂竄,不許到別的班,更不許出營區。他說這些話時嚴肅的樣子很是嚇人,秦宇他們幾個都牢牢記住了。

幫他們鋪好了床,班長就讓他們睡覺,說是一路上兩、三天都沒睡好,今天可以提前睡覺。

秦宇試探著問班長:"班長,可以洗洗腳嗎?"

張東勇說:"對了,必須洗,而且以後每天都得洗。一會兒你們幾個拿盆一起去打水,把水端回來就在班裡洗,洗完再一次去倒。哦,沒有熱水,就拿涼水將就吧!以後會習慣的。"

秦宇心裡又是一驚,這大冬天的,還得用涼水洗腳,要命啊!

可還是得洗,秦宇他們幾個浮皮潦草的把腳洗了,實在太涼,秦宇泡腳的想法被現實無情的打消。

接下來是更奇葩的問題,睡覺竟然沒有枕頭。沒有手擀麵,沒有肉絲,沒有青菜,沒有鹹菜,沒有熱水,這些都忍了,沒有枕頭怎麼睡呢?班長教他們把套著軍裝的棉衣棉褲疊好,放在床頭當枕頭,可這棉衣棉褲還潮著呢!這一路出多少汗班長也看到了,就這麼捂一宿,不得臭了啊!可秦宇不敢對這有異議,他們仨更不敢,只好按班長教的去做。

秦宇躺下後,聞到了一股樟腦球夾雜汗的味道,他感覺自己已經接近崩潰。心裡無數個"天哪!"飄過。

不知是哪個沒長心的,不到十分鐘打起了呼嚕,甚至還有說夢話的。這才四個人就這樣,要住滿可就熱鬧了。秦宇說什麼也睡不著,正當他閉著眼胡思亂想的時候,他感覺有人在他旁邊輕輕的走動,給他掖了掖被角。他眼睛微睜,看見班長也去給別人掖被角了。這讓秦宇稍許感動了一下,可班長接下來的舉動真正打動了他。他看見班長開始逐一掏他們大頭鞋的鞋墊,按順序夾到了暖氣片裡。就是帶著這份感動,秦宇睡著了。一夜無話,也無夢。

第二天早晨,連隊起床哨響起的時候,他們幾個撲愣坐了起來。張東勇說:"繼續睡,沒你們事!"可在班長出去早操後,他們還是起床了,開始打掃衛生。

一會兒,張東勇回來了,看他們都起來了,對他們說,你們先去打洗臉水,打完放到自己床下,待會兒衛生差不多了,就開始洗臉。秦宇不明白為什麼非要把水打回班裡來洗,又不敢問,只好照做了。

打完水,張東勇先是給他們幾個示範了一下扣內務的動作要領,接下來就是按照動作要領練習。秦宇的老爸是提前給他做過功課的,所以他領會要快一些,看得出來,張東勇對他的悟性很滿意。其他幾個可就不行了,那被子疊的簡直就不堪入目,就是個笑話!不過張東勇也沒說啥,就是告訴他們慢慢來,再就是讓秦宇教一教他們,這可把秦宇得意壞了!

早飯後,還是練習扣內務。張東勇告訴他們過會兒還有一批新兵到,秦宇立刻來了精神,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別的新兵來隊時的熊樣。

上午十點左右,一聲哨響,接著有人在樓裡喊:“集合,迎新兵!”

張東勇對秦宇他們說:“你們就別出去了,想看趴窗戶看吧!”說完就往外跑去。等張東勇出去了,他們幾個都擠出班門口,趴在了走廊的窗戶上。

還是那樣的陣仗,但是這批只來了兩個兵,連長親自接回來的。讓秦宇他們嫉妒的是,他們竟然是坐著毛驢車回來的,不公平,太不公平了!這倆新兵背靠著背,連長盤著腿,老鄉趕著車,一搖三晃的,哪有個當兵的樣兒!這是秦宇心裡給他們的評價。

在毛驢車離連隊還有十多米遠的時候,還是那小少尉:“預備——,起!”鑼鼓頓時響起,伴著官兵們的掌聲和吶喊聲,毛驢子成功的被驚著了。只見那毛驢子頭一仰,一個起式,瘋一般向前跑去,本來一個直角拐彎就能進連隊了,毛驢子卻一直往前奔,老鄉怎麼也叫不停,連長也起身跪在車上幫老鄉拽繩子,兩個新兵緊把著車的扶手倦成了一團,戰士們一看危險,趕緊停了鑼鼓和歡迎,幾個老兵飛奔向驢車跑去,這場面真是讓秦宇他們過足了眼癮。毛驢車衝出去五十多米才停住,連長黑著臉交待幾個老兵把新兵扶下車,連揹包和提包都讓老兵拿著,那兩個新兵腿都軟了,好不容易才被扶到了連隊。這場歡迎儀式不歡而散,官兵們好久沒經歷過這麼刺激的場面了,想笑又不敢笑,只能嚴肅的憋著。指導員趕忙上前去跟連長握手,直呼辛苦!別提多尷尬了。

這一批接來兩個,下一批接了八個,還有一批是四個,一批是十個,最後一批十二個。這麼碎的歡迎儀式也是沒誰了,開始指導員還興致勃勃地一起歡迎,後來兩次都沒露面。喊預備的活也從小少尉交到了一位老班長那裡,甚至後來出來迎接的人越來越少,只好由先來的新兵湊數,變成了新兵迎新兵。這幫新兵對這事可是新鮮的很,鑼鼓敲得震天響,最後一批兵是凌晨一點多到的,這幫新兵敲鑼打鼓加吶喊,比白天還起勁兒,像是在發洩一般。幸虧這方圓十幾裡沒有人家,不然這麼鬧騰,非讓老鄉找上門不可。

二、三十年後,當秦宇跟幾個新兵連的戰友聚會時,還會談起這些初到連隊的樂子事,引得一頓哈哈大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