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連續的地震表現,會不會是大地震的前兆?

風的顏色sm


雖然有連續的地震表現,但是仍然不能說是大地震的前兆!

如上圖所示,日本處於歐亞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交界處,也是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交界處。因此日本發生地震的概率是非常高的。不要說本次北海道6.7級地震在日本算不了什麼。甚至在日本發生一個能量是本次北海道地震33倍的7.7級地震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比如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本州東海岸就發生過9.0級地震,其能量大約是本次北海道地震能量的10000倍以上。

因此,我們不能因為日本發生一個6.7級的地震,就以此來認定會有大地震,實際上也屬於無稽之談。因為地震的發生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非線性的過程。我們目前還沒有辦法認定本次日本北海道地震就是未來大地震的前震。這也是地震預測仍然是一個世界難題的一大原因!


地震博士


大地震可以具有較大能量並造成傷害,觀察到的數據表明通常小地震是大地震的前兆,但前提是需要精確的觀測數據:2015年2月15日,在Bundaberg內陸的佩裡山西北幾公里處發生了5.2級地震。整個中央昆士蘭,直到麥凱和布里斯班北部郊區都有這種感覺。相比之下,1989年紐卡斯爾地震為5.6級,並造成13人死亡。佩裡山事件可能較小,但也可能具有破壞性。它在這種情況下沒有造成重大損害的唯一原因可能是由於它位於偏遠的放牧牛場,遠離任何人口密集的中心。

在佩裡山地震之後,政府部署了一個由四個站點組成的地震監測網絡,以記錄餘震。這個網絡已經存在了三個星期,並且能夠捕獲許多餘震以增強該組織的數據庫。到目前為止一直在進行監測,並記錄了200多次地震,降至0.1級。


佩裡事件發生前十年數據的比較表明,緊鄰地區的低幅度事件是後續較大事件的前兆指標。小地震作為警告

雖然不可能從前體事件的模式準確預測更大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但有足夠的低水平活動需要進行更密切的監測,並可能建議政府“觀察和等待”情況正在進行中。

2015年7月/ 8月,在弗雷澤島附近發生了三次5.4級,5.3級和5.1級地震。

這些事件的餘震如上圖所示,GA數據首先跟隨我們的CQSRG數據。

GA數據中的事件比CQSRG數據更緊密地聚類,這表明GA數據中的位置不確定性較小。

但CQSRG的數據顯示了更多的低震級事件,甚至還有在Gin Gin西北部的第三個星團,在佩裡山和班達伯格之間的暗示,這可能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區域。


缺少前兆警告?在三次較大的弗雷澤島地震之前的十年中沒有記錄到前兆地震。


為什麼在2015年8月之前的幾年裡,弗雷澤島沒有記錄類似的低水平事件,就像佩裡山事件一樣?答案可能是距離最近的弗雷澤島地震地震監測站是距離Gin Gin西南250公里以外的CQSRG站。在那個距離,它無法探測到海上可能發生的低強度地震。

GA確實在距離弗雷澤島地震320公里的Eidsvold有一個監測站,但與CQSRG站一樣,這距離太遠,無法探測到低震級地震。

如果班達伯格和馬裡伯勒有車站,如果有人正在積極監控,可能會發現前兆地震,並警告說有更大的事情要發生。

佩裡山和弗雷澤島並不是獨一無二的。昆士蘭其他地區和澳大利亞其他地區的情況也是如此。

總之,理論是對的,還需要在實踐中驗證。此外人工智能算法可以為地震預報提供幫助,這個下次補充,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積極交流。


人工智能安全機器人醫


很難說啊。因為根據實踐來看,有可能是,也有可能不是,沒法找出普便的規律。

地震預報是人類長期為之困擾的難題,至今也未能攻克,很有可能,永遠也無法攻克。世界上唯一一次有社會經濟意義的成功地震預報,就是1975年的遼寧海城大地震,那次預報就是建立在頻繁前震的基礎上的。當時國內一片歡騰,以為終於解決了地震預報難題,結果第二年就被慘絕人寰的唐山大地震打了臉。

遼寧海城大地震的成功預報,其實和瞎蒙差不多,只不過那一次蒙對了,不具備可以複製的經驗。有前震,沒前震,都是說不準兒的事。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預報餘震,成功率比較高,但仍然無法預報主震。

主流地震學界已經基本放棄了地震的短臨預報,改而研究中長期預測,中長期預測是有意義的,可以對人們的居住、生產生活提供指導意見。


五次方物語


那您多慮了,地球每時每刻都有地震,無論是近年來還是過去哪個朝代,只要是要有大震來之前必有超自然現像,只是這些現像大多被人類忽略掉了,哪怕是那些科學家。有小震並不意味著要有大震,小震多反而可能化解大震,如果真的不被預知大震來臨人類也無法躲避,因為人類在大自然面前太渺小了。


qzuser


強震才開始,隨兩極冰川加速融化,地球重心位置加速改變,地軸位置也加速轉移,地殼偏轉運動和水平運動的方向、速度都會加速改變,強震次數逐年增加,甚至出現超級地震和超級火山噴發。直至兩極冰川全部融化,地軸位置重新確定,地球自轉方向穩定後,地殼運動才能穩步運行。


用戶7042904137534


我認為要是哪天不地震了,那你該想是不是大地震該來了。大家都學過地理,板塊移動,地球內核是熔岩。每時每刻都在釋放能量,如果能量不能及時的釋放出去。就像放鞭炮一樣,如果你把它放在空闊地帶。他就是一聲響。如果他放到槍管裡,那它釋放的能量足以推動一顆子彈,將你的身體打穿。


黃昏的黑暗時間


小震不斷,大震不來,地震實際就是地磁累積到一定程度引發的地磁爆,大部分地震出現在水到不了的地球地脈斷裂層及乾旱層面;當然這裡所說的地震也存在兩種情況,主動地震現象與被動地震現象,現在世界各地到處都在亂挖礦,壓斷了地脈,使得地磁系統不能通暢的循環,這類情況對地球的生態系統是不利的,小震實際就像地球利用自己的免疫系統(這是主動現象),在打通地脈修復地磁通道,這有點像人體出現各類血栓會造成腦梗,心梗,腸梗阻等等需要治療是一樣的!還有一種例如大規模人群集結如戰爭與朝聖(這屬於是被動現象),也會激發引爆地震的,所以消滅戰爭與合理傳承宗教都是很重要的緩和地震的方法之一,因此只有加快建設好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確保人類安全,地球安全!


手機用戶3881665293


個人感覺,人類過度開發只是地表問題,這一段時間的地震,與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有關。

當然這些問題,科學界是保密的。包括自轉變化引起的慣性變化,是大問題。無法預測,但個人感覺,會有更大的地震出現,在這兩年出現的,希望朋友們提起注意,平安健康。


風的顏色sm


地球裡的礦,煤、石油等,就等同於人體各部位一樣,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大自然才能和諧。人類為了私慾,瘋狂索取地下資源,無疑破壞了地球的內部生態環境,反過來肯定會影響到人類自身的生存環境。地震頻繁也許是一種預警和警示,善待地球,也是善待世間萬物!


騰永中


地震頻繁發生,與兩極冰川融化有關。兩極冰川融化,造成地球重心位置轉移,引發地軸位置轉移,地球自轉發生偏轉,地殼偏轉運動速度和方向都發生了改變,地殼運動活躍,造成地震多發。隨兩極冰川融化,地殼運動會更加活躍,地震發生會更頻繁,大的地震發生幾率也會增加。只有掌握地球搖擺運動,掌握地震發生的真正原因,有效阻止兩極冰川融化,控制地球重心位置轉移,地震多發現象才會得到控制,地震預測才能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