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姜昆代表作《虎口脫險》,苗阜代表作《滿腹經綸》,你認為郭德綱的代表作是什麼呢?

福威居首陪老虎


先放答案:郭德綱的代表作是《西征夢》。郭老師的優秀作品非常多,《治怪病》,《揭瓦》,《我是科學家》,《我是黑社會》,柳活包括《黃鶴樓》,《竇公訓女》,《列寧在一九一八》《洪洋洞》,單口相聲就更不用說了《醜娘娘》,《濟公傳》,《探地穴》等等。

我覺得代表作得滿足三個條件,第一是以此出名,第二是要有完整的架構,不能是段子集合,第三是一遍遍拆洗,有有自己獨創的東西,即給相聲添產業。從這幾個角度來看,這幾年的段子都不能入選,《揭瓦》,《黃鶴樓》之類的吧吧,太多老先生說了。單口相聲呢,又略狹窄,不能代表郭老師整體的藝術風格。

只有《西征夢》,2005年在鳳凰衛視播出後,郭老師自此紅遍天下(以前就是北京地區紅),十幾年後來聽,依舊是經典,百聽不厭,即使笑點過了,但是聽語言技巧也是一種享受。而且吧,“老和部隊”這個粉絲團體起名就是來自這段相聲。

綜上所述《西征夢》才是郭老師的《代表作》。


華富村惡人谷


不請自來

首先,對於題主所說的《虎口遐想》、《滿腹經綸》沒聽過。但是德雲社的相聲是在天天聽的,關於主流非主流、體制內非體制內的爭論有過耳聞。

1、在相聲沒落的年代,你不能不承認是郭德綱讓我們重新拾起來對相聲的熱愛。

2、相聲打出生就是一個玩樂的藝術形式,“沒有君子不養藝人”。一段相聲成功與否,不在於讓人學到了多少多少東西,雞湯已經夠多了。聽相聲就是圖一樂。

3、“論一場相聲成功與否的標準是能不能賣票”,這是一個說話,出自郭德綱,不論他對與不對先。苗阜,體制內,幾乎商演應該都在賠錢吧?是的。錢哪來的?納稅人的。也就說,這位精英拿著國家的、我們的錢還差點把相聲說沒嘍,所以我不喜歡他。

4、允許好的,就要默認壞的。盡是光明,全是黑暗。很多人說德雲社三局不離屎尿屁,誠然,可是勞累之後,反而覺得這種更能釋放壓力。

5、有多少人因為張雲雷,去學小曲的?因為郭德綱去聽戲曲的?

題主的論題是不成立的,就相當於“小學有語文課本,中學有中學課本,大學有什麼?”

比喻不恰當,海涵。





戒不掉的尼古丁


作為10年鋼絲粉來回答一下,不喜勿噴,08年看的第一個郭德綱相聲應該是《賣吊票》,當時就被吸引了,沒想到相聲還可以這樣說,郭德綱的“我”字系列都很經典,列舉幾個:我要反三俗,我是科學家,我這一輩子,我是文學家,我要奮鬥,我要鬧緋聞,我要上春晚,我是軍事家(也叫西征夢),我是黑社會(本人最愛),除了這些還有很多,數不勝數,郭德綱的單口相聲也很經典,比如:濟公傳,醜娘娘等,在我心中,郭德綱是媲美馬三立,侯寶林的大家。不過相聲三分逗,七分捧,郭德綱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于謙的捧,正如郭德綱自己所說:我能有今天的成就,自己功勞佔30%,其餘70%要歸功於於氏家族,雖然是句玩笑話,但事實就是如此,最後引用郭德綱開場經常說的一句話: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


開心販賣機


姜昆除了《虎口脫險》,你還能想起什麼?

姜昆的相聲也就是個官方代表而已,可能也因為“姜老師”公務繁忙,近幾年也再無心力去創作新的相聲。

苗圃,也就是近幾年的後起之秀,在郭德綱火的的時候他還在在生死煎熬,也就是近幾年,相聲的市場越來越好,才有了這些後來火起來的相聲演員。

郭德綱把一個快要“死”了的相聲,推向了社會,讓相聲火了起來,在侯耀文、馬三立等等這些相聲大師去世之後,相聲已經沒落到沒有多少人去聽了。對於郭德綱來說可能是先火了郭德綱然後靠著郭德綱的名氣將相聲一步步的帶火,在這個時代郭德綱有一定程度已經代表了相聲。無論於什麼“主流”與“非主流相聲”,因為“主流相聲”已經沒多少人去聽了。

郭德綱把所有的老段子翻了個遍,創作了多個太平歌詞,單從相聲來講郭德綱是個才子

不可多說的是苗和姜的代表作也是很好的相聲段子


有橋奈何


于謙的一家人唄,從他爹到老婆到孩子,都已經是郭德綱的代表作了。


蕭武


首先提問者根本不懂相聲,還虎口脫險,那叫虎口遐想,虎口脫險那是法國電影,提問者也就這水平,為了黑而黑。



如假包換的令狐沖


姜坤之流不甘退出歷史舞臺,卻也不要拉郭德綱說事。作為外行人也知道,郭完全可以做姜和苗的老師(不知郭還會不會收藝不精、德不淑之徒?),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如此不要臉的。


叔無可認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郭德綱的相聲有人喜歡也有人厭惡,他應該會是自解放後相聲界最具有爭議的人物,他也將是自相聲誕生以來最能掙錢的相聲藝人,無可否認,相聲在他的帶動下又紅火起來,東南西北又有人在小劇場裡表演相聲這門藝術,我認為作為普通觀眾。不必參與他們同行相互攻奸的俗雅論戰,你如果喜歡雅的相聲就上電視去看,你如果喜歡俗的就買票去小劇場看。圖的就一個樂!何必跟著他們手指的方向往左往右。


左在右邊1


郭有很多代表作:改報銷發票說、偷演出服說、不認楊為師傅說、佔用綠地說、歐打記者說、給逝者送喜字說、挑撥侯門關係說、糖尿病能致口甜說、屎尿屁說、于謙家史說、還有圖中的脫、脫、脫……



誓戰三俗


郭德綱代表作:相聲 戲曲 評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