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朝最累的皇帝,一生批閱奏摺數萬件,終生未出北京城一步

在滿清十二帝中,他是最累的一位帝王,不僅要收拾康熙留下的爛攤子,還為自己的兒子乾隆,留下了大筆的旅遊經費。用上承康熙,下啟乾隆形容,毫不為過。他自稱以勤治天下,而他也確實做到了,在位期間,批閱奏摺數萬件,最終到死也未踏出北京城一步。

他是清朝最累的皇帝,一生批閱奏摺數萬件,終生未出北京城一步

他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勤政也是最累的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每天睡眠時間只有兩個時辰,留存下來的數萬奏摺,上面的某些批示高達上千字。而且在小事上也親力親為,比如御膳房買什麼菜,做什麼菜,雍正都要了解的明明白白。

而且雍正不好女色,如果說康熙多情,乾隆濫情,那麼雍正則是真正的“無情”。當然,無情未必不丈夫,雍正的無情,是指終其一生,潔身自好,不過多的把心思放在女人身上。勤勤懇懇,勵精圖治,治理國家。

他是清朝最累的皇帝,一生批閱奏摺數萬件,終生未出北京城一步

​他上位之初,連頒十一道聖者,鐵腕反腐,還設立軍機處,將君權最大化。並且在位期間,改土歸流,大大鞏固了皇權對西南的統治。“攤丁入畝”實現土地均勻化,如此割富益貧的舉措,不僅有效的合理了稅負,還加強了城鄉之間的聯繫,對社會的穩定做出了有利貢獻。

按理說,勤政鐵血的雍正,應該是一位不苟言笑,嚴厲至極的皇帝。但事實上,雍正雙商極高,自帶軟萌屬性,這一點我們能從雍正批閱的奏摺看出。

他是清朝最累的皇帝,一生批閱奏摺數萬件,終生未出北京城一步

在雍正留下的數萬奏摺中,其中有對田文鏡奏摺作出的批示,他是這樣說的:“朕就是這樣的漢子,就是這樣的秉性。”對年羹堯的批示奏摺,這樣說:“朕亦想你、朕實在不知怎麼疼你。”批高其位奏摺,這樣說:“朕躬甚安,不必掛朕,你好麼?好生愛惜身體。”如此金句頻出的雍正,放到現在,相比會俘獲不少少女的芳心。

可以說,雍正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皇帝,他的很多舉措都具有開創性,不說後無來者,至少前無古人。最為難得的是,他身為帝王,做大事不惜身,在位十三年,就完成了張居正沒有完成的改革,甚至做得更好。

他是清朝最累的皇帝,一生批閱奏摺數萬件,終生未出北京城一步

在這裡借用一段易中天老師對雍正帝的評價:“他刻薄是真刻薄,但不寡恩;冷酷是真冷酷,但非無情。雍正一朝無官不清的說法,也許有些誇張,卻是對雍正治國公正的評價。”

可就是這樣一位皇帝,卻因為太過勤政,最後僅僅在位十三年,就把自己累死在了皇位上,不得不說是件非常不幸的事,而雍正到死都未踏出過北京城一步。真正意義上,把血和肉,灑在了這片土地上。這種精神與氣魄,這份血性與擔當,也融進了歲月,迴盪在每位中華民族子女的耳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