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蒙牛vs伊利,谁能率先实现千亿营收?

导读

随着光明乳业的没落,曾经三大乳业鼎立的局面早已不复存在,只剩下蒙牛和伊利还在互相纠缠。据两家企业2018年中期财务报告预计,蒙牛今年营收有望破700亿,伊利营收更是有极大可能冲击800亿。

十年间风水轮流转

2019年,蒙牛vs伊利,谁能率先实现千亿营收?

在坊间还在流传着蒙牛只用4年就跻身乳业三强,8年反超有着30年历史的行业大佬伊利的传奇故事的时候,伊利已经在不知不觉间,重登中国乳业王座。就2018年上半年的营收情况来看,两家企业的营收差距已经被拉到了55亿元。

2019年,蒙牛vs伊利,谁能率先实现千亿营收?

回顾过去十年,在2011年以前,蒙牛是以较小的优势领先伊利,蝉联了四年的中国乳业冠军。但是在12年,伊利凭着产品结构升级和多重营销带来的效益,实现了营收反超,并始终保持了与蒙牛的差距,至今一直领跑行业,未见颓势。

2019年,蒙牛vs伊利,谁能率先实现千亿营收?

伊利与蒙牛的差异

其实在大部分人眼里,这两家企业的产品是非常相似的,定价也很相近,按理说,营收应该不分伯仲。半年实现55亿的差距的原因有三个:

1. 渠道

对于快消产品来说,渠道就是生命,不怕卖不出去,就怕消费者买不到。在供应链中,伊利的物流配送体系是自建的,而蒙牛的物流是第三方的,效率更低。

2019年,蒙牛vs伊利,谁能率先实现千亿营收?

且在经销商这一块上,蒙牛还存在历史遗留问题: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让国内乳业受到巨大冲击,当时所有在此日期生产的乳品全部都要下架,蒙牛选择了与经销商五五开承担损失,而伊利则是选择了承担全部责任。

如此一来,伊利自然是赢了更多经销商的信赖,也为之后自己的迅速复苏和反超做好了铺垫。

2. 产品结构

蒙牛与伊利两家的主营业务都由液态奶、奶粉和冷饮三大产品构成,在液态奶和冷饮方面,蒙牛和伊利不分伯仲。

但蒙牛的奶粉一直是其短板,受进入时间晚和研发成果不理想双重原因的影响,蒙牛的奶粉板块一直没有取得应有的收益。

2019年,蒙牛vs伊利,谁能率先实现千亿营收?

2013年,蒙牛收购雅士利,希望借此来弥补奶粉领域的不足。然而在收购后,受原奶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雅士利的业绩出现断崖式下跌。

2016年,蒙牛实现了538亿元的历史最高营收,却被雅士利拖累,出现了08年之后的首次亏损。

2019年,蒙牛vs伊利,谁能率先实现千亿营收?

3.营销

在产品上,蒙牛有特仑苏、纯甄、真果粒,而伊利有金典、安慕希、畅轻,单从产品本质上来看,彼此之间可以是说势均力敌。这时候,就要通过企业的营销来一决胜负了。

2019年,蒙牛vs伊利,谁能率先实现千亿营收?

2019年,蒙牛vs伊利,谁能率先实现千亿营收?

曾经蒙牛也是营销的一把好手,03年与中国航天取得合作,借助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事件,"蒙牛——航天专用奶"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05年赞助超级女声更是让酸酸乳品牌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近些年,蒙牛在营销上的反应速度却显得有些疲软了。

从下表2017年蒙牛和伊利营销情况来看,伊利赞助的节目不管是从知名度,还是产品与节目契合度来看,都更胜一筹,营销效果自然也更出色。

2019年,蒙牛vs伊利,谁能率先实现千亿营收?

就安慕希来说,自2014年上市,第一年的业绩为10亿,第二年的销售额就猛增到了40亿,而2016年更是超过莫斯利安,成为常温酸奶的第一,销售额近80亿。

伊利vs蒙牛,伊利胜?

仅从当前的阶段来看,蒙牛的确是略逊于伊利的,但是蒙牛并没有打算一直被伊利甩在后面。2018年上半年,雅士利实现收入15.04亿元,扭转了去年同期的亏损局面。

从长远来看,若雅士利能够持续盈利,补上蒙牛的奶粉短板,那么蒙牛和伊利的营收差距自然能够大幅拉近。

2019年,蒙牛vs伊利,谁能率先实现千亿营收?

其次,在营销上,蒙牛豪掷 20 亿元砸向世界杯,成为 2018 年 FIFA 世界杯全球官方赞助商,之后又力邀球王梅西成为新晋代言人,并开启多频次的广告投放。希望借势全球体育赛事,进一步突破其国际品牌影响力。

由此可见,蒙牛和伊利的战役还远远没有结束。

在伊利最新未来计划中,提到了将继续打造卓越经营能力,尽快实现 " 全球五强,营收千亿 " 的目标。而蒙牛也毫不示弱,表示将秉承“天生要强”的信念,于2020年达到千亿市场。

中国乳业双雄剑指千亿市场,究竟谁能率先登临,让我们拭目以待。

魔链财务评估,智能计算企业财务得分

速查财务短板,分析财务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