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判断有误,他这个不值钱的裹尸布,最后竟拍到了1.3亿


看过马未都节目的都知道,他年轻的时候捡过不少漏,好多价值连城的古董,被他以极低的价格弄到了手,听得人只有羡慕的份。如今的人都精明着呢,再想捡漏可就难了,可偏偏有人就在一群专家里面捡了个大漏,一夜之间成为千万富翁,运气真是好到爆棚。

专家判断有误,他这个不值钱的裹尸布,最后竟拍到了1.3亿


2005年,北京举行一场拍卖会,气氛相当热烈,各种珍宝的价格屡创新高,唯独一件清朝的黄缎子袈裟无人问津。倒不是因为价格高,而是看起来太破了,仅仅标价8万块却没有一个人举牌。但是,在场的秦先生却看出了一丝端倪,据他所说:“一般的袈裟都是由布条缝制而成,而这件袈裟却是一整块缎子,与其说是袈裟,还不如说是个‘被面’”。他又仔细观察了一下,隐隐约约能看到里面有精美的花纹,还有文字。

专家判断有误,他这个不值钱的裹尸布,最后竟拍到了1.3亿


精明的秦先生没有声张,而是看着这件藏品流拍。他只是个工薪阶层,一旦引起其他买家的注意,自己手上的那点钱,根本无力与他人竞争。等到第二天,秦先生来到拍卖公司,点名要那件袈裟。拍卖公司还高兴的不行,拍不出去的东西,竟然还有“冤大头”自己上门买,最终以9万块成交。为了凑齐这9万块钱,秦先生还借了别人5万。

专家判断有误,他这个不值钱的裹尸布,最后竟拍到了1.3亿


回家之后,秦先生连夜拆开了袈裟,果然不出他所料,里面藏着一件精美绝伦的“经被”。虽然说不上名字,但他感觉一定是个宝贝。但是请教过专家之后,专家却说:“这叫陀罗尼经被,是盖在死人身上的,说白了就是块裹尸布,不值钱,留着也不吉利!”没过多久,这位专家还主动给他介绍了买家,对方愿意以双倍的价格购买。多留了一个心眼的秦先生觉得有蹊跷:“既然不吉利,为何还要高价买呢?”

专家判断有误,他这个不值钱的裹尸布,最后竟拍到了1.3亿


秦先生又拿给故宫博物院的顶级专家张淑芬鉴定,张淑芬经手的宝贝无数,却依旧被它震撼了。这件陀罗尼经被代表了中国丝织技术的巅峰,而且只存在于宫廷,虽然确实是用来盖死人的,但能用上这个的只有皇帝、皇后与太子。一直以来,专家只在书上看过,却没见过真品,据张淑芬推断,应该是盖在乾隆皇帝身上的。

专家判断有误,他这个不值钱的裹尸布,最后竟拍到了1.3亿


为了弄清真实来历,秦先生又找到了弘道法师,这个高僧不是别人,正是乾隆帝的六世孙毓从。法师看到第一眼的时候就不淡定了,忙问:“我们老祖宗的东西,怎么会在你手里?”原来,民国时期孙殿英盗掘皇陵,把珍宝全都掠夺了去,却把这块经被当成了破布丢在了原地。清朝的遗老遗少把先帝的遗骨收殓好,把这件经被带了出来。后来为了防止被破坏,就缝在了袈裟里面,物主去世之后,这个秘密就一直隐藏了下来,直到被秦先生发现。

专家判断有误,他这个不值钱的裹尸布,最后竟拍到了1.3亿


该女子7205万拍下经被

这件陀罗尼经被采用的是缂丝工艺,目前已经失传,堪称“一寸缂丝,一寸金”。而整件经被除了缂丝之外,还用了大量藏羚羊的羊绒和獐子绒,藏羚羊的羊绒称得上“软钻石”,价值连城,而这件经被起码用了几万只藏羚羊的羊绒。除了本身的价值之外,它还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与宗教价值。因此,当秦先生再次拿出来拍卖时,就拍出了7205万的价格,到手6550万,真是一夜暴富。不过,很快他就后悔了,因为在第三次拍卖时,这件经被拍出了1.3亿的价格,真是令人咋舌。

看来无论在哪一行,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纵使家财万贯,倘若没有秦先生这般细腻的观察力,估计也要花不少冤枉钱。而秦先生虽然只是一个普通人,财力物力都无法与他人相比,但出于对收藏的热爱,加上细心的观察,耐心的等待,最终实现人生的逆袭,真是值得我们借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