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的戲路如何拓寬,是外形氣質,還是演技的好與壞?

其實看見這個問題,我挺懵的。演員哪有那麼神啊,什麼都能演,肯定有適合和不適合的角色。為什麼周冬雨說自己不演大美女的時候誇她聰明,為什麼說劉昊然接那種有少年氣的角色是會選劇本,因為外形適合這個角色!劇本這種東西,又不是演員可以隨便挑的,除非是大牌,而是人家要你,你才能演的。很多時候,即使你想突破自己,劇組覺得你氣質不符合,你又能怎麼辦?

演員的戲路如何拓寬,是外形氣質,還是演技的好與壞?

做演員並不簡單,也不是什麼角色都可以演,也要找符合自己定位角色,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嘗試不同類型的角色,你非讓一個長相很挫的演員,去演霸道總裁,那真是讓觀眾尷尬的要死,太違和了。有演技,熱愛表演,足夠敬業,那麼該演員就有往外踏出一步的勇氣,拓展自己的戲路,指日可待。所謂的“限制”,我想只是一些演員不想走出舒適區罷了,想要取得好成果,總要逼迫自己,走出自己的“安全區”不是嗎?

演員的戲路如何拓寬,是外形氣質,還是演技的好與壞?

好的演員會運用好自身的氣質,通過調整形體狀態,修飾外貌來接近劇中的形象,抓住內在外在特徵,努力使自身氣質貼近角色。如陳偉霆在《橙紅年代》裡飾演劉子光,無疑是成功的,劇中的劉子光又黑又土,性格憨憨的有強烈的正義感。跟以往塑造的經典形象“張大佛爺”完全不一樣,整體形象和氣質變化太大了,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那部電視劇,而且這次他在《最美表演》裡在短短一分鐘裡,生動演繹了善與惡之間的掙扎,人與人之間多一些溫暖,就能讓人熄滅罪惡,看到亮光。

演員的戲路如何拓寬,是外形氣質,還是演技的好與壞?

當代最頂級老戲骨,不敢說完全打破戲路限制的,但也差不多的,有李雪健、陳寶國。連陳道明、黃渤都不敢這麼說,至於跟風吹演技的半瓶子醋,那就更別提了。演員風格越鮮明,戲路限制就會越嚴重。而所謂的多面演技,無非是放大和細化自身的部分特徵,可不是憑空臆造,真實性才是衡量演技的唯一標準。演員、演技無非是一部作品的組成部分罷了,演員勇於挑戰角色,那是態度問題,但神話演技的作用,就有點誇張了。

演員的戲路如何拓寬,是外形氣質,還是演技的好與壞?

我想應該沒有一個演員,說自己可以完全脫離自身氣質去演戲的,演員這個職業本身就是吃上天飯的,你的長相、聲音、行為舉止等都決定了你可以飾演什麼樣的角色。如果演員的標準,是你必須拿到劇本就能演,而且演什麼像什麼,甚至突破自己的氣質去演戲的話,那就不會有什麼選角導演一說了。因為只需要用好演員就可以了,畢竟不用擔心跟角色氣質不像的問題。

演員的戲路如何拓寬,是外形氣質,還是演技的好與壞?

我唯一有過懷疑的是趙薇和林心如。趙薇在演還珠格格時,觀眾基本會以為趙薇本人的性格,也是大大咧咧和外向奔放的,而林心如本人的性格是隱忍和默默不語的,但現實生活中兩個人的性格似乎完全相反。我們可以說趙薇和林心如演的好,兩位演員都有不同的氣質。比如趙薇的聲音和說話語態,就註定了她演很多戲,都很容易讓觀眾出戏,再比如周迅的聲音,也對她的戲路有很大的限制。

演員的戲路如何拓寬,是外形氣質,還是演技的好與壞?

回到氣質上來,劉亦菲是仙氣人格,去飾演OL時就總是看著不得勁。還有王菲的冰冷氣質,也難怪她自己也會說,只有王家衛能抓住她想要表演的點。演戲,真是一個天註定的職業,不少演員都說自己很愛演戲,但真的,你的氣質、談吐、形象、聲音、甚至身材等都有可能限制你的戲路。

演員的戲路如何拓寬,是外形氣質,還是演技的好與壞?

我一直覺得,好演員的標準,不是說一定要突破自己的氣質,去飾演跟自己性格完全相反的人,而是你如何剝離自己和角色的關係,就算是跟自己性格完全一致的角色,也應該揣摩角色特點,讓觀眾以為是本色出演,本身就已經是角色塑造的巨大成功了。

演員的戲路如何拓寬,是外形氣質,還是演技的好與壞?

與其說是氣質,影響演員戲路,不如說是外形,影響演員的氣質,從而影響戲路,演技只是輔助演員入戲,也讓觀眾沉溺於演員的演技當中,在看劇的時候更好代入這個角色。以上配圖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則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