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玉斧鑑賞

在我國曆來發掘的新石器時代玉器中,良渚玉器出土數量最多,品種最齊全,既有工具類、兵器類玉器,也有禮玉和佩飾玉器,另外還有一些玉器造型奇特,至今還沒弄清楚其用途。

從各地博物館的陳列和已公開的資料來看,良渚玉器的器型有斧、鉞、鉞冠飾、鉞端飾、耘田器、琮、璧、璜、環、玦、鐲、臂圈、牌飾、冠形器、柱形器、三叉形器、錐形器、墜飾、串飾、帶鉤、管、珠、觹、魚形器、鳥形器、龜形器、蟬形器、人形器等。

近日,深圳雍道文化有幸徵集到一款良渚文化玉斧,下圖所示:

良渚文化玉斧鑑賞

玉斧出現於新石器時代的晚期。早在近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古人就已經發現並開始使用玉石了。其中包括具有實用性的玉斧、玉鏟、玉刀、玉戈等生產工具和武器,以及用作裝飾品的玉環、玉鐲、玉璜、玉玦等等。

玉斧是一種扁平的梯形器,上端有孔,可縛扎執柄,下端有刃,如果刃部寬大則叫鉞。史前時期,石斧曾被作為一種實用的殺人武器,後以玉製成,便演化為氏族酋長或部落聯盟首領執掌的王權象徵物。新石器時代的玉器主要以有孔玉及平面玉器為多。這個時期的玉器雖然片狀較多,但磨得很平的平面極少,凡平面之處,中部皆微微隆起,邊緣較薄或有坡。總結來說玉斧器體厚重略呈長方形,一端有刃,而用玉製作的斧則是由石斧發展演變而來。早期的玉斧出土於長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和崧澤文化諸遺址中,其形制幾乎與當時石斧也相同。

此良渚文化-玉斧,長:25cm 重:1075.1g。有黑色斑點,扁平方形狀,平頂略窄,表面邊沿打磨圓潤光滑。器中部雕漩渦紋路,該玉斧製造精美,品相絕佳,絕非是一件實用器物,而應具有禮儀或權力地位的功能與作用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和研究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