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代名將,戰功卓著,更是一代賢君,長興之治

上一期我們談到了後唐末帝李從珂,他驍勇善戰,屢立奇功,威名遠揚,能屈能伸,靠哭而取得天下。

今天我們談的這位人物,與李從珂有著親密的關係,他不單單是李從珂的上級,而且還是他的義父。他就是後唐明宗李嗣源。

他是一代名將,戰功卓著,更是一代賢君,長興之治


說起李嗣源,喜歡歷史的朋友可能較為熟悉吧,一是他開創了一個五代時期短暫的盛世—長興之治,二是他乃是李克用手下“十三太保”中的大太保,可謂戰功赫赫,對於後唐的建立當屬首功。

他是一代名將,戰功卓著,更是一代賢君,長興之治


李嗣源從小就是在軍營中長大的,可以說是見慣了刀光血影,看慣了生離死別。李嗣源的父親就是晉王李克用的屬下,很不幸的是,在一次戰鬥中為掩護大部隊突圍慘被殺害,因此李克用對李嗣源特別照顧,再加上李嗣源確實也很爭氣,帶兵打仗很有一套,深得李克用的喜愛,收為義子,並被封為大太保。說到這裡,不得不得說一下李克用,這個人很有意思,喜歡收些沒爹沒孃的孩子當義子,還把大家組織起來,封了個名號為“十三太保“。大家所熟知的“十三太保”就是由此而來。

他是一代名將,戰功卓著,更是一代賢君,長興之治


李嗣源確實是個衝鋒陷陣、帶兵打仗的能手。在著名的上源驛事件中,也就是唐末宣武軍節度使朱溫謀殺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的事件。公元884年五月,李克用在鎮壓了黃巢起義軍之後,正好路過朱溫的城池,因人困馬乏,就在城外紮營安歇。此時朱溫看到李克用軍容齊整,甚為強盛,感覺此人肯定得成為他以後爭霸天下的障礙,於是假意邀請李克用到城中做客,待到李克用酒足飯飽歇息之後,朱溫便派兵圍攻驛站,以求殺死李克用。沒成想,李克用的手下悍不畏死,尤其是李嗣源,竟揹著喝醉的李克用在圍攻中殺出一條血路,衝出重圍,救了李克用一命。經此一役,李嗣源更得器重,併成為了李克用的侍衛長。而李克用與朱溫便勢不兩立,開始了長達數十年之久的兼併戰爭。

他是一代名將,戰功卓著,更是一代賢君,長興之治


896年,兩軍之間的戰事日漸膠著,李嗣源奉命率兵前去援救朱瑾,一舉擊敗梁軍,威名大振,他所率500騎兵被李克用命名為“橫衝都”。 900年,在青山口一役中,大敗乘勝追擊的後梁名將葛從周,戰場上他親自衝鋒陷陣,身中四矢,從此“李橫衝”的名號為威震四方。

後唐莊宗登上皇位之後,在重要的柏鄉之戰中,李嗣源也是勇立戰功。在兩軍對陣時,李存勖覺得後梁軍氣勢很盛,擔心將士畏懼不前,對戰局不利,就想激勵將士,他手持銀製的巨型酒杯給李嗣源賜酒,對他說:“愛卿看見梁軍的白馬和紅馬部隊了嗎?看著幾乎要嚇破人膽,破敵立功還要靠你啊。”李嗣源說:“他們這是徒有虛表。明天就會歸我們所有了。”李存勖聽了笑道:“愛卿已經氣吞敵軍了。”李嗣源接過酒杯將酒一飲而盡,然後挺身上馬,率領一百騎兵衝入梁軍的馬陣。李嗣源衝在最前面,率領這一百精兵像把尖刀插入敵陣,左衝右突,最後活捉敵人兩名軍官而還。此戰李嗣源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梁軍並非堅不可摧,從而鼓舞了全軍的士氣。從上午到下午,李嗣源率領騎兵和敵人交戰達百次之多,頗多斬獲。戰後李嗣源因功被加授代州刺史。

他是一代名將,戰功卓著,更是一代賢君,長興之治


公元923年,後梁與後唐進入了生死決戰的時刻,而且後唐的軍隊已經陷入了危險的境地。此時兩軍正交戰與黃河沿岸地區,由於後唐大將李繼韜的投降,致使後唐大軍陷入了前後夾擊之中。在這危急時刻,李嗣源挺身而出,率領所部騎兵突襲鄆州,生擒了後梁大將王彥章,從而使勝利的天平倒向了後唐。之後,他向李存勖建議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直接去向西邊進攻汴州,並親自率領一隊騎兵為先鋒,一鼓作氣攻下了後梁都城汴梁,後梁末帝見大勢已去,只得自殺身亡,至此後梁算是徹徹底底的滅亡了。

他是一代名將,戰功卓著,更是一代賢君,長興之治


梁滅後,後唐的內患算是解除了,但是此時的李嗣源已經到了“德業振主者身危”的地步,在李存勖的不斷猜忌下,李嗣源只得舉兵反叛,攻佔洛陽,終結了後唐莊宗的統治,自立為帝,是為後唐明宗。

他是一代名將,戰功卓著,更是一代賢君,長興之治


李嗣源稱帝后,鑑於前朝政治腐敗、貪汙盛行,為了清除積弊,杜絕後患,不惜痛下狠手,對於前朝的宦官佞幸一律誅殺,比如下詔斬了“天下皆怨苦之”的租庸使孔謙,廢除其苛斂之法,對於名聲很壞的高官如盜掘唐陵的溫韞、私用庫物的段凝、縱田客殺人的豆盧革等都在貶官後賜死。自此朝野上下頓時一片清明。

雖然李嗣源此時已經富貴至極,但因為他出身民間,所以對民間的疾苦非常關心。首先對“立國之本”的農業進行恢復性改革,曾多次下令減免百姓的賦稅丁徭,還下令均平民間田稅,又准許百姓民間自鑄農具及雜鐵器,對於民眾的伕役負擔,他也愛惜民力,信守規定。此外,還開放酒禁,允許百姓制曲造酒。同時還對“四民之末”的商人專下一道詔令,規定一些必要的稅收,不允許地方官濫設雜稅,以此保證商業的正常運轉。

雖然李嗣源的改革措施有限,但是卻深得老百姓的民心,且大大的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薛居正評價李嗣源“比歲豐登,中原無事,言於五代,粗為小康”,史稱為“長興之治”。


閱讀 0 · 文章內容不代表UC平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