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设置闪光灯,让闪光灯快速投入实战

人像摄影—设置闪光灯,让闪光灯快速投入实战

闪光灯作为最方便可控的人工补光工具,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大的特点,摄影人应该优先考虑配备一盏闪光灯,结合不同的配件使用会发挥出强大的功效。同样,对于初学者而言,闪光灯的各项设置也显得过于复杂。

为此,在这一次分享中依然会给出一个符合新手需求的闪光灯设置方案。我们举例所使用的是佳能580EXII闪光灯,其他品牌的闪光灯虽略有区别,但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

ETTL模式,闪光灯的“自动”模式

关于闪光灯的使用,可以专门写一本书,这里主要介绍最简单、最实用的操作,熟练掌握这些参数会让你应对大部分闪光灯的拍摄。

将闪光灯的启动拨到ON的位置,启动闪光灯,屏幕开始显示相关参数。

首先我们看到液晶屏的左上角显示有ETTL符号,这说明相机的闪光灯目前处于默认的ETTL模式,TTL是Through The Lens的缩写,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闪光灯的自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系统会通过自动评估透过镜头的光线,来决定“准确”的闪光灯输出量。

人像摄影—设置闪光灯,让闪光灯快速投入实战

ETTL模式的“自动”补光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微妙地平衡现场光影,让拍摄主体在画面中获得更好的光影补充。

在最初的拍摄中我们可以充分信赖这个模式。这个模式可以提供令人比较满意的闪光输出,而且能够根据拍摄现场的光线变化和被摄对象距离镜头的远近,快速调整输出量。

当然,这个模式下的闪光输出一般都是中规中矩的,如果需要更加强烈的个人风格,就需要在ETTL模式下,调整闪光灯曝光补偿。但ETTL模式的缺点也比较明显,ETTL不会告知你实际的闪光灯输出量,它是自动判断系统,所以很难了解不同场景实际所需要的闪光输出。

人像摄影—设置闪光灯,让闪光灯快速投入实战

一般来说,当相机与主体的距离保持相对稳定或者现场光线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闪光灯的手动模式来调整闪光灯输出,从而获得更符合自己需求的补光效果。但如果现场环境变化较多,被摄物体与相机距离经常发生变化,ETTL模式则是你的最佳选择。就如同对光圈、快门优先模式和M档的认知一样,总会有一种误解,“手动调整参数似乎总比自动的高级”。不可否认,手动调整可以获得更加精准的控制权,但面对很多需要随时调整的场合,自动模式显然并没有什么低级之处。最佳的选择是可以自由随意地选择两种模式,而不是抱有某些“偏见”地固守一种。

人像摄影—设置闪光灯,让闪光灯快速投入实战

室内拍摄的适度补光,让模特脸部被闪光灯柔和的输出照亮,但并不产生强烈的阴影,使人造光和自然光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需要注意的是,ETTL模式并非只配合相机的自动模式、光圈优先或快门优先,当你的相机处于手动曝光的时候,依然可以使用闪光灯的ETTL模式。ETTL只是通过计算通过镜头的光量来设置输出,至于这个通光量是用相机哪种模式设定的,不在ETTL模式的考虑范围内,两者没有必要联系。

高速同步模式,高速快门下的完美补光利器

高速同步是第二个经常用到的设置。在了解高速同步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闪光灯同步速度这个概念。单反相机在按下快门拍摄同时,成像系统前的幕帘会打开,只有在幕帘全打开的情况下,成像系统才能全部接受瞬间的闪光,快于这个速度时,就会有一部分被幕帘挡住,在照片上形成黑色的阴影。

每一台单反的同步速度都不同,一般以1/250s居多。一般在室外环境下,快门速度都会远远超过1/200s。这个时候就需要设置闪光灯为高速同步模式,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快门幕帘露出间隙的每个瞬间都发射闪光,从而用多次闪光弥补每个被暂时遮挡的瞬间。

这样设置的结果是,需要闪光灯在一次快门拍摄过程中多次连续闪光,这就必然造成闪光输出下降,但由于大部分的闪光灯补光属于“填充式”补光,所以功率的下降一般不会影响补光效果。同时,高速同步下依然可以设置闪光灯曝光补偿。

人像摄影—设置闪光灯,让闪光灯快速投入实战

使用闪光灯高速同步拍摄,模特脸部得到充分曝光。

闪光灯使用常识,经典的“跳灯”技法

很多初学者开始使用闪光灯的时候都会把灯直接对着模特,这样的灯位会产生强烈的阴影和不自然的突兀光影,除非是在一个极端仓促的场合,找不到任何反射物,又急于留下非常重要的瞬间时,才考虑这样用灯。

人像摄影—设置闪光灯,让闪光灯快速投入实战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常常被使用的“跳闪”。闪光灯向屋顶发射闪光,经过屋顶的大面积反射(一般是白色),会形成均匀的漫射光,照亮相机前的拍摄对象,以大幅度消除阴影,获得自然的补光效果。

好啦,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啦,有不懂的记得留言给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