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名單 看看央企有哪些(2018版)

國企主要分為兩種:央企和地方國企。央企就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企業,或者委託國資委及其他主管部門管理的企業;地方國企就是指由地方政府、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企業。

一般來說,中央企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央企就是指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督管理的央企,廣義的央企主要分兩大類:一是金融類中央企業,二是其他部門管理的中央企業。除了廣義和狹義的央企之分,還有第三種特殊情況,文末有詳細介紹。

一、實業類中央企業

目前,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督管理的央企一共有96家,這96家央企就是狹義的央企,也是一般意義上大家所指的央企。

表1 國資委央企名單(96名)

序號企業(集團)名稱

1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2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3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4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5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6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

7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8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9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10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11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12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13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14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15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16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

17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

18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

19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20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

21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2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23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24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25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26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27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28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

29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30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31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32鞍鋼集團有限公司

33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34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

35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36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37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38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39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

40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41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

42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43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

44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45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46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47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48中國旅遊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49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50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

51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

52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53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54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55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56中國中鋼集團有限公司

57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58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59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60中國鹽業有限公司

61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

62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63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64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65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有限公司

66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67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

68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有限公司

69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70中國鐵道建築有限公司

71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72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73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正在辦理工商註冊登記)

74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75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

76中國林業集團有限公司

77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78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

79中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

80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81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82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

83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有限公司

84中國航空油料集團有限公司

85中國航空器材集團有限公司

86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87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88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

89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90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91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92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

93南光(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94中國西電集團有限公司

95中國鐵路物資集團有限公司

96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這96家央企都屬於實業類企業,涉及能源、建築、造船、石油化工、裝備製造、電力投資、汽車裝備製造、物流、鋼鐵、地產等眾多實業領域。前49家央企屬於副部級單位,領導班子由國資委企幹一局管理,後面的47家央企屬於國資委管理的廳局級單位,領導班子由國資委企幹二局管理。

在這96家央企中,包含了香港四大央企:港中旅集團、招商局集團、華潤集團、中國光大集團。其中,招商局集團在2018年總資產首破8萬億元,位居96家央企第一名,利潤總額1450億元,位居96家央企第一名。

二、金融類中央企業

這一類央企主要由財政部和中央匯金公司監督管理,主要涉及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領域,目前共有27家金融類中央企業。

序號企業(集團)名稱

1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2國家開發銀行

3中國進出口銀行

4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5中國工商銀行

6中國農業銀行

7中國銀行

8中國建設銀行

9交通銀行

10中國中信集團公司

11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

12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

13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

14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公司

15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16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

17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

18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

19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

20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21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2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

23中誠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24中國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

25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26中國科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27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有限責任公司

其中,前15家央企的正副職由中央管理,後面12家央企的正副職由銀保監會、證監會等單位管理。這27家金融類央企包括了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三大政策性銀行、四大資產管理公司。

三、其他部門管理的中央企業

其他部門管理的央企主要有5家:中國出版集團、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國菸草總公司、中國郵政集團、中國對外文化集團。

表3其他部委管理的中央企業(5名)

序號企業(集團)名稱

1中國出版集團公司

2中國鐵路總公司

3中國菸草總公司

4中國郵政集團公司

5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

前4家央企的正副職由中組部任命,最後一家中國對外文化集團的正副職由文化部任命。這5家央企中最出名就屬中國菸草總公司了,很多人也一直糾結中國菸草總公司是不是央企,該公司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央企,屬於廣義上的央企,公司性質屬於全民所有制企業,受國家菸草專賣局的領導。

央企級別怎麼看?

由於央企的行政級別並不明確,所以看文件、人才錄用、幹部交流任職等政治方面的待遇,可以作為央企級別的一個參照物。

一、看文件待遇

中央召開的重要會議上,49+15+4戶央企可以享受單獨行文。

二、人才錄用、調幹政策

128戶企業均在在人社部單列,人社部賦予其在人才錄用、調幹等方面的獨立權限。特別是在調幹和人才引進上,使得中央企業具有部委一般的獨立權限。

比如在調幹和落戶上,人社部“綠色通道”的範圍為“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央企業總部職能部門正副職以上領導人員、中央企業所屬二級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實際上給其中層為局級領導才有的待遇。也就是說,這類人調進北京後,可直接落戶;

計劃內選調人員的範圍是“機關、事業單位一般應選調擔任副處級以上行政職務人員.....中央企業總部職能部門內設機構負責人、中央企業所屬二級單位中層以上….”實際上又為其總部部門內設機構負責人賦予了處級待遇。

三、幹部交流任職

張慶偉、袁家軍、譚作鈞、馬興瑞、張國清……現今政壇,不少令人矚目的明星皆由央企出身。

2009年12月中辦國辦聯合印發《中央企業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規定》,第四十九條明確:完善中央企業領導人員交流制度。對需要重點培養和因工作需要、按照規定需要回避以及其他原因需要交流的,應當予以交流。交流可以在企業之間、行業之間、企業與黨政機關及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群眾團體之間進行。

2014年1月,新一屆領導人上臺後,修訂了《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首次提出“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原則”,並位居“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原則”之前,可見中央拓寬用人視野的決心和力度。

49+19戶正職與黨政系列副部長級交流互動頻頻,例子很多。甚至有的是與正部長級相互交流,比如正部級別的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玉普出任中石化董事長。

對於其他央企負責人,我們主要看國資委監管企業的運作。一是國資委正廳局長去非49戶任正職包括國資委副秘書長郭建新任國藥集團董事長,這是少數。二是國資委或其他部委正廳長去49戶任副職,這是多數;三是國資委或其他部委廳局長去非49戶任副職,比如國家宗教局副局長齊曉飛作為中管正廳,國資委巡視辦原主任李春德,先後到非49戶中國鐵建任紀委書記,副職,這是少數;四是國資委或其他部委副廳局長去非49戶任副職,這是多數。

此外,當年還出現過正部長級幹部包敘定到非49戶的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任總經理、黨組書記,這更是少數。

由此可見,非49戶央企負責人政治上應該是略高於廳局長的。因為若是相同級別,應該雙向交流。但國資委成立以來,從未出現央企負責人轉任廳局長的例子,倒是有央企中層去作廳局長的。

49戶央企中,不少家的內部設置行政色彩還是體現得比較明顯的。比如二級部門為部,三級部門為處、室。負責綜合事務的機構一般名為辦公廳。按照內部人士的說法,二級部門負責人和二級公司主要負責人均為廳局級。

其中,軍工央企較為特殊。軍工央企多采取了俗稱“上下一邊粗”的級別設置,即集團副總和集團職能部門、二級院、三級所的主要負責人均為正廳局級。當然,級別的相同並不會影響實際上的管理權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