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芯片領域領跑,Balong5000發佈奠定華為5G江湖地位


在去年MWC2018大會上,華為曾經發布了首款5G商用芯片——巴龍5G01,雖然當時這款芯片是全球首款的5G商用芯片,華為當時還發布了基於這款新品的5G CPE(5G用戶終端)產品,但是這款芯片並不適用於智能手機等小型化移動終端。

所以,當時就有行業內人士分析,華為後續還會推出適用於小型化移動終端的芯片,特別是在2019年5G手機部分商用時,華為一定會有大動作。


5G芯片領域領跑,Balong5000發佈奠定華為5G江湖地位


如今,這一預言果然成真.1月24日, 華為在北京召開5G發佈會暨MWC2019預溝通會,正式發佈了5G多模終端芯片——Balong5000。

眾所周知,目前各大芯片廠商已經發布的5G芯片,比如高通驍龍X50是5G單模芯片,所以要想在支持5G網絡的同時,實現對於4G/3G/2G網絡的兼容,必須要與原有的4G基帶組合來使用,而這無疑將極大的提升成本,而Balong5000可同支持5G/4G/3G/2G網絡的接入技術。

Balong5000多模單芯片的設計不僅避免了單模5G芯片所面臨的設計複雜度高,電源管理與設備外型調整等問題,而且在功耗、尺寸和擴展性方面都帶來了明顯的改進。另外成本也相較5G芯片 4G芯片組合使用的方案大大降低。


5G芯片領域領跑,Balong5000發佈奠定華為5G江湖地位


Balong5000全面開啟了5G時代,Balong5000率先實現業界標杆的5G峰值下載速率,在Sub-GHz(低頻頻段,5G的主用頻段)頻段實現4.6Gbps,在毫米波(高頻頻段,5G的擴展頻段)頻段達6.5Gbps,是4G LTE可體驗速率的10倍。

Balong 5000在全球率先支持SA(5G獨立組網)和NSA(5G非獨立組網,即5G網絡架構在LTE上)組網方式,可以靈活應對5G產業發展不同階段下用戶和運營商對硬件設備的通信能力要求。通過搭載Balong 5000的終端,用戶可以感受非凡的連接體驗,開創遠勝以往的精彩。

Balong 5000是全球首個支持V2X(vehicle to everything)的多模芯片,可以提供低延時、高可靠的車聯網方案。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也表示:“華為擁有包含芯片、終端、雲服務和網絡在內的全領域能力,是5G時代的領導者,將為全球消費者帶來美好的全場景智慧生活體驗。”


5G芯片領域領跑,Balong5000發佈奠定華為5G江湖地位


關於Balong5000芯片的應用,其實華為在之前也曾經提過,比如在Mate20系列倫敦發佈活動期間,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與少數幾家國際媒體交流時談到了它們的5G手機。

9月份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華為輪值主席胡厚崑就首次表示,其首款支持5G的Android智能手機也將配備可摺疊顯示屏,該機將於2019年中期推出。

5G芯片領域領跑,Balong5000發佈奠定華為5G江湖地位

在這次舉辦的發佈會上,華為坐實了之前的言論,並且推出時間提前了好幾個月,在2月份的MWC2019上,華為將推出5G摺疊屏手機,相信這款手機的出現會給行業帶來不小的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