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中的一流強國,卻被貸款拖垮,100年都沒能還清

1914年對歐洲各國乃至全世界來說都是記憶深刻的一年,這一年歐洲大陸陷入一片混戰,斐迪南大公遇刺,成為點燃一切的導火線。就這樣,世界第一次大戰在德國的預謀拉開序幕。德國發動戰爭的目的非常明顯,英國以日不落帝國的架勢凌駕於眾國之上,美國也在工業革命中嶄露頭角。德國想要稱為世界霸主,只能用戰爭來給國家排位重新洗牌。

一戰中的一流強國,卻被貸款拖垮,100年都沒能還清

一戰初期,德國佔盡上風,利用殘忍的戰術侵略周圍各國。可惜四年的連年征戰,讓德國耗盡國內各類資源,以至在戰爭後期,德國無力再和眾多強國對戰,稱霸世界的夢想破碎。等待德國的是無盡的賠款與制裁,就像清朝末期的中國,德國也與列強簽下鉅額賠款。

想想清朝末期的各項賠款就知道,列國不會

一戰中的一流強國,卻被貸款拖垮,100年都沒能還清

輕易放過這個發財的機會,德國總共要為戰爭支付100多億英鎊。如果換算在今天的話,人們也許會覺得,一個國家,100多億怎麼也支付得起,可是那時剛剛經歷了戰爭洗禮的一戰時期。在當時,任何一個國家也拿不出如此數額的鉅款。

一戰中的一流強國,卻被貸款拖垮,100年都沒能還清

歐美等國家自然知道德國無法拿出錢來,其實他們的目的也不在於這些錢財。他們最主要的目的,是準備用欠款來拖垮德國,並將德國分裂,使他再也無法崛起。德國也明白別國的野心,咬牙堅持用分期支付來維持國內的完整。

一戰中的一流強國,卻被貸款拖垮,100年都沒能還清

當時的德國計算過,他們樂觀的認為這筆賠款只需要用十幾年的事件就可以分期還完。然而現實是殘酷的,貸款使德國國民苦不堪言,可是一年又赴一年還款始終望不到頭,這讓曾經的一流強國受不了了。利用民眾渴望富裕生活的心裡,德國又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然而結局並沒有改變,再次戰敗後的德國又揹負上更大的債務,100多年都沒能還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