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老漢2畝生薑賣了8000,一個月後跌至6毛

村子裡有一位70歲的老漢,家裡種了有兩畝的清嫩生薑,兒子們都出去城裡打工了,家裡就剩下老漢和老伴兒了。不過由於最近幾年農村的政策好了,所以他們也不擔心自己的生活問題,而且閒不住的他們還承包了兩畝地,口味重的老漢和老伴兒就在這兩畝地裡種起了生薑。你還別說,經過老兩口的手啊,這地裡的姜綠油油的一篇,很是喜人。老兩口指望著它能賣個好價錢,來年給小兒子找個媳婦。

70歲老漢2畝生薑賣了8000,一個月後跌至6毛

老漢的這兩畝姜田,種在村裡的池塘後面,姜田的邊上是村裡前兩年修的一條鄉村公路,來來往往的人走過這條路都能夠看到這一畝漲勢喜人的姜。

去年九月份,娃兒開學了。隨著開學的日子,地裡的姜也迎來了一年當中的第一批姜販子。來的是兩個人,村裡的老李帶過來的。秋霞漫天,兩個姜販子開個小三輪就來到老漢家門口,二話不說,上來就問,那兩畝姜賣好多?老太太回答10000元。他們說,太貴了,現在沒有10000的。旁邊的老漢磕了一下菸袋,就問,你們給好多?姜販子說,6000元。老兩口擺擺手,這筆生意差價太多,沒談成。過了兩天,姜販子又來了,還是那個價,老漢還是不同意, 他認為去年就賣虧了,這次不給10000,給9000也行。

70歲老漢2畝生薑賣了8000,一個月後跌至6毛

老漢也不急,這不這兩天家裡又來了 一個外地的姜販子,張口說6500賣不賣。走後,老太跟老漢說,那個人不懂姜,出不起價,一會兒說地裡的苗稀,一會兒說半頭的苗黃。就這樣姜販子前赴後繼。又過了兩天,來了三個姜販子,也是外地的,他們給7000元,老漢和老太還是不賣。因為沒有達到他們理想的價格。

前後已經第八撥了,這次來的是村裡三組的一位獸醫的兒子,90後,很有生意頭腦。這天下午帶了三個小夥子,兩輛摩托車就來到老兩口的家門口,正好都在,就出價7500,但是有個條件,急速把屋子前的3分姜也算上,上邊去三廂,裡面有的姜苗黃,是病姜。老漢一聽就不同意了,說那3分是拿來做種的,不賣。這個時候老太發話了,8500元。姜販子就走了。

70歲老漢2畝生薑賣了8000,一個月後跌至6毛

9月中旬,這一撥來了四個人,討價還價後出價8000,但是上邊除4廂,搭4上下邊的。老漢心想這幾個人出得起價,已經過了幾撥了,萬一垮了就不好了,最後一咬牙:賣!當場簽了合同。販子付了1000元定金。合同上寫明,若販子反悔,1000元白送,若賣家反悔,倒陪2000元,加上年1000元就是3000元。雙方按了手印。

賣了姜,老兩口心裡踏實了。

而此時,老漢兩畝地的姜賣了8000塊錢的消息就像村裡的秋風一樣,都傳開了。大家也都按8000賣,其中有個小夥子種了一畝半的姜,也賣了8000,有一個5分田也賣了2500,老太太晚上睡不著覺,老是踢老漢,感覺賣虧了。

70歲老漢2畝生薑賣了8000,一個月後跌至6毛

後來家裡的小兒子回來了,跟他們說,買賣就有虧有賺,而且那個一畝半的小夥子最後8000也沒賣成,合同已經簽了,肯定不能再講價了。半個月後,姜販子來了,老太想反悔,但是姜販子說簽了合同,現在反悔,那就不要了,老兩口只好作罷。

一個月後,市場上傳來消息,姜價垮了,一斤才8毛,有的到6毛,跟老兩口買姜的那個姜販子也虧了800塊錢。

老太的臉上露出了安然的微笑,老漢也在牆根下悠閒的瞅著那根油亮的老旱菸,今天的晚霞真好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