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又拍出了一部超級爆款,看完細思極恐

這邊剛剛誇完包貝爾在翻拍電影中的表現沒有太輸給原版中的劉亞仁,那邊劉亞仁就又出新片了,這次角色依然帶點邪魅狂狷的氣質,非常成功。

他在《國家破產之日》中飾演了一個大發國難財的投機者,藉著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席捲韓國之時,用自己的金融知識鑽空子發了一筆橫財。

他從一個金融業的代理經理一躍成為了投資界的新貴,而這背後的代價是國家破產。

《國家破產之日》

韓國又拍出了一部超級爆款,看完細思極恐

在看電影之前,咱們先來了解一些背景知識。

1997年12月3日,韓國稱之為“國恥日”,國家從民主、行政、經濟層面徹底喪權,一夕之間從位列經濟最高峰的發達國家瞬間跌落谷底,不得不宣佈破產成為了經濟失敗國。

韓國在次年即成為失業人口達130萬人以上的高失業率國家,自殺率對比上一年增加42%。

韓國又拍出了一部超級爆款,看完細思極恐

為什麼韓國的經濟會在這麼短時間內就發生潰敗呢?

電影一開始,就是在展現韓國作為亞洲四小龍的榮光與成就:

舉國歡呼申奧成功,終於加入了經濟發達國家組織OECD,國民所得超過了人均一萬美元,有85%的人認為自己步入了中產階級。

韓國又拍出了一部超級爆款,看完細思極恐

但繁榮其實並沒有延續多久,從泰國開始的金融危機蔓延到韓國,首先是外資撤走,韓國銀行發現外匯儲備迅速減少,美元兌韓元很快將突破1:800的匯率。

政府與外資談判請他們展期兌換失敗,匯率失守;金融恐慌蔓延,銀行資金鍊斷裂,先破產的是中小企業先破產,然後就輪到稍大的企業,中小供貨商血本無歸,群體聚集商家門前討說法。

韓國又拍出了一部超級爆款,看完細思極恐

中小企業主為了維持資金鍊不斷裂,讓工廠免於倒閉之虞,紛紛將自家房子在中介交易那裡掛牌,降價出售,卻找不到接盤者。

經濟的潰敗肉眼可見,但政府卻不願意將這樣的危機公示給國民。

有人質疑政府經濟方面的高層:國民最起碼有權利知道國家的現狀;得到的回應卻是:

你口中的權利有那麼重要嗎?

韓國又拍出了一部超級爆款,看完細思極恐

《國家破產之日》從經濟潰敗前的一星期開始講,四條故事線並行,從四個階層來講述這場經濟危機給人所帶來的影響:

一是政府中代表高層財團利益的官員,他們不在乎中小企業的死活,想借由這次經濟危機重組社會經濟結構,順便替自己謀利。

對於國民所做的就是能騙就騙,能瞞就瞞,最後實在不行還可以把經濟危機的責任怪罪給國民自己的過度消費上。

韓國又拍出了一部超級爆款,看完細思極恐

二是具有專業精神的金融業從業者,她們想正面面對金融危機,向國民坦白現狀,提出讓國家破產,用債務延期、與日本等貨幣互換來拯救中小企業,但這樣的建議一直受到利益集團的打壓。

韓國又拍出了一部超級爆款,看完細思極恐

三是普通的民眾,他們就是這場金融危機真正的受害者,滿心相信政府,以為國家會令自己渡過難關,孰不知,利益集團的人根本不會顧及自己的死活。

韓國又拍出了一部超級爆款,看完細思極恐

四則是發國難財的獨立投資人,他們在國家破產前夕拿韓元換美元,韓元越貶值手上美元越值錢;接著用對賭協議做空國家,又在大家急用錢拋售房地產的時候,大量低價買房、買資產。

平安渡過金融危機不說,還逆勢而上成為了富豪。

韓國又拍出了一部超級爆款,看完細思極恐

電影的階級劃分明顯,而且淺顯易懂,簡明地向觀眾介紹了大背景之下幾乎所有的利益體。

即使看電影的人沒有什麼金融知識,也能迅速明白這些團體和個人之間的利益劃分。

利益集團和投機者最終成為了這場危機的受益者,韓國政府不得不在當年11月向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申請了550億美元的緊急援助性貸款,代價是韓國的經濟政策必須接受IMF的干預和嚴厲監督。

隨之而來的就是,貨幣貶值、企業破產、公司裁員,失業者高達130萬人,自殺率增加42%。事實上,直到2001年韓國才償還完IMF最後一筆1.4億美元的貸款,韓國經濟才算告別了“IMF時代”。

但在影片的末尾,時隔20年後,韓國再度陷入房地產泡沫的困境,四個階層之間的戰役即將再次打響。

這一次誰勝誰負呢?

可能普通民眾永遠都打不敗利益集團和投機者吧。

電影中的中小企業老闆面對資本寒冬毫無辦法,面臨破產危機時賣掉房子也還不上債,走投無路的人只能一死了之。

但與此同時,投機者賺得盆滿缽滿,滿心歡喜的開始慶祝:

前一個鏡頭是自殺者的葬禮,後一個鏡頭是慶祝者的酒會。

韓國又拍出了一部超級爆款,看完細思極恐

殘酷,卻現實。

這場經濟災難過去之後留下了什麼呢?

利益集團依舊是利益集團,他們的財富和權力無人能撼動,依舊能對整個國家翻雲覆雨。

投機者成為投資領域的專家,有人想請他吃頓飯,午飯開價500萬,晚飯開價1000萬。

但小老闆的心裡卻烙下了印記,他一再叮囑步入社會的兒子:

誰都不要相信,就只能相信自己。

韓國又拍出了一部超級爆款,看完細思極恐

這一幕看得我好心酸,《國家破產之日》絕對屬於一部警世恆言型的電影,我們也能從中嗅到一絲危機,畢竟很多相同的問題也存在於這片土地之上。

只是我們的命運會如何呢?可能並不如電影一樣清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