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曝光!矢量版“太行”发动机空中悬挂试车

首次曝光!矢量版“太行”发动机空中悬挂试车

近日,有网友分享了“太行”发动机空中悬挂试车的照片,从图片中我们看到“太行”发动机尾喷口有向下小角度的弯曲,这可能就是“太行”发动机在进行小角度矢量转向能力。

首次曝光!矢量版“太行”发动机空中悬挂试车

此前曾有消息称中国的TVC轴对称矢量喷管研制成功,而这是首次有照片曝光中国的矢量发动机。

首次曝光!矢量版“太行”发动机空中悬挂试车

采用推力矢量技术的飞机,则是通过尾喷管偏转,利用发动机产生的推力,获得附加的控制力矩,实现飞机的姿态变化控制。其突出特点是控制力矩与发动机紧密相关,而不受飞机本身姿态的影响。不采用推力矢量技术的飞机,发动机的喷流都是与飞机的轴线重合的,产生的推力也沿轴线向前,这种情况下发动机的推力只是用于克服飞机所受到的阻力,提供飞机加速的动力。因此,矢量发动机可以保证在飞机作低速、大攻角机动飞行而操纵舵面几近失效时利用推力矢量提供的额外操纵力矩来控制飞机机动。

首次曝光!矢量版“太行”发动机空中悬挂试车

推力矢量技术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它包括推力转向喷管技术和飞机机体/推进/控制系统一体化技术。推力矢量技术的开发和研究需要尖端的航空科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了这一技术,F-22和Su-35就是两国装备了这一先进技术的各自代表机种。

首次曝光!矢量版“太行”发动机空中悬挂试车

推力矢量技术的应用能赋予战斗机超机动性、短距起降和低的可探测性,极大地提高战斗机的作战有效性和生存能力。美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都将其作为重要技术优先发展。中国也展开了对推力矢量技术的预先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此次曝光的照片证实中国的推力矢量技术已经取得巨大的进步。

首次曝光!矢量版“太行”发动机空中悬挂试车

目前,矢量发动机技术可以分为四大流派:

首次曝光!矢量版“太行”发动机空中悬挂试车

第一种是矢量舵片技术,这个最简单,对发动机要求也低,对轻型飞机的机动性能提高的多,美国曾在F-16上进行过实验,不过其原理已经跟主流的发展方向分道扬镳了,所以这个技术基本已经不再继续深入研究了。不过日本的心神验证机采用了该技术,作为一个过时的技术还在首次亮相时对其发动机喷口进行马赛克处理,这就不可理解了。

首次曝光!矢量版“太行”发动机空中悬挂试车

第二种是二元矢量喷口,这个力只能垂直在飞机的飞行线路上,无论怎么飞,这个力只能是垂直作用的,比如美国人的是四片,但是左右两侧是死的,能动的就是上下,飞机平飞,则力可以上下作用,飞机侧飞时,才能所谓的“左右摆动“。这项技术是美国在运用的,F22上就采用了此喷口。

首次曝光!矢量版“太行”发动机空中悬挂试车

第三种是多元矢量喷口,也是轴对称技术,二元矢量比扰流矢量舵片要先进,但是还是在垂直摆动的水平,对飞行器的调控性能有限,所以从敏捷格斗导弹上开始出现了所谓“360度”喷口的研究,后来因为结构重量等问题,反而在飞机这类大型飞行器上得到了应用。这种技术当时理论上更为先进,但是由于技术基础的局限,其可靠性和成熟度反而不如二元矢量,美国也曾对这种技术进行过研究,但是后来的F-22战斗机还是采用了相对成熟可靠的二元矢量喷口。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俄罗斯的117S系列发动机,多元矢量喷口技术已经成熟起来,俄罗斯的苏-30和苏-35是这种技术的典型代表。从此次的照片可以看出中国的矢量版太行发动机采用的正是多元矢量喷口技术。

首次曝光!矢量版“太行”发动机空中悬挂试车

第四种是流场推力矢量喷口,这个是研究的大方向,流场推力矢量喷口完全不同于前面几种机械作动式推力矢量喷管,其主要特点在于通过在喷管扩散段引入侧向次气流去影响主气流的状态,以达到改变和控制主气流的面积和方向,进而获取推力矢量的目的。它的最主要优点是省却了大量的实施推力矢量用的机械运动件,简化了结构,减轻了飞机重量,降低了维护成本。

首次曝光!矢量版“太行”发动机空中悬挂试车

目前,歼-20的首批量产型已经服役,采用改进型“太行”发动机的歼-20也已经成功试飞,相信在未来装备矢量版发动机的歼-20也将加入中国空军服役,届时其战斗力才算达到最顶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