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費改”或將來襲 汽車保險你可以省下多少錢?


“二次費改”或將來襲 汽車保險你可以省下多少錢?


“您的車輛保險下個月到期,由於去年您的車輛沒有出險記錄,今年車險保費將會享受8.5折的優惠。”杭州市民朱先生告訴記者,最近不斷有保險公司打電話給他“送優惠”。

事實上,早在去年6月底,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在全國範圍內鋪開,到目前接近一年時間。在我們身邊,像朱先生這樣可以享受優惠的車主還有很多。

近日,關於商業車險正在醞釀第二次費率改革的消息不斷。記者從業內人士處獲悉,商車險二次費改的消息並非空穴來風,保監會近期確實在醞釀相關政策,保費價格很可能進一步下調,但目前尚處於徵求意見階段。商車險改革一波接著一波來襲,對於消費者將帶來哪些影響?為此,我們特別邀請三位業內專家為大家答疑解惑。

記者觀察:“二次費改”可能進一步加大系數調整空間,在首次費改基礎上,再改變兩個係數:一個是渠道係數浮動區間由目前的0.85—1.15,調整為0.75—1.15;另外一個是自主核保係數浮動區間在部分地區從0.85—1.15,調整為0.75—1.15,也就是所謂的“雙75”。現在車險行業實施的最低“雙85”係數,相當於保費0.7225折,一旦“雙75”係數實施,折扣可以低至0.5625。

楊永華:這意味著各家保險公司自主定價權限進一步加大。若實施最低“雙75”係數,則意味著車主可以享受到最大折扣56.25%,即接近於5折優惠。定價權交給市場後,車險價格下行趨勢越來越明顯,定價更具精準性和彈性,以前行業內類似虛列費用、數據造假、違規贈禮等現象將會減少。

張月飛:去年改革後,車險費率從固定變為浮動,從無差異定價向差異化定價過渡,與駕駛人的關聯越來越大,包括駕駛技術、駕駛習慣、駕齡、年齡、性別等。而從目前來看,二次費率改革後“人與車”的關聯將更為密切,有利於加深大眾對安全駕駛的自覺意識。

王曉宇:在一定範圍內自主制定渠道定價策略及係數,目的是打破電網銷價格壁壘。若是二次費改真的將兩個係數再度下浮,有利於提高消費者自主選擇權。但消費者索賠行為可能會發生一些改變,由兩次出險不漲價到兩次出險漲價,會引發部分消費者以及部分保險公司合併報案的行為。

統一車型識別編碼,提高風險定價水平

記者觀察: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相關規定,二次費改前還將開展汽車型號標準化編碼管理,相當於為國內所有保有車輛建立標準化“車型身份證”,如每一車型在品牌、車系、配置款型、風險等級等8類主要信息。

張月飛:車險自主核保除了與“人”之外,也與“車”關係密切,主要因素包括行駛里程、約定行駛區域、車型、絕對免賠額等。建立對應編碼,為各類車型風險識別、風險定價提供支持,也便於消費者和其他相關部門查詢和管理車型相關參數。

楊永華:車型編碼統一標準後,編制標準化的車型數據庫的信息更加完善,做到識別和改善車輛風險,根據車輛風險,做精準精細定價。像以前換個車型編碼,定價就不一樣的“狸貓換太子”現象也會有所糾偏。

王曉宇:車型號標準化編碼管理是深入發掘、提高數據的真實性和及時性的體現,有利於提高定價的準確性,同時加強了理賠和費用管理能力,並保證保險公司經營風險可控。

“二次費改”不是終點,商車險改革還將不斷加深

記者觀察:車險二次費改並非空穴來風,保監會已於近期召集了部分地區保監局相關負責人和部分財險公司赴京召開關於深化商業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的座談會。近期確實在醞釀相關政策,但政策出臺時間尚未確定。

楊永華:車險改革將一步步深化,不是“二次費改”後就結束了。隨著車險改革的不斷深化,優質客戶和出險客戶,將會進一步得到差異化對待。不僅如此,保險公司也需要提高自身服務能力,不能只考慮低價保費的問題,而應該提高售前和售後理賠服務,更好的用戶體驗才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王曉宇:去年車改後,有的保險公司可能還會忽略風險差異化,依舊打價格戰。但車險二次費改後,係數再次降低,再這麼做勢必會導致保險公司的利潤率降低。所以,未來駕駛習慣良好、違章次數少的優質車主會成為市場搶奪的資源。

張月飛:車險費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有良好駕駛習慣的車主們享受更多的優惠,讓經常出事故和違章的車主們增強自律性意識,否則保費將會大幅上升。目前,還只是從條款和費率兩方面進行改革,未來也有可能借助人工智能,自動採集車載信息和駕駛行為,進一步提高差異化定價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