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小说(11)

秋起帆

第二章第一节

7号楼3楼的一间办公室内,宇文放在向刘频、秋起帆介绍即将展开的全军春季大比武。“比赛分为团体赛和个人赛,你们俩都不是军人,所以不参加个人赛,我们只需要备战团体赛就行。”

“咳咳咳”……秋起帆轻咳了几下。

“我不参加个人赛,是因为这次要在各个赛场、比赛项目间考察人选,不是偷懒。”宇文放瞪了他一眼,解释道。

“咳咳”,秋起帆又咳了两声,算是回应。

宇文放接着道:“团队赛又分大、中、小三种规模,大赛以集团军为单位,针对某个战区进行全方位综合实战模拟对抗;中赛以连以上军以下建制为单位,针对某个战场进行实战模拟对抗;小团赛以3人以上排以下为单位,针对某个具体任务展开竞争。我们这次的任务是参加电子侦测竞赛,运用卫星、无线电和互联网等手段完成一处恐怖分子训练营的作战环境评估,并制订相关作战计划……”

“咳咳咳咳咳!”“咳咳……”秋起帆咳嗽得更厉害,打断了宇文放的发言。刘频问道:“你是不是感冒了?”

“我没感觉头痛脑热的”,秋起帆捂着嘴,不好意思地指指窗外,说道:“就是喉咙痒得难受,你们北方人感觉不到这种痛苦?”

窗外,尽管是大白天的时间,仍然一片昏黑,空气如厚厚的凝胶一样。

一篇小说(11)

“今天立霾。你不知道啊?”刘频无动于衷地说。

“胡说八道,二十四节气里,哪有‘立霾’这一说?”秋起帆挖了挖鼻孔,他没事就爱和刘频顶嘴。

“小伙砸too young too simple,没见过世面……早几年,北方一入冬,雾霾就能来,弄得人人就跟从煤窑里钻出来的一样,网民们就发明了这个节气。”刘频说。

“我说,你们能不能别扯闲话,开会呢。”宇文放敲敲桌子。

“有本事别堵住我的嘴,去堵网民的嘴去,去堵雾霾去……咳咳咳……”秋起帆咳得有气无力,嘴里嘀嘀咕咕:“还空间研究呢,雾霾也分布在空间,怎么没见你研究……”

“行啊小伙砸,你竟然这么说,那咱们就拿雾霾做一个训练项目。”宇文放咬咬牙道,“你不是空联第一天才儿童么,看你能不能想得出办法解决雾霾,想不出就别叨叨,老实呆屋子里,多喝水!”

“给我资料。”

“行,回头自己在你的U盘上收。”

“你们要打赌吗?我赌100块。小帆输。”刘频说。

“给我1周时间。”秋起帆举起了一根小食指头。

“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主要组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

主要来源: 汽车尾气、燃煤废气、工业废气、扬尘、微生物

主要分布:在大气稳定的情况下,可以从地面到500米高度稳定悬浮数日甚至数周

主要治理方案:减少污染源……“

秋起帆在阅读完关于雾霾的基本情况分析后,感觉到了问题的棘手。

作为生平第一次遇到雾霾的他,一开始并没有把雾霾看得多了不起、多么难治,以为用人工降雨的方法,将空气“洗”一遍就好了。

但现实情况来看,这个办法根本行不通,姑且不说区域大,就算下雨,也总有雨停的时候,天气一干燥,雾霾又会死而复生,降雨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其次,他也想到应该通过减少污染源排放,去消除雾霾。但这个方法也有很多局限,空气是流动的,如果要大范围消除雾霾,就得在上万平方公里范围内联动布局,并且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源,时间长、见效慢、无法根除……

“‘道’在别处,‘道’在别处。”秋起帆现在受李锦绣教授的影响很深,经常遇到想不明白的事,就换个角度再想,“既然不能控制它的产生,那么能不能在它产生后,再大规模消灭?”

“对于微粒的清理,比较有效率的思路是吸附,通过降水已经不现实,”他和外公柳校长在房间里闲聊。现在柳校长照顾他起居,爷孙俩相处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做各种讨论。

柳校长随手在房间的一块白板上涂画,先将地球大气层的结构分布画出,可以看到雾霾主要是分布在对流层。柳校长也长期生活在江南,过去只从电视上看到过关于雾霾的新闻,现在亲身经历,也是觉得有点夸张。

一篇小说(11)

“能否从电磁的角度想一想办法?想象一块超级电磁铁,开通后,把空中的雾霾粉尘纷纷吸附到了磁铁上。”秋起帆问。

柳校长说:“从电磁学角度来说,这一层的空气基本没有电离,以中性的分子状态存在。只有把空中的雾霾微粒变成带电粒子,才能被电磁捕获。”

“那是不是说,如果人们能研究出一种带电荷的纳米级的胶体附着物,将之喷洒到雾霾之中,就能使雾霾表面能产生电荷,然后就可以被电磁铁捕获了?”秋起帆追问到。

“嗯……原理是可行的,起码比单纯的用降水来得强。”柳校长想了想说,“不过单极电荷太多了会产生问题,空气不是电导体,这些电荷就会聚集在建筑物顶端或者人体身上,一旦打开电磁铁,大量的负电荷朝一个方向吸引,就会发生强烈的放电现象,产生危险的闪电呐!”

秋起帆吐了吐舌头,脑海里想象出整个城市地表到处噼里啪啦放电,人们惊恐的在街上四散奔逃的怪异画面,忍不住哈哈大笑。

“电荷的吸附是一种物理方法,如果用化学思维去考虑,让雾霾表面的涂层对彼此相邻颗粒或周边建筑物产生亲附性……“柳校长也不由顺着秋起帆的思路想了下去。

“那空气中的灰霾就会像下雨一样,不同的微粒相互吸附,直到重力不能支撑它们继续悬浮在空中……耶!那岂不是就达到除霾的效果了吗,而且也没有危险性。“秋起帆高兴得跳了起来:“外公,让我们来制造一场霾雨吧!”

爷孙俩在北京并没有试验室,但好在人们关于雾霾PM2.5微细颗粒物的研究资料已经足够多,根据北京市区里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分析,秋起帆和外公在电脑上调配出了亲附试剂,这些试剂的原料也不是有毒有害物品,因此很容易就在网上买到了。

当初和宇文放有一周之约,这一周之内,北京城的雾霾果真没有散去。

这一天,空中依然弥漫着灰黄的雾霾,宇文放和刘频应约来到秋起帆家中。在阳台上,当秋起帆把调配好的试剂,通过喷雾器喷洒在周边空气中时,在肉眼可见的速度下,空气中凝固悬浮的浮沙一样的颗粒物在吸附了试剂后,随即就和旁边的颗粒物产生了链式吸附关系,迅速凝成芝麻大小的黑点,簌簌往下掉。

那情形,就像一块灰蒙蒙的玻璃,突然被人哈了一口气,拿了块布擦亮了一团似的。

眼前这一方空气,真的清亮了许多!

只是,不一会儿,稍远一点地方的雾霾又漂浮过来,迅速占领了这一方净土。

“小帆,你这也算成功了!”刘频惊呼道。

“嗯,给钱给钱,100块。”秋起帆得意地笑了。

宇文放根据柳校长和秋起帆的研究成果,连夜写了一份报告,递交到了上级。经过更多科研人员的努力,一是针对不同成分的雾霾调制了不同配方的吸附剂,二是解决了几十上百吨吨的灰霾雨落地后变成泥浆,堵塞下水管道等问题,三是进一步加强污染源治理。经过各方面努力,最终彻底解决霾污染问题,这已是后话了。

“啊嚏!”又是一天,秋起帆在办公室里不断打着喷嚏。

正在兴致勃勃地刷着米国内网的刘频抬起头来:“小帆,你又感冒了?”

“这回恐怕是了,哎,北方的冬天真难熬啊,屋里热死外边冻死,我这小身板儿哪扛得住这么折腾……”秋起帆扯了张餐巾纸擦鼻涕,“还是江南好,没暖气,一冻到底,不折腾。”

“下周你就满意了,咱们的全军大比武就要开始了,绝对的野战体验,户外零下20度,保证你心满意足。”宇文放坐在自己的电脑桌前,头也不抬地说。

“啊!在哪比赛啊?”

“朱日和。”

(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