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安陽城市發展十大印記

<strong>1.第六水廠和第四水廠二期通水運行

2018年12月28日,第六水廠和第四水廠二期通水試運行。第六水廠是我市城區與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配套的第二座水廠,建設規模為日供水量30萬噸。同時,第六水廠是我市建設的第一座雙水源水廠,水源分別來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38號口門和嶽城水庫。在緊急情況下,兩處水源能夠切換使用,更好地確保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北關區以及城區市民的用水安全。第四水廠二期建設規模為日供水量10萬噸,主要服務我市西部城區生活用水,該水源取自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39號口門。這兩座水廠的順利通水,將極大地改善城區居民生活和生產供水狀況,實現城區公共供水優質地表水全覆蓋,為市民提供更加充分、優質的地表水。

<strong>2.《安陽市城市綠化條例》《安陽市城鎮居民二次供水條例》頒佈

《安陽市城市綠化條例》於2018年3月31日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表決批准,於2019年1月1日正式施行,這是我市有史以來第一部有關城市園林綠化的地方性法規。《安陽市城鎮居民二次供水條例》已經省人大常委會批准,將於2019年6月1日起實施,這標誌著我市是全省第一家建立二次供水規範長效機制的地市。

<strong>3.我市全方位打造水系景觀

我市在多條水系兩岸佈置親水平臺、休閒廣場、健身活動場所,全方位打造水系景觀……對萬金渠開展了河道清淤、垃圾清理、控源截汙、生態調水等全面整治,還對萬金渠南乾渠文昌大道段的水系生態進行修復,打造成一個約6000平方米的人工湖。未來,南萬金渠渠口兩岸各15米至20米範圍內將進行景觀綠化,沿線佈置6個景觀節點,總綠化面積35.5公頃。洹河是安陽的母親河。2018年,我市開展了“堵汙口、清汙泥、治汙水、淨水質”清河行動,通過整治安陽河河道上的非法或不達標各類排汙口、清除汙染水質的汙泥、整治城區黑臭水體、治理畜禽養殖汙染,使河流水質得以淨化改善,從而形成“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水和諧”的生態新格局。在安陽河兩岸修建親水平臺,保留工業遺蹟,恢復包括養壽園、大王廟等在內的歷史文化遺蹟,安陽河將成為展現安陽曆史文化、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生態和諧發展的景觀帶。

<strong>4.我市強力推進集中供熱工程建設,供熱普及率達85%

2018年以來,我市強力推進集中供熱工程建設,措施得力,取得了很大進展。建成區新建管網37.8公里、熱力站20座,新增供暖面積327萬平方米,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85%。

<strong>5.人民大道西段快車道實現全面通車

人民大道是貫穿我市東西走向的一條主幹道,隨著城市的發展,機動車保有量日益增加,人民大道變成了一條“堵路”。為了解決人民大道的問題,2018年3月,我市啟動了人民大道西段拓寬改造工程徵收拆遷工作。該工程西起彰德路,東至平原路,全長2.8公里,快車道於10月底實現全面通車。改造後,路面拓寬為60米,路口設置分流島,由之前的雙向四車道升級為雙向八車道,有效地緩解了交通擁堵,極大地方便了周邊居民出行,進一步提升了我市城市形象。

<strong>6.老樓“穿新衣” 刷新城市顏值

2018年7月,居住建築節能改造項目開始動工,同時對市區多條道路的沿街樓體進行升級改造。計劃實施改造項目共計130棟樓約202萬平方米。優先啟動了安彩公寓、世紀名城兩個老舊小區和人民大道、文峰大道、紫薇大道等3條示範街區的改造工作,目前改造工作已經完成。我市對沿街樓體進行立面改造主要涉及防盜欄拆除、空調移機、窗戶更新、柵欄安裝等工作。外牆塗料層的裡面有一層類似於白色泡沫板的材料——聚苯板,具有較強的阻燃性和保溫性,可對室內溫度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文峰大道樓體外牆顏色主要以白色、灰色為主,空調外機統一安裝黑色箱體。紫薇大道淺粉色的沿街樓體配上淺咖啡色的底邊,加上黑色的空調機箱,遠看似一座小洋樓。我市對文峰大道和紫薇大道沿街樓體進行立面改造,有效地提升了城市品位,進一步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環境。

<strong>7.倉巷街:12個院落修整 延續文化脈絡

2018年10月19日,《安陽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草案)》公示,我市倉巷街、西大街、城隍廟-高閣寺三大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通過評審。3個街區各有各的特點,西大街主要突出商業元素,城隍廟—高閣寺主要突出歷史文物古蹟方面的內容,倉巷街主要是民居修復和牆體立面改造。倉巷街兩側的建築多為明清時期官宦富商的宅第,結構精巧,裝飾考究。目前,倉巷街保護復興工作正在進行中。民居修復工程一共要修復12個院落,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會按照不同歷史時期保留建築的原有特色和樣貌。在沿街院落開設各種展廳、展館,讓倉巷街成為我市一道古樸典雅、歷史文化韻味十足的風景線。

<strong>8.洹河東湖閘、西湖閘下閘蓄水

我市引嶽入安二期工程PPP項目蓄水配套工程——洹河東湖閘、西湖閘經過兩年多時間的施工,主體工程日前完工。該工程共計完成土方50.97萬立方米,完成混凝土澆築6.57萬立方米,完成投資1.7億元。目前,洹河東湖閘、西湖閘已經下閘蓄水並投入運行。新建東湖閘蓄水面積1130畝,蓄水量350萬立方米;新建西湖閘蓄水面積1200畝,蓄水量260萬立方米。東湖閘、西湖閘建成蓄水後,對改善市區水生態環境、構建人水和諧的水系景觀、提升城市品位和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strong>9.安陽城區沿街樓體亮化 扮靚城市夜景

2018年,我市實施的城市街景亮化提升工程效果初顯,夜幕下的安陽呈現出別樣的迷人景象。該工程主要涉及文明大道以北、中華路以東、永明路以西、燈塔路以南區域以及文峰大道(迎賓館至中華路段)、中華路(迎春東街至燈塔路段)、永明路(文明大道至燈塔路段)沿線視野範圍內相關樓體、遊園、公園、行道綠化帶等地的亮化、美化。依據夜景亮化成片的設計理念,我市對易園園區亮化提升1處,對上城公館、香格里拉、安華觀邸、凱龍國際等14家開發企業的48棟樓體進行亮化,對遊園、公園內的樹木進行補光,對已有亮化設施的建築和單位,統一進行升級改造;針對已經完成亮化的建築物和遊園廣場,做好亮化燈具的維護、維修工作,確保亮化效果。據瞭解,整個亮化升級工程已完成80%以上。

<strong>10.城區新建8大公園全部向市民開放

作為2018年重點民生實事之一,我市在公園建設方面成效卓著。迎賓公園、CBD公園、禮湖公園、高新區社區公園2、龍安公園、龍安社區公園1、西城公園、建業生態公園8個大型公園建成並開放,在滿足市民對綠色生活追求的同時,也展現出安陽煥然一新的城市面貌。作為中心城區主要“綠肺”之一,迎賓公園規劃建設面積691.35畝,設計以“環佩如意·流綠城景”為主題,堅持生態優先、因地制宜、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大力度推進,秉承地域特色,融合人文活動,強化文化內涵。作為一個以水景為主的綜合公園,CBD公園更加註重水系統設計,整體面積530畝,其中水域面積150畝,總蓄水量為22萬立方米。CBD公園的建成讓我市成為“水中有城,城中有水”的詩意宜居地。組圖:記者 江盟 麻翛然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