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紅芯」事件而言,自主開發一款瀏覽器真的如此之難嗎?

勤懌


瀏覽器和操作系統一個道理。真正從零開始才難,難度並不是代碼而是生態。中國有各種軟件高級人才,聚攏起來拿出兩彈一星精神肯定可以開發出真正的中國芯,但很顯然這種投資是天文級的,民營企業一是投不起,二是要考慮有沒必要。

從我個人對軟件的理解來看還是有必要自主研發的但絕對沒必要重頭開始。我對紅芯的質疑並非是宣傳的作假而是他們有沒有本事真正吃透谷歌源代碼。如果吃透了問題不大,用紅芯至少也是安全的,但如果沒有吃透,即使人家是開源的,你也一樣會成為睜眼瞎。從紅芯主要負責人陳本峰的履歷和部分代碼質量上看,他們不具備吃透龐大的開源代碼能力,這才是問題關鍵。做軟件的人都應該知道,即使是抄,一步一步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輸入過程與批量複製、編譯而不動腦筋的拿來主義過程是截然不同的。所以用別人的東西理解別人的設計思路才是最關鍵的,而這個過程艱苦枯燥,很明顯陳本峰這樣的喜歡炒作自己的人是不可能有這樣能力的,更何況上千萬行代碼那麼幾個人真正要吃透需要至少十幾年,早已經餓死了。

別人不給你的東西,中國往往會有自己的突破甚至自己的風格,比如原子彈美國人是不會給你的,你自己不做就沒有,飛機、大炮也是這樣。但別人給你的東西中國常常反而落後別人很多,比如汽車,即使外國人手把手教你怎麼做幾十年,一汽上汽依然沒有吃透國外技術在自主研發的能力上爛的一比。原因就是因為中國人有投機取巧心理,不願意再進行基礎研究,喜歡空中樓閣狐假虎威一步登天,因此我們經常在許多領域有被別人撤梯子的隱患,比如中興通訊就是一個典型,基礎太差。像華為很早就堅持研發可以做到未雨綢繆,但類似華為這樣的公司居然沒有餓死反而能脫穎而出,這在中國確實是奇蹟。當年聯想如果真正的做技術有可能比華為還牛逼但也可能徹底倒閉,而且倒閉的可能性更大。

中國人是全世界所有國家最愛國的人民,民族自尊心非常強但也是全世界最虛偽的國民。假如中國完全開放市場,只要中國人有能力消費肯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會選擇進口產品。其實有很多進口的東西質量還不如國產而且價格貴的離譜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買貴的不買對的居然成為社會主流思維反覆炒作,一個LV包動輒幾萬元,好在哪裡?有沒有核心技術?除了裝逼什麼鳥用也沒有但裝逼已經成為國人生活的本質,為了裝逼才活著否則寧可跳樓,外交辭令叫做體面。

倪光男曾說過微軟允許中國盜版才導致國內操作系統和軟件行業不能自主研發。微軟通過對盜版的默許徹底把市場生態佔有。不僅僅是中國,全世界都盜版微軟的。大家要想一想為什麼阿里能夠打敗eBay,原因就是免費。由於可以免費獲得微軟操作系統,誰還吃飽了去開發呢?當年微軟開發windows95大約需要十萬人年,這麼龐大的項目當年中國人想都不敢想。最重要的是不僅投資巨大而且自己開發出來的操作系統產品要面對盜版微軟系統的競爭,想想都覺得恐怖。所以任正非一再強調保護知識產權不僅僅是美國單方面要求,事實上中國自己才是真正需要啊!假如對微軟系統當年進行嚴厲的知識產權保護,國人必須花錢購買,那麼國產系統的生態環境就有了,國產系統即使技術不如美國但價格必有優勢,有十三億巨大市場的支持這樣就會很快實現突破。可以這樣說即使是今天我們還有很多人認為我們佔了微軟許多便宜但事實上我們吃了大虧,軟件行業的基礎研究普及工程算是被廢了。

美國雖然有微軟但並沒有一家獨大,蘋果、谷歌都有各自的操作系統,如果按照中國人的思維這不是重複投資嗎?而且美國還有反壟斷法,有那個必要嗎?事實上對知識的重複投資比對房地產公司的重複投資價值大一億倍!美國這些富可敵國的軟件公司之所以能統治世界靠的就是美國政府堅定不移的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如果中國能真正意識到知識產權的重要性,現在進行比美國更嚴厲的產權保護和技術審查機制,那麼中國的國力將會在二十年內徹底超越美國,所以現在立法真抓實幹一點也不晚。中國人任何事情都喜歡扎堆,也喜歡炒作,不過沒關係,如果全民都能炒作知識的重要性,扎堆於基礎研究的工作上,那麼意味著中國人將會真正開啟知識就是力量的大門,這總比炒作房地產強多了吧!

假如有核心技術的發明專利能夠比房地產抵押更能得到銀行的青睞而得到更多貸款,那麼大家一定會熱衷於核心技術領域,這樣的風氣和生態一旦形成,國家想不強大都不可能。


飛翼點通


做一款瀏覽器並不難。它本身是一個網絡應用,解析一種html的腳本,並把結果繪製到屏幕上,同時相應用戶的一些操作。這種瀏覽器是199x年代的遠古瀏覽器。

一款現代瀏覽器是遠古瀏覽器n次迭代的結果,即便是谷歌,大的版本號是r68。意思是第68個發行版,但開發版本號已經是108xx了,每個開發版本號下,還有該版本的修正號,基本在70~150之間。可見這是多大的工作量。

一款現代瀏覽器50%(概數,實際可能40%)的代碼是功能和安全代碼,另外50%是測試前面代碼的代碼。在第一部分中,有基礎的通訊部分,補充tcp協議:http,https,ftp等,每個協議都還有歷史版本要兼容。然後是渲染引擎,包括html,css,每個協議都需要支持各個歷史版本。腳本解釋引擎,用來解釋js,也需要支持各個版本。內置對象,安全引擎,內存管理,進程/線程管理,跟操作系統其他服務的接口。然後是不那麼重要的用戶ui體系,安裝代碼,初始化代碼,用戶賬戶管理,雲同步,flash支持接口,視頻渲染接口,擴展接口,調試服務和接口……最後,是最重要的,程序圖標。

代碼越多,最後執行的結果越不確定。所以,第二部分測試代碼就會很多。有冒煙測試,數據填充,功能測試……

然而還是不夠,還需要黑箱測試,最後的用戶測試。

然後,你才能看到一款能用的瀏覽器。


我低端就改我名


Google都開源了內核,其實真的完全自主也不是那麼難的事情,關鍵市場沒有那個需求,如果強行推這個事情肯定是隻是時間和資金的問題,如果讓國內巨頭來做只要不要求做的最好我想應該是比較容易的,操作系統雖然也開源,但是畢竟涉及硬件的驅動,還需要硬件廠商的支持,各種兼容問題太多了。所以感覺瀏覽器談自主真的是噱頭,如果哪天美國不讓用他們的瀏覽器了,我相信立馬就會有很多國產瀏覽器替代,雖然用開源內核但是不影響應用,國內很多人也用的360瀏覽器啊,退一萬步就算自己的內核我相信對it大廠來說也不是啥問題


悉尼哥2


如果要從原始的底層開發一個瀏覽器引擎,難度是沒有,但工作量太嚇人了,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瀏覽器的本質是解析html報文,就是字符串解析,協議規範都是公開的。現有的各種引擎,並不一次開發出來,而是隨著HTML版本更疊不斷演進。有開源的拿來用就是,重複造輪子是最愚蠢的行為。


光明右使8787


搞過軟件開發的應該都有體會,一個內核文件解壓後有數百兆大小,體現到代碼行數上是千萬級億級的量,IE沉澱這些用了多少年,不說算法,單從寫代碼上說,如此級別的代碼量要寫多少年?

國內一些科技公司,為了響應國家“自主研發”的號召,各種心思都用起來了。

我感覺目前國內不具備也沒有這樣的公司想從無到有的去搞這麼一套搜索引擎。畢竟科技公司不會花大價錢重複造輪子,另外互聯網資源原則上是共享的。


查無此人87167743


這個我可以說兩句,這陣子正好在用谷歌核心開發軟件,就谷歌流覽器(核心)源代碼來說,幾年前的2623版,近19GB大小,編譯debug版,我用32核64線程,64G內存,開16個任務進行編譯,花了四個小時。編譯後的文件總大小近200G;就算10GB大小的代碼文件,讓1000個程序員每天輸入代碼,別說開發調試,就算對著抄,你算算要多久才能寫完?



i家保


開發週期長,回報低。而且現在的瀏覽器性能都是非常先進的。新開發的瀏覽器要想在性能以及功能各方面,超越現代的瀏覽器,非常非常難。如果只是做一款普通的瀏覽器,倒是沒有什麼。可是那樣沒有市場。


夢無言


自主開發一個軟件,時間太長了,而且你要理解的是,哪個老闆會浪費那麼多錢去弄這個,搞出來了,能掙錢麼?為了國家?為了社會?個個都想撈快錢,好供樓,養車,養老婆兒女,養父母,社會壓力太大。如果我做出來了比不上外國的,沒人會可憐我的努力與辛勞,吃力不討好,又沒錢掙,他麼我又不從政玩這個功勞做什麼?我也想國家強大,但是這個社會水太深,我一條小魚怎麼翻不起浪。

目前社會灌輸給我們的裡面是,不掙錢的工作都不是正經工作


觀陰大師姐


即使是google自己都不是從0開始 都是基於webkit 而瀏覽器發展了這麼多年 即使做出來在性能表現上 兼容上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和主流瀏覽器媲美的 技術是壁壘 生態更加是


博一遊戲開發


這個問題問的稍顯幼稚 說白了外國人能行 中國人就不行 只是國人為了追趕潮流沒人願意花人力物力財力去做這些基礎工作 拿來主義多麼簡單呢 還能站在潮流上風光 瞧一瞧我們的兩彈一星還有其它國之重器是如何造出來的呢?所以根本就沒有難不難 只有想不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