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示弱的偶像

年轻时的刘德华,是个<strong>“放电高手”。

明报周刊80年代便形容他,“小刘发电,例不虚发”。

第一次见到钟楚红,刘德华对她说的第一句话,“你是我有生以来见过最漂亮的女人”。红姑嘴上说着“黐线”(粤语),心里却也颇为受用。

后来再见到关之琳,依然故技重施,“你是我成长后见过最漂亮的女人”。不用想,关美人也是嗔怒地回以一句,“黐线”。

<strong>“放电”的目的,刘德华自己说,是“工作需要”。

每年拍那么多戏,和那么多女明星“谈恋爱”,“放电”,有助于快速入戏。

于是,他会在与王祖贤合作前,便提前想好了见面语,“你是我见过第二高的女人”——既是实话(“第一高”已送给了翁慧德),又不无趣。陌生感,瞬间消除。

这的确是,独属于帅哥的工作方法。

其中的秘诀,只在四个字:投其所好。“叶德娴喜欢拜神,关之琳喜欢地产,王祖贤喜欢发型,她们喜欢什么,我便说什么。”

对付记者,也是如此。

遇到女记者问出刁钻的问题,刘德华会直视对方眼睛,轻抚伊人肩头,“乖D啦,冇再问啦”。这般电力,记者定然败下阵来。

<strong>帅得自知,并加以利用,尺度拿捏地,不多不少,刚刚好。

这是刘德华,成为偶像的开始。

<strong>

刘德华:示弱的偶像

彼时,<strong>刘德华的演艺天分,公认地不高。

自恋于颜值的人,多半贪靓。于是在片场,砍人也要帅帅地砍,发型不能乱,放电不能停。一旁的导演杜琪峰忍无可忍,跳着脚咒骂,“是不是一定要把手插进口袋才会演戏?”

直来直去的黄秋生早年合作后,满眼的看不上,“你算什么艺人?歌唱不好,戏演不好,只是一个花瓶,只懂得摆造型而已。”

一位初中同学聊到记忆中的少年刘德华,也不见任何特别:一点也看不出(后来)会那么出名啊,个子不高,最喜欢打篮球,喜欢电女孩…

他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香港小孩。

生在新界大埔镇泰亨村,刘家是大户人家,衣食无忧,偏偏父亲选择搬进城里自食其力。小小年纪,刘德华便常常4点爬起来为家里的冰室外出拉水,晚上10点歇业,才有时间去做自己的功课。

<strong>过早地接触社会,让他从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

中学班主任杜国威说刘德华,“他一直是懂得讨好老师的一个学生。在学校的时候,他很机灵,说话得体,很得老师欢心。”

命运,将这个最高理想曾只是做个发型师的年轻人,推进了演艺圈。

<strong>几番沉浮与碰壁,被雪藏被奚落,一心要做职场精英的他总算承认:自己天分不高。

于是,刘德华决定,不妨,就做永远的偶像。

刘德华:示弱的偶像

<strong>如果偶像是门职业,那么,如何将这个职业,做到长久而极致?

离开无线后,刘德华全力主攻电影。自己缺乏判断剧本的能力,他的办法是,“不知道哪部好,哪部不好,哪部会火,哪部不会,我就只好多接一点。”

1988 年10 部,1989 年16 部,1990 年12 部,1991 年13 部,1992年10部。

拍得多了,总会有几部出彩的。

况且,港片正值黄金时代,大把机会可供“挥霍”,留给刘德华成长消化的时间,亦足够充裕。

2000年,刘德华拿到人生第一个影帝。彼时港片颓态早显,但刘德华的偶像之路,仍在继续。

即便如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这样重量级的前辈歌手,也必须承认——

<strong>在打入国语歌市场上,刘德华是香港第一人。

1984年到1988年,刘德华的专辑《只知道此刻爱你》、《感情的禁区》、《回到身边》,都只有粤语版。

从1989年《爱的连线》开始,他选择了同步推出国语版。

1993年1月,刘德华就开始代言雅马哈摩托专门投放内地的广告。

电影上,他从不为自己定型。新浪潮先锋、黑帮英雄、警匪动作、小众文艺、商业巨制、无厘头喜剧…

无一专精,却又无处不在。

香港市场火爆之时,他开辟内地和台湾;待到“港片已死”,刘德华却也不遗余力地力挺本土,哪怕,让自己的履历表变得好片烂片此起彼伏,亦不为所动。

好一个,面面俱到。

迄今出道38年,120张专辑,1300首歌,500个权威音乐奖项;150部电影,3个金像影帝,2个金马影帝;平均每年填词7首,平均每年开演唱会13场。

圈内可比拟者,寥寥无几。

刘德华:示弱的偶像

有人总结过刘德华的相貌——

华仔的气质定位,应该说相当“中庸”,也相当讨巧。既不是瘦弱的文人型,又不是孔武的肌肉型,既不天真又不沧桑,酷中带着点纯朴,帅中带着点羞涩。这就能最广泛地取悦各个受众群体,具有了极大的普世性。

这被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总结为:集偶像与实力于一身的,暧昧性。

而分寸感,才是偶像屹立不倒的锦囊。

香港知名影评人舒琪说,“刘德华是个分寸感很好的人。比如在唱歌上,他绝对不会去尝试Hip-hop,他不会让自己成为一个笑话。”

拍戏上,刘德华自己说,“好人、坏人做完了,两个都没了。我当然可以演同性恋啊,但是我怕有一些人要我亲嘴,要我脱衣服,我真的怕,真的没有办法。”

在演艺圈越久,刘德华的位置便愈发清晰——

<strong>他是偶像,是铁人,是万人迷,是媒体和大众眼中那个零缺点零绯闻的神。

于是,他愈发小心,不得罪,更不亲近,公众面前从不谈论家庭,而工作之外的真实世界里,寥寥几人陪伴,足矣。

在采访过刘德华的媒体人笔下,他永远坐得笔直,手脚规矩;会让记者有料可写,但设定的底线一丝一毫也不会超过;他处事周到,对每一个人都细心、温暖。

“他爱笑,但那始终渗透不进深处的笑,反而给人一种强烈的距离感。”

这就是永远的偶像,该有的样子。


刘德华:示弱的偶像

群星宣传、撕逼、买热搜的互联网时代,刘德华没有注册任何个人的社交媒体。

从1988年至今,“华仔天地”一直是刘德华粉丝的聚集地。这里的大部分内容只对会员开放,入会登记护照或身份证号码,同时需要交纳300(一年)或1360(五年)港币的会费。此外,还需要一位老会员的推荐。

严格的流程,过滤出真正的粉丝。30年的积累,让粉丝的年龄分布,从6岁到60岁。

20多万人的规模,活跃其中的有几千人。<strong>在这个被安全感包裹的小世界里,刘德华从来不必担心,会遭到其他明星那样的网络暴力。

他自己,将此视为永远的偶像与粉丝之间,“真正的接触”。

<strong>尾声

去年12月28日,计划连开20场的刘德华“My Love”红馆演唱会,进行到第14场。

开场唱到《如果有一天》,因为喉咙发炎无法坚持,刘德华泪流满面地宣布中止,哭着向歌迷表达歉意——

大家听到我唱歌的声音,也知道我没有好好照顾自己。其实刚才医生也叫我最好不要唱下去,但我真的舍不得。

只要你们仍想看我,我将来一定唱给你们听。今天真的唱不了,不好意思。

刘德华:示弱的偶像

在完美了37年之后,这位57岁的、永远的偶像,

第一次,示弱了。

现场一万多歌迷随着偶像一同落泪,脑海中,过往片段一遍遍闪过。

这是偶像的插曲?还是偶像的终曲?

只有偶像自己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