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永不言败的象征

难以想像,一个人在40年时间里能够做那么多事情。他的七尺之躯,仿佛就是活力的象征——永远燃烧,永远炽热,永远放射光亮。

三十多年前,当那个叫刘福荣的孩子随父亲从大埔山来到香港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他未来的路。即使他上了小学,学生簿上的名字正式改为“刘德华”,他与演艺圈的交情,仍然仅限于在父亲开的冰店里帮工时,偶尔为附近的片场送送外卖。

直到高中的一天,死党突然递来一张电视台“艺员训练班”的表格:“喂,一起报名玩玩。”为什么不报?整个可立中学都知道,从书法到田径,刘德华没有缺席过任何一项课外活动,何况他刚刚参加了香港话剧团,在学校的剧社也写过几个颇受欢迎的剧本,正好趁机接受一下专业编剧的训练。经过考试,刘德华被正式录取为第十届艺员训练班的学员,同学包括戚美珍、吴家丽和梁家辉。训练班的导师对他的评价是:正面小生人才。

从此,他告别了编剧之梦。

从艺员训练班毕业后,刘德华以甲等学员的资格与无线电视签下一纸合约。然而在头几年的时间里,他接到的大多是一些跑龙套的角色。1982年,刘德华在电视剧《江湖再见》中扮演了男主角“阿龙”。不久,监制夏梦邀他主演许鞍华的影片《投奔怒海》。制片方原本中意的男主角是周润发,但后者却推荐了刘德华。原来,影片的外景要在海南岛拍,周润发担心会因此影响自己的台湾市场(当时台湾禁止在大陆取景的影片在台公映)。

于是刘德华跑去找周润发:“谢谢你推荐我拍戏,但我若上了海南岛,我的台湾市场岂不也有危险?”周润发一句话把他顶了回来:“你告诉我,你哪来的台湾市场?拍了,你至少有香港和内地市场,不拍,你什么市场也没有。”

不愧是闯荡艺坛多年的发哥,着实是一字千钧。命运之神正在向刘德华挥手,而他差点就错过了她的垂青。从刘德华以后的记录可以看出:他从此再也不会让机遇从指缝里溜走。

《投奔怒海》是刘德华星路的第一步,1983年的《神雕侠侣》更让他成为红透香江的偶像。无线电视台此时已正式准备把他当成长期金矿来挖掘了。一份5年的合约放到了他面前,刘德华被告知:无线正准备开拍金庸的《鹿鼎记》。签了合约,韦小宝的角色就会考虑他。

这样的条件算得上诱惑巨大了。不过当它的对象是刘德华时,一切就不一样了。他天生愿意做困难的事情。当年在可立中学读书时,到了高中分文理班,一向文科出众的他却选择了理科来念,理由是:“反正可以选择,为什么不给自己机会多学一些不懂的科目?”现在,他的理由与此近似:既然可以选择,为什么我要把自己束缚5年?

任何选择都要付出代价。《鹿鼎记》的阵容公布,韦小宝由梁朝伟扮演,刘德华只得到了康熙。1985年,无线把他调离话剧班,只让他在一些综艺节目中充当“活力之星”。次年,刘德华被公司正式“雪藏”。

但充满活力与自信的心是不可能被雪藏的。也是在这一年,刘德华与嘉禾公司签订了两部影片的片约,几年就在银幕上打出了一片天地。1990年,进军歌坛的他凭《再会了》等曲目赢得了听众,次年更荣膺“全港最受欢迎男歌手”称号。此后数年,各种奖项就从来没有离开过他。

横跨影视歌三界,处处天王之尊。刘德华的成功几乎是一种传奇。其实,荣耀背后皆是华仔的努力与艰辛。刘德华是各界公认的“香港最勤奋艺人”,他曾有一年接拍12部影片的经历。

不管遇到什么事,千万别灰心。刘德华就是如此。

刘德华:永不言败的象征

20091121

刘德华:永不言败的象征

刘德华未圆导演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