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示弱的偶像

年輕時的劉德華,是個<strong>“放電高手”。

明報週刊80年代便形容他,“小劉發電,例不虛發”。

第一次見到鐘楚紅,劉德華對她說的第一句話,“你是我有生以來見過最漂亮的女人”。紅姑嘴上說著“黐線”(粵語),心裡卻也頗為受用。

後來再見到關之琳,依然故技重施,“你是我成長後見過最漂亮的女人”。不用想,關美人也是嗔怒地回以一句,“黐線”。

<strong>“放電”的目的,劉德華自己說,是“工作需要”。

每年拍那麼多戲,和那麼多女明星“談戀愛”,“放電”,有助於快速入戲。

於是,他會在與王祖賢合作前,便提前想好了見面語,“你是我見過第二高的女人”——既是實話(“第一高”已送給了翁慧德),又不無趣。陌生感,瞬間消除。

這的確是,獨屬於帥哥的工作方法。

其中的秘訣,只在四個字:投其所好。“葉德嫻喜歡拜神,關之琳喜歡地產,王祖賢喜歡髮型,她們喜歡什麼,我便說什麼。”

對付記者,也是如此。

遇到女記者問出刁鑽的問題,劉德華會直視對方眼睛,輕撫伊人肩頭,“乖D啦,冇再問啦”。這般電力,記者定然敗下陣來。

<strong>帥得自知,並加以利用,尺度拿捏地,不多不少,剛剛好。

這是劉德華,成為偶像的開始。

<strong>

劉德華:示弱的偶像

彼時,<strong>劉德華的演藝天分,公認地不高。

自戀於顏值的人,多半貪靚。於是在片場,砍人也要帥帥地砍,髮型不能亂,放電不能停。一旁的導演杜琪峰忍無可忍,跳著腳咒罵,“是不是一定要把手插進口袋才會演戲?”

直來直去的黃秋生早年合作後,滿眼的看不上,“你算什麼藝人?歌唱不好,戲演不好,只是一個花瓶,只懂得擺造型而已。”

一位初中同學聊到記憶中的少年劉德華,也不見任何特別:一點也看不出(後來)會那麼出名啊,個子不高,最喜歡打籃球,喜歡電女孩…

他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香港小孩。

生在新界大埔鎮泰亨村,劉家是大戶人家,衣食無憂,偏偏父親選擇搬進城裡自食其力。小小年紀,劉德華便常常4點爬起來為家裡的冰室外出拉水,晚上10點歇業,才有時間去做自己的功課。

<strong>過早地接觸社會,讓他從很小的時候就懂得了如何為人處事、待人接物。

中學班主任杜國威說劉德華,“他一直是懂得討好老師的一個學生。在學校的時候,他很機靈,說話得體,很得老師歡心。”

命運,將這個最高理想曾只是做個髮型師的年輕人,推進了演藝圈。

<strong>幾番沉浮與碰壁,被雪藏被奚落,一心要做職場精英的他總算承認:自己天分不高。

於是,劉德華決定,不妨,就做永遠的偶像。

劉德華:示弱的偶像

<strong>如果偶像是門職業,那麼,如何將這個職業,做到長久而極致?

離開無線後,劉德華全力主攻電影。自己缺乏判斷劇本的能力,他的辦法是,“不知道哪部好,哪部不好,哪部會火,哪部不會,我就只好多接一點。”

1988 年10 部,1989 年16 部,1990 年12 部,1991 年13 部,1992年10部。

拍得多了,總會有幾部出彩的。

況且,港片正值黃金時代,大把機會可供“揮霍”,留給劉德華成長消化的時間,亦足夠充裕。

2000年,劉德華拿到人生第一個影帝。彼時港片頹態早顯,但劉德華的偶像之路,仍在繼續。

即便如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這樣重量級的前輩歌手,也必須承認——

<strong>在打入國語歌市場上,劉德華是香港第一人。

1984年到1988年,劉德華的專輯《只知道此刻愛你》、《感情的禁區》、《回到身邊》,都只有粵語版。

從1989年《愛的連線》開始,他選擇了同步推出國語版。

1993年1月,劉德華就開始代言雅馬哈摩托專門投放內地的廣告。

電影上,他從不為自己定型。新浪潮先鋒、黑幫英雄、警匪動作、小眾文藝、商業鉅製、無厘頭喜劇…

無一專精,卻又無處不在。

香港市場火爆之時,他開闢內地和臺灣;待到“港片已死”,劉德華卻也不遺餘力地力挺本土,哪怕,讓自己的履歷表變得好片爛片此起彼伏,亦不為所動。

好一個,面面俱到。

迄今出道38年,120張專輯,1300首歌,500個權威音樂獎項;150部電影,3個金像影帝,2個金馬影帝;平均每年填詞7首,平均每年開演唱會13場。

圈內可比擬者,寥寥無幾。

劉德華:示弱的偶像

有人總結過劉德華的相貌——

華仔的氣質定位,應該說相當“中庸”,也相當討巧。既不是瘦弱的文人型,又不是孔武的肌肉型,既不天真又不滄桑,酷中帶著點純樸,帥中帶著點羞澀。這就能最廣泛地取悅各個受眾群體,具有了極大的普世性。

這被北大中文系教授張頤武總結為:集偶像與實力於一身的,曖昧性。

而分寸感,才是偶像屹立不倒的錦囊。

香港知名影評人舒琪說,“劉德華是個分寸感很好的人。比如在唱歌上,他絕對不會去嘗試Hip-hop,他不會讓自己成為一個笑話。”

拍戲上,劉德華自己說,“好人、壞人做完了,兩個都沒了。我當然可以演同性戀啊,但是我怕有一些人要我親嘴,要我脫衣服,我真的怕,真的沒有辦法。”

在演藝圈越久,劉德華的位置便愈發清晰——

<strong>他是偶像,是鐵人,是萬人迷,是媒體和大眾眼中那個零缺點零緋聞的神。

於是,他愈發小心,不得罪,更不親近,公眾面前從不談論家庭,而工作之外的真實世界裡,寥寥幾人陪伴,足矣。

在採訪過劉德華的媒體人筆下,他永遠坐得筆直,手腳規矩;會讓記者有料可寫,但設定的底線一絲一毫也不會超過;他處事周到,對每一個人都細心、溫暖。

“他愛笑,但那始終滲透不進深處的笑,反而給人一種強烈的距離感。”

這就是永遠的偶像,該有的樣子。


劉德華:示弱的偶像

群星宣傳、撕逼、買熱搜的互聯網時代,劉德華沒有註冊任何個人的社交媒體。

從1988年至今,“華仔天地”一直是劉德華粉絲的聚集地。這裡的大部分內容只對會員開放,入會登記護照或身份證號碼,同時需要交納300(一年)或1360(五年)港幣的會費。此外,還需要一位老會員的推薦。

嚴格的流程,過濾出真正的粉絲。30年的積累,讓粉絲的年齡分佈,從6歲到60歲。

20多萬人的規模,活躍其中的有幾千人。<strong>在這個被安全感包裹的小世界裡,劉德華從來不必擔心,會遭到其他明星那樣的網絡暴力。

他自己,將此視為永遠的偶像與粉絲之間,“真正的接觸”。

<strong>尾聲

去年12月28日,計劃連開20場的劉德華“My Love”紅館演唱會,進行到第14場。

開場唱到《如果有一天》,因為喉嚨發炎無法堅持,劉德華淚流滿面地宣佈中止,哭著向歌迷表達歉意——

大家聽到我唱歌的聲音,也知道我沒有好好照顧自己。其實剛才醫生也叫我最好不要唱下去,但我真的捨不得。

只要你們仍想看我,我將來一定唱給你們聽。今天真的唱不了,不好意思。

劉德華:示弱的偶像

在完美了37年之後,這位57歲的、永遠的偶像,

第一次,示弱了。

現場一萬多歌迷隨著偶像一同落淚,腦海中,過往片段一遍遍閃過。

這是偶像的插曲?還是偶像的終曲?

只有偶像自己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