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說公司因一句話被清華大學起訴索賠310萬元


老路說公司因一句話被清華大學起訴索賠310萬元

“用得上的商學課,每天七分鐘聽清華MBA的內容課程”,喜歡在線課程的人,想必對這句話並不陌生。然而,這句話卻引發了一起索賠310萬元的訴訟。

因認為路某、北京老路說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下稱老路公司)製作經營、鳳凰愛聽(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鳳凰愛聽公司)在其手機鳳凰網“鳳凰FM”網站中進行宣傳推廣並銷售的“用得上的商學課,每天七分鐘聽清華MBA的內容課程”在線課程在宣傳推廣中突出使用了“清華”字樣的商標標識,涉嫌侵犯了清華大學的註冊商標專用權,以及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清華大學於2018年8月將三被告起訴至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下稱海淀法院),請求法院判令三被告立即停止侵權,消除影響並賠禮道歉,連帶賠償清華大學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共計310萬餘元。近日,海淀法院對該案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

<strong>在線課程引發糾紛

老路公司成立於2016年6月,其經營範圍包括賽事活動策劃、企業管理服務、經濟信息諮詢、技術推廣服務、出版物零售等,路某為老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目前,該公司旗下知識付費領域的內容生產平臺所推出的知識付費課程頗受好評。鳳凰愛聽公司運營的“鳳凰FM”是一個集傳統廣播電臺、企業和個人所擁有的音頻節目的音頻平臺,內容涵蓋新聞、財經、公開課、有聲書、談話、娛樂、相聲、文史軍事、親子、社會、生活等。

老路說公司因一句話被清華大學起訴索賠310萬元

1997年9月12日,清華大學向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提交了“清華”商標註冊申請,並於1998年11月21日被核准註冊,核定使用在第41類“學校(教育)、教育、函授課程、教育信息、培訓、組織和安排學術討論會;收費圖書館”等,目前該商標仍處於有效期。

2018年8月,清華大學發現,在“鳳凰FM”宣傳、銷售的在線課程中,出現了課程名為“用得上的商學課,每天七分鐘聽清華MBA的內容課程”。清華大學認為,“清華”是清華大學的約定俗成的簡稱,原告亦為教育服務的提供者,路某及其老路公司以“清華”字樣作為涉案課程名稱,並在網絡上宣傳推廣的行為容易使消費者誤認為路某與老路公司製作、發行的涉案課程與清華大學之間存在某種特定聯繫,容易導致相關公眾產生混淆誤認,並且還涉嫌實施了虛假和令人誤解的商業宣傳行為,其行為涉嫌構成不正當競爭。

不僅如此,涉案課程在網絡傳播範圍頗廣,在手機端及網頁的“鳳凰FM”“鳳凰網”的平臺銷量頗高,給原告造成損失巨大。鳳凰愛聽公司作為專業的網絡電臺經營商,未盡到對路某及老路公司使用知名度極高的“清華”商標是否獲得授權的審核義務,故應當與路某及老路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庭審過程中,三被告均對清華大學享有涉案商標的商標權表示無異議,而對於涉案課程名中含有“清華”屬於商標性的使用、其行為構成侵權,均表示不予認同。

路某表示,將“清華MBA商學課”使用於課程的標題使用僅在“鳳凰FM”平臺上,而把含有“清華”字樣的上述表述用作標題的行為並不是其行為,而是“鳳凰FM”平臺自行修改的結果,其從未提供過“清華MBA商學課”。庭審中,經法院查明,路某畢業於清華大學MBA,據此,路某表示,使用“清華”僅僅是用作對事實的描述性使用,也一直是用作對產品的描述,並不構成商標性的使用,同時也不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

老路說公司因一句話被清華大學起訴索賠310萬元

老路公司表示,該公司所製作的課程內容與清華大學的相關課程內容存在巨大差異,不存在混淆誤認的情形,不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

鳳凰愛聽公司表示,首先,該案中“清華”字樣雖然在涉案課程標題中出現,但並沒有完全與原告所有的“清華”商標完全一致,涉案課程在網頁宣傳時使用的是開源字體與原告所有的“清華”商標使用的字體不一致,存在近似,但並不構成“在同一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的商標”。

其次,“鳳凰FM”頁面中出現的涉案課程介紹,只有標題與主講人介紹中出現了“清華”字樣,而在課程的詳情介紹頁面寫明瞭本課程系“把國內頂尖商學院課程和全美排名第一MBA上課內容進行整合濃縮並結合作者經驗推出的課程”,並未提及該課程為“清華MBA商學課”;同時,主講人詳情則是由路某及老路公司提供的主講人的學習工作經歷,在路某具有清華大學MBA相關履歷背景的前提下,將標題定為“清華MBA商學課”也無可厚非。

老路說公司因一句話被清華大學起訴索賠310萬元

並且,“鳳凰FM”平臺的消費者點擊課程進入詳情頁後,經過瀏覽課程詳情,以相關公眾的一般注意力為標準,大多數消費者均能分辨該課程系路某主講的有關商學知識點的課程,並不會混淆為“該課程系清華提供或該課程內容為清華授課內容”。據此,推廣、銷售涉案課程的行為並沒有侵犯原告的註冊商標專用權,三被告不應承擔相應民事責任。不僅如此,鳳凰愛聽公司從未對涉案課程的標題、推廣文案或者其他文字、圖片內容進行編輯修改,而且已經盡到了合理的注意義務。

庭審結束後,法庭並未對該案宣判,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