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關稅!歐盟對中國電單車徵最高79.3%關稅,英國確定跟進!

上週六(1月19日)開始,歐盟正式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自行車徵收18.8%至79.3%的關稅。搜航網注意到,在歐盟徵稅政策實行2天(1月21日)後,困於脫歐泥潭的英國也隨聲附和,發佈公告,確定跟進歐盟的徵稅政策。


加關稅!歐盟對中國電單車徵最高79.3%關稅,英國確定跟進!

英國政府網站發佈對中國電動自行車的


<strong>英國跟進歐盟對中國電動自行車的徵稅政策


21日,英國政府網(gov.uk)在貿易和投資頻道(Tradeand investment)發佈了名為:

Importsof certain electric cycles, originating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China (Anti-Dumping Duty 2313)的公告,發聲正式跟進歐盟兩天前針對中國電動自行車產品的徵稅政策。

加關稅!歐盟對中國電單車徵最高79.3%關稅,英國確定跟進!


要知道英國的脫歐協議草案最近剛被議會否決,而首相特蕾莎·梅也面臨不信任動議投票,如此這般,英國對歐盟的政策還跟進得這麼快,確實讓人想不到。

<strong>適用於徵稅的商品、廠商及稅率和歐盟一致


英國政府網聲明,徵稅政策自2019年1月19日起施行。

目前產品屬於商品代碼:

<strong>87116010 60108711 6090 6090

適用於免稅前按聯盟邊境價格計算的淨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的確定稅率如下表所示:

加關稅!歐盟對中國電單車徵最高79.3%關稅,英國確定跟進!


可以看到,針對性的廠商電動自行車稅率最低為18.8%,徵稅對象為JinhuaVision Industry Co. Ltd

YongkangHulo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金華永康),稅率最高為79.3%,徵收對象為來自江蘇和浙江的4家廠商。


加關稅!歐盟對中國電單車徵最高79.3%關稅,英國確定跟進!

被徵收稅率為79.3%的4家廠商

而據瞭解,國內的一些電動車廠商,寶島車業集團將被要求繳納73.4%的關稅,而雅迪科技集團將可以獲得減免後的62.9%關稅。最受歡迎的自行車製造商之一的捷安特,則將獲得顯著降低的24.6%關稅稅率。經過對中國70多家電動自行車出口商抽樣調查之後,歐盟才定下不同的關稅標準來徵收關稅。這些公司自願向歐盟委員會提供信息,來證明他們沒有參與任何傾銷。而且自願參與這一調查研究的公司佔了所有中國向歐盟出口電動自行車公司中的43%。事實證明,參與配合這一調查的公司最終會比拒絕合作的公司收到更低的關稅稅率。

<strong>並非所有歐盟廠商都感到滿意徵稅行為


對於這一關稅措施,歐洲自行車生產商協會表示歡迎,並稱這將有利於歐盟的800家中小企業,而這些企業累計僱傭的人數達到9萬人。

加關稅!歐盟對中國電單車徵最高79.3%關稅,英國確定跟進!


歐盟的這個舉動,毫無疑問最大的原因就是為了維護歐洲電動車製造廠商的利益,歐洲的電動自行車製造商不斷推動了關稅稅率的提高,以幫助當地的電動自行車行業。<strong>面對來自大陸電動自行車的廉價競爭壓力,中國在歐洲傾銷電動自行車的政策嚴重損壞了當地製造商們的利益。但同時也要意識到中國電動自行車給歐洲一些消費者帶來的便利。

從價格上來看歐盟廠商的產品平均價格超過5200美元(3.5萬人民幣),相比之下,當地很多網站售賣的中國產電動自行車售價可以低至340美元(2300人民幣),只是當地廠商價格的零頭。

因此這一舉措,並非所有廠商都感到滿意。歐洲廠商並沒有因為中國產品而受到傷害,“他們絕大多數自己都在大規模從中國進口零部件,而且業務也在繁榮發展。”在一些廠家看來,歐盟這一關稅實施之後,等待著歐洲自行車公司以及消費者的,無疑將是“黑暗日子”。

加關稅!歐盟對中國電單車徵最高79.3%關稅,英國確定跟進!


Ps:在2018年10月,歐洲自行車製造商協會(EBMA)向歐盟執委會提出投訴,抗議大陸廠商憑藉著不公平的補貼,將電動自行車售價降到極低,造成傾銷,對歐洲業者造成極大衝擊。

2018年11月,歐盟認定對大陸進口的電動自行車最終關稅應在18.8%~79.3%,略低於2018年7月初裁的21.8%~83.6%,並計畫此「雙反」關稅在2019年1月18日前生效,這類關稅通常會實施5年。

根據歐盟委員會的調查結果發現,從2014年到2017年9月,大陸對歐盟的電動自行車出口增長逾兩倍,其市場佔有率提升至35%,而平均價格卻下降11%。以2016年來說,大陸廠商向歐盟出口超過43萬輛電動自行車,年增率達40%,2017年更來到80萬輛,增幅來到86%。

即便歐盟自2017年底開始針對大陸進口的電動自行車啟動「雙反」調查,但大陸電動自行車在歐洲的銷量卻不減反增。2018年上半年的銷量已來到84.25萬輛,全年銷量可望達200萬輛,等於較2017年成長1.5倍。

<strong>對於以上觀點,紮根行業多年的你們怎麼看?歡迎大家分享關注留言參與討論!詳情“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