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啟示:多閃、馬桶MT、聊天寶、微信能拯救人類的孤獨嗎

<strong>《黑鏡》社交隱喻

這幾天,好像全世界都在發佈社交產品,多閃、聊天寶、馬桶MT,三款社交產品同一天發佈,熱鬧至極,妖精作為微信的老用戶,真為這位社交老大哥感到心累。

《黑鏡》啟示:多閃、馬桶MT、聊天寶、微信能拯救人類的孤獨嗎

如此社交產品發佈“盛況”讓人不禁想起了之前看的一部英劇——<strong>《黑鏡》,這部以大尺度”和“黑科技”出名的科幻劇,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或者看過,<strong>在《黑鏡》第三季第一集《急轉直下》裡,講述了一個關於社交的故事,這個故事中探討了社交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黑鏡》啟示:多閃、馬桶MT、聊天寶、微信能拯救人類的孤獨嗎

故事講述的是<strong>女主Lacie所在的社會里,<strong>人們會用一種被植入眼中的VR設備給別人的一切社交行為打分,每個人的分值是從0—5。

《黑鏡》啟示:多閃、馬桶MT、聊天寶、微信能拯救人類的孤獨嗎

在評分系統中,<strong>4分以上的人基本屬於優秀人群,他們可以享受到更多優先的社會資源,比如租房福利、更優質的教育和醫療服務等,同時在社交關係中也更受人喜歡。

而評分低於<strong>2.0分以下的人,他們不僅會受到別人的嫌棄,還會因此失去工作和住房,更嚴重的將會<strong>關進監獄。

《黑鏡》啟示:多閃、馬桶MT、聊天寶、微信能拯救人類的孤獨嗎

主人公 Lacie 為了能買下自己喜歡的高檔房產,拼命想達到4.5分,於是她與自己3.1評分的弟弟發生爭執,選擇忘記老同學 Neomi 曾經對自己的戲弄,渴望能成為評分有4.8的Neomi 的婚禮伴娘,然後抓住這個機會,結識上流人群,以此提高自己的分數。

《黑鏡》啟示:多閃、馬桶MT、聊天寶、微信能拯救人類的孤獨嗎

然而,在趕往婚禮的途中,Lacie卻因為各種陰差陽錯受盡折磨,評分直線下降,<strong>跌落到了3.1。當“閨蜜”得知 女主Lacie分數如此之低時,竟然在電話裡翻臉,毫不猶豫地告訴她沒有資格再擔任自己的伴娘。

雖然最後女主歷盡千辛,滿身泥濘的到了婚禮現場,但是面對在場虛偽的眾人,她選擇撕掉了自己社交面具,像一個瘋子一樣大鬧婚禮現場,<strong>最後評分掉到了0,被關進了監獄。

《黑鏡》啟示:多閃、馬桶MT、聊天寶、微信能拯救人類的孤獨嗎

<strong>社交大戰

現實中還不存在像《黑鏡》中一樣荒誕的劇情,但是互聯網公司對社交產品的狂熱可不能小覷。

昨天,三款新發布的社交產品引爆了新一輪的<strong>“社交大戰”,這三款新的社交產品分別是<strong>羅永浩的聊天寶、張一鳴的多閃、王欣的馬桶MT。

《黑鏡》啟示:多閃、馬桶MT、聊天寶、微信能拯救人類的孤獨嗎

<strong>馬桶MT主打匿名社交,在APP裡一切話題都是以匿名的方式發佈。王欣或許認為人們總是在朋友圈裡放不開,每個人心裡都有一些小秘密或者不好當面講出的話,如果是匿名的話 ,那就能暢所欲言了,這相當於給社交帶上了雙重面具。“馬桶MT”這個名字有點意思,不知道名字的靈感來源有沒有借鑑電影《猜火車》裡那個全蘇格蘭最髒的馬桶,卻在關鍵時候讓男主重獲新生。

《黑鏡》啟示:多閃、馬桶MT、聊天寶、微信能拯救人類的孤獨嗎

<strong>多閃主打的是“年輕”和“親密社交”,25歲的產品經理徐璐冉把多閃定義為<strong>短視頻+社交,不過它看起來就像抖音的私信升級版,也像視頻朋友圈。

《黑鏡》啟示:多閃、馬桶MT、聊天寶、微信能拯救人類的孤獨嗎

聊天寶和另外兩款社交產品比起來,簡單粗暴,赤裸裸的金錢誘惑,在發佈會現場的PPT上赫然寫著<strong>“豪送10000份本命年紅色內衣套裝給聊天寶用戶。”

《黑鏡》啟示:多閃、馬桶MT、聊天寶、微信能拯救人類的孤獨嗎

《黑鏡》啟示:多閃、馬桶MT、聊天寶、微信能拯救人類的孤獨嗎

<strong>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有一個怪象,都有一顆想做社交的心。

<strong>why?為啥大家都想搞社交呢?

<strong>流量與生意

<strong>企業的本質是追求利潤,全世界有70億人,中國有15億人。人在互聯網時代就代表著流量,<strong>人越多,流量就越多,流量越多,生意就好做,生意好做,還愁賺不到錢 ?社交吃的就是這個流量蛋糕,可以從社交產品的盈利模式中一窺究竟。

《黑鏡》啟示:多閃、馬桶MT、聊天寶、微信能拯救人類的孤獨嗎

俄羅斯教育家<strong>烏申斯基曾精闢地指出:“注意是我們心靈的惟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strong>社交產品本質上是在搶奪我們的注意力,只要把握了人們注意力這個關口,那就開啟了商業的大門。

雖然,我們都知道社交產品其實是門流量生意,但是正如高曉松所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strong>社交產品是生意,那社交產品的意義是什麼?

瞭解社交可以從瞭解社交產品開始,瞭解社交產品就要從瞭解這款產品的slogan開始,<strong>畢竟slogan某種程度上是產品理念的濃縮。

我們先看老社交APP 們的slogan↓

《黑鏡》啟示:多閃、馬桶MT、聊天寶、微信能拯救人類的孤獨嗎

再看昨天新發布的三款APP 的slogan

我們想跟這個世界聊聊—聊天寶

這是年輕的時代—多閃

我們換個方式聊—馬桶MT

《黑鏡》啟示:多閃、馬桶MT、聊天寶、微信能拯救人類的孤獨嗎

《黑鏡》啟示:多閃、馬桶MT、聊天寶、微信能拯救人類的孤獨嗎

《黑鏡》啟示:多閃、馬桶MT、聊天寶、微信能拯救人類的孤獨嗎

<strong>“聊聊”、“世界”、“生活”、“分享”、“找到”......這些社交產品裡面的slogan關鍵詞,是否就代表了社交的本質呢?

我們先看看國外的社交軟件slogan,Facebook的slogan是<strong>“Put your butt on it ”,Twitter的slogan是“<strong>Follow Your Interests. Discover Your World ”,雖然語言不同,但傳達的理念幾乎差不多。

《黑鏡》啟示:多閃、馬桶MT、聊天寶、微信能拯救人類的孤獨嗎

從這些社交的產品中,我們可以概括幾點社交產品的意義

<strong>1、即時通訊

即時通訊這個功能,是社交產品最初和最基本的職責,比如最開始的社交產品都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通訊更加方便,為了拉近人們與熟人的距離,早期的<strong>QQ、微信、米聊功能都是如此。

<strong>2、陌生交友

當市面上已經有了可以滿足人們即時通訊的社交產品之後,人們開始不滿足只和熟人打交道,渴望認識更多的人,於是原有的社交產品功能增加,新的社交產品出現,比如微信的“搖一搖”以及後面冒頭的<strong>陌陌、探探等。

<strong>3、尋找內容

大家的空閒娛樂時間越來越多之後,光是和人聊天也不能滿足了,大眾渴求有更多的內容來填充乏味的生活。所以,記錄生活的<strong>抖音、快手、微視、音遇出現了。

當然在這些主流的社交APP之外,還有很多小眾的社交APP,,比如<strong>“跟隨靈魂找到你”的soul,<strong>男同性戀交友軟件blue等,小眾人群的社交需求也需要得到滿足。

《黑鏡》啟示:多閃、馬桶MT、聊天寶、微信能拯救人類的孤獨嗎

在目前中國的互聯網社交產品中,即有能滿足大眾需要的社交產品,也有能滿足小眾需求的社交產品,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strong>依舊有人孤獨

<strong>社交產品多到數不清,人卻越來越孤獨。

根據《大西洋月刊》的報道,在1950年,獨居的美國人不到<strong>10%;到2010年,有<strong>27%的美國人選擇獨居。在1985年,一個人的平均“密友”數量是<strong>2.94個,只有10%的人報告稱自己沒有能夠談心的朋友;而到了2004年,一個人的平均“密友”數量是<strong>2.08個,25%的人稱自己沒有可以談心的朋友。

《黑鏡》啟示:多閃、馬桶MT、聊天寶、微信能拯救人類的孤獨嗎

在這20年間,最大的變化是互聯網和各種社交應用的出現。在互聯網出現之前,<strong>一個人一生認識的人說不一定還沒有今天一天在社交軟件上申請加你好友的人數多。

<strong>然而人在互聯網社交中卻像孤島。

<strong>為什麼?

這裡引用一段Sherry Turkle在TED分享時候說的話來回答

<strong>社交媒體使我們產生了三個幻想:

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收穫關注。

我們總是能夠被聽到。

我們永遠不必獨處。

但一旦你關掉社交軟件,或者有一天你厭倦了朋友圈的內容,孤獨就會從四面八方向你襲來。

即使今天的社交產品多到眼花繚亂,多到一天之中有三家大公司同時發佈社交APP,<strong>然而在每一個深夜裡,仍然有幾億人的身心感到無處安放。

或許正如電影《大神普拉斯》的結尾主人公說的那段話:

“我想雖然現在是太空時代

人類早就可以做太空船去月球

但永遠無法探尋別人的內心的宇宙“

《黑鏡》啟示:多閃、馬桶MT、聊天寶、微信能拯救人類的孤獨嗎

《黑鏡》啟示:多閃、馬桶MT、聊天寶、微信能拯救人類的孤獨嗎

《黑鏡》啟示:多閃、馬桶MT、聊天寶、微信能拯救人類的孤獨嗎

在電影《黑鏡》中,女主在去婚禮的途中遇到一位主動讓她搭車的1.4分的女士Susan。Susan 的丈夫因為評分低失去了治療他癌症的機會而去世。從那以後 Susan 看透了生活,她開始隨心所欲不為別人眼光和分數而活,這樣的生活反而讓 Susan 感覺到奇妙。

我們期待有一天,可以有一款社交產品的slogan是<strong>“做你自己,追求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