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沉默成本:不要因為不捨得止損造成更大的損失

每天10分鐘,掌握一個營銷秘籍

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有去買東西,然後討價還價的一種經歷。比如說,今天你去逛街買衣服,在一家店裡面看見一件非常漂亮的衣服,也很想買,跟這個店主討價還價好半天。可是呢,這個店主啊,總是不願意把價格讓下來,這個時候你應該怎麼辦呢?

你假裝說我不要了,然後掉頭就走嗎?你很有可能發現,這個店主根本就不搭理你,你走就走了。到底什麼才是正確的方法?除了掉頭就走,其實你還有一種策略可以嘗試,這種策略叫做沉沒成本。

概念:沉沒成本

人們在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僅是看這件事情未來對他是不是有好處,同時也會注意自己是不是在過去,已經在這件事情上面有過投入,這是一種非常有趣而頑固的非理性的心理,我們稱之為叫做沉沒成本,也叫做協和效應。

案例:

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英法兩國政府聯合投資開發大型的超音速客機,叫做協和飛機。這種飛機的機身大、裝飾豪華,而且速度特別快,其開發可以說是一場豪賭,單是設計一個引擎的成本可能就高達數億元。可是項目剛開展不久,英法兩國政府就發現了問題,這種機型的研發,那真的是非常的花錢,但這樣的設計是否有市場,那還不知道。停止研發呢,也非常的可怕,因為一旦停止,那之前所有的投資都將付諸東流。到底是繼續研發呢?還是停止往下投錢呢?項目就在糾結中不斷前行,隨著研發的工作越來越深入,他們其實就越無法作出停止研發的決定。協和飛機最終還是研究成功了,但是因為飛機有巨大的缺陷,比如說耗油大、噪音大、汙染嚴重等等,以及運營成本實在是太高,不適合市場的競爭。最終,英法兩國政府為此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有人就說了,那你就不能早點放棄嗎?本來分明是可以減少這個損失的,雖然這個道理聽上去很簡單啊,可是事實的情況是,人們往往都會陷入這樣的誤區,工作前期的投入成本越大,那麼對他後續的投入也就會越多。人們在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他不僅僅是看這件事情,未來對他是不是有好處,同時也會注意自己是不是在過去,已經在這件事情上面有過投入,這是一種非常有趣而頑固的非理性的心理,我們稱之為叫做沉沒成本,也叫做協和效應。

這種效應啊,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比如說,你花了50塊錢,買了一張電影票,你在電影院看了一會兒之後,發現這個電影不好看,那這個時候你會選擇繼續看下去,還是會選擇站起來就走呢?據調查,絕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繼續看下去,他們可能會一邊玩著手機,都要一邊堅持把電影看完,不想浪費掉那已經花出去的投資。

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什麼叫做沉沒成本。但是,我們這一講換一個角度,我們來思考一下,這種有趣而頑固的沉沒成本的心理,在商業的世界裡面,會給我們帶來一些什麼樣的機會。

運用:場景

場景1:買衣服討價還價

買衣服時,在店裡反覆挑選,反覆試穿,不停地跟店員溝通。店員在你身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為了不讓這部分沉沒成本損失掉,可能會給你更多的優惠。

場景2:跟客戶收定金

很多商業機構,在客戶稍微有一點購買慾時,就會想方設法收客戶一點點定金,可能1萬元的東西只收500塊定金。當客戶回到家裡,購買的衝動消失,為了不損失500元的定金,很有可能就會購買你的商品。

場景3: 舉辦盛大婚禮

兩個人結婚,舉辦隆重盛大的婚禮,投入了巨大的時間、精力、金錢等。婚後,如果鬧彆扭想要分手,很可能會覺得再辦一次婚禮太麻煩,就不分手了。

小結:認識沉沒成本

第一,我們要認清沉沒成本其實沒有好壞的區別,你可以把它叫做既定成本,或者是已經發生的花費。

第二,因為這種心態的頑固性,有目的性地製造對方的沉沒成本,有利於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但是,最後我們還是要反過來說,你如果真的能夠克服這種沉沒成本所帶來的心理偏見,不被這種情緒所左右,將有可能做出更加理性的商業判斷。

2、沉默成本:不要因為不捨得止損造成更大的損失

2、沉默成本:不要因為不捨得止損造成更大的損失

2、沉默成本:不要因為不捨得止損造成更大的損失

2、沉默成本:不要因為不捨得止損造成更大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