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強悍的德國人為何在輸掉一場戰役後,就從此一蹶不振

說起二戰時候的戰役,很多可以稱之為關鍵性戰役,比如中途島戰役,美國人就是拿下了這場關鍵性的戰役,才開始由守轉攻,慢慢的佔據了太平洋戰場的優勢。又比如斯大林格勒會戰,蘇聯人正是拿下了這場關鍵勝利,才奠定了後來勝利的基礎。

不過說到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出現了,斯大林格勒會戰雖說是一場關鍵戰役,但是也僅僅就是一場戰役而已,為何強悍的德國人在這次戰役中失利之後,就從此開始一蹶不振呢?這場戰役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二戰時,強悍的德國人為何在輸掉一場戰役後,就從此一蹶不振


首先,不得不說斯大林格勒會戰算是近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雙方的參戰總人數超過了三百萬人,而且各種大型武器全部投入到這次戰役中來,單從人數上來看,完全像是一場決戰的預演。而德國人之所以在戰後一蹶不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這次戰役中傷亡過大。

二戰時,強悍的德國人為何在輸掉一場戰役後,就從此一蹶不振


在這場戰役中,雖然德國在武器裝備上是佔有優勢的,但是在人數上卻處在劣勢,此戰德國損失了九十多萬士兵,其打擊可以說是相當大的,到後來德國不得不派出一些新兵上戰場,而這些新兵的倉促登場,更是直接導致了更大面積的傷亡。

二戰時,強悍的德國人為何在輸掉一場戰役後,就從此一蹶不振


其次,德國這次失敗可以說是他們賭博失敗,德國想佔領斯大林格勒,其意圖就是為了可以掠奪這裡的眾多資源,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改變他們戰線拉的過長,補給跟不上的缺點,又能打擊蘇聯的部隊,讓他們也出現補給的問題。所以德國才會賭博式的在這裡集結了如此多的兵馬,就是想一舉掐住蘇聯的命脈,讓蘇聯快速的消亡。只可惜這場豪賭,最終還是以德國人的失敗而告終了。這一賭,德國人不僅損失了大量優秀的老兵,而且還葬送了前期取得的勝利果實,更是直接將自己戰線過長的問題暴露在蘇聯面前,可以說德國人將戰場的主動權交給了對方。

其三,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失敗帶來了很大的消極影響。要知道德國人在二戰期間,一直打的順風順水,很少吃到敗仗,但是在這次戰役中,他們卻遭遇了最大一次敗仗,嚴重打擊了德國士兵的自信心,很大一部分精英兵團都在失敗之後喪失了往日的銳氣,逐漸的開始走向平庸。更可怕的是,德國內部對他們元首信心也產生了動搖,在戰爭的關鍵時刻,德國國內居然出現了嚴重的矛盾。在內憂外患之下,德國從此一蹶不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