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審判戰犯東條,時間裁決天皇裕仁(26)

書接上文


法庭審判戰犯東條,時間裁決天皇裕仁(26)

1904年大正天皇和兩個兒子及侍從

木戶幸一初識裕仁時已經十五歲了,理所當然地成為裕仁生活中的大哥哥,同時他又向裕仁介紹了另外幾個“大哥哥”,這些人後來成為了裕仁小集團的骨幹。無一例外的,他們都是貴族出身,十六歲的朝香宮鳩彥(1937年南京大屠殺的指揮官);


法庭審判戰犯東條,時間裁決天皇裕仁(26)

朝香宮鳩彥

東久邇稔彥(1945年的日本首相);


法庭審判戰犯東條,時間裁決天皇裕仁(26)

東久邇稔彥

十六歲的北白川宮能久;


法庭審判戰犯東條,時間裁決天皇裕仁(26)

北白川宮能久

小松輝久侯爵(海軍中將,主管潛艇的第六艦隊司令,海軍軍令部制定進攻珍珠港計劃的監督人);


法庭審判戰犯東條,時間裁決天皇裕仁(26)

小松輝久

十二歲的近衛文麿公爵(出身藤原家族,1937年作為首相引領日本走向戰爭)。這些孩子共同的理想是讓日本擺脫西方奴役並領導亞洲。


法庭審判戰犯東條,時間裁決天皇裕仁(26)

近衛文麿

1908年4月,裕仁進入貴族學校學習,,該學校當時的校長是日俄戰爭中日方的指揮官乃木希典將軍,在那場戰爭中他失去了兩個兒子,勝利也有僥倖的成分,據說戰後他曾向天皇提出准許他自裁,明治天皇的答覆是:“我活著的時候別自殺,這是命令!”


法庭審判戰犯東條,時間裁決天皇裕仁(26)

乃木希典

裕仁自出生以來所遇到的最大危機發生在1912年,那年7月29日明治天皇駕崩,他唯一的兒子嘉仁皇太子繼位,是為大正天皇。此時指定皇太子成為當務之急,裕仁受到了來自親兄弟的挑戰。當時裕仁已經有兩個弟弟雍仁和宣仁,和他們相比裕仁有兩個弱點,一個是出生於父母結婚之前,另一個是身體素質較差。


法庭審判戰犯東條,時間裁決天皇裕仁(26)

秩父宮雍仁


法庭審判戰犯東條,時間裁決天皇裕仁(26)

高松宮宣仁

當實力派親王們和內臣們在宮中開會研究皇太子人選時,裕仁的老師乃木希典將軍糾集一批人擁護裕仁之弟秩父宮雍仁,不過功敗垂成,多數人還是選擇了裕仁。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