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為什麼洛克菲勒家族可以富過六代

揭秘:為什麼洛克菲勒家族可以富過六代

中國有句古話,叫富不過三代。意思是說,中國人的財富往往由第一代辛辛苦苦掙來之後,傳承至第二代、第三代,基本就傳承不下去,被揮霍一空,後人再度淪為貧窮。這好像是中國所有富豪都繞不開的一個悖論。

下面先講幾個故事。首先講一個漢朝鄧通的故事。故事出在司馬遷的《史記》裡,鄧通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是漢文帝時的福布斯富豪。鄧通是漢文帝的寵臣,但有個算命先生給鄧通算了一卦,說他“貧當餓死”,漢文帝不以為然,認為“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謂貧乎?”為了證明皇帝可以保鄧通一世富貴,漢文帝乾脆送給鄧通一座銅山,讓他自己鑄錢。按現在的話說,相當於把貨幣的發行權給了鄧通,鄧通在行使漢朝央行的職權。漢朝時,錢幣主要是銅錢,給一座銅山等於是給了鄧通一座金山,一輩子都有花不完的錢。但後來,鄧通犯事,真的是餓死了。現在老百姓常說的一句話:有座金山也會讓你敗光了,典故或許就是出在鄧通。

鄧通的故事非常典型,他有一個最大的靠山——皇帝,還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貨幣發行權,更重要的是真的有一座金山。可是,最後還是敗了。鄧通的人生簡直就像過山車,突然一下子到了最輝煌的頂峰,又突然一下子到了谷底,甚至窮的餓死。別說富過三代,自己創造的財富自己都沒有守住。

再講一個當代的故事,也是非常典型的富不過三代的案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前山西首富李兆會,其家族財富來源於父親李海倉的辛苦打拼,在2002年躋身福布斯排行榜中國富豪27位。但李海倉的輝煌止步於2003年,他被人在辦公室槍殺。兒子李兆會中斷在美國的學業,接掌家族產業。最風光的時候,家族資產達到100億元,還迎娶了影視明星車曉,有錢人終成眷屬。但好景不長,這位富二代沒有讓家族的財富傳承下去,到2017年,李兆會因欠債不還,被法院限制出境並限制消費,十年時間就把家族財富敗光了。

再講一個國外的故事。洛克菲勒家族人人皆知,是世界有名的富豪。洛克菲勒家族的生意發跡於十九世紀的石油開採,著名的美孚石油就是他們的產業。在十九世紀,洛克菲勒就是世界上第一個世界首富。在上世紀初,洛克菲勒就控制了美國91%的煉油量和85%的銷售量,“石油大王”的名號實至名歸。洛克菲勒家族還與花旗銀行等美國四大銀行和三家保險公司組成美國七大金融核心機構,控制了美國銀行資產的12%,控制了美國保險業資產的26%。洛克菲勒家族甚至可以影響和左右美國的政治。至今,洛克菲勒家族的資產已經傳承至第六代。

洛克菲勒家族的財富為什麼可以傳承六代而不敗呢?是有什麼秘訣嗎?秘訣還真的就有。<strong>洛克菲勒家族財富傳承不敗的秘訣就是,家族始終秉承三條信條:盡力的賺錢,盡力的存錢,盡力的捐錢。聽起來好像也沒有多麼深奧和玄妙。但是,幾代人一直信奉,堅持篤行,結果就大不一樣。

捐錢先不說,賺錢我們都在堅持做,重點說存錢。<strong>據最新公佈的《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2018)》顯示:2017年,中國家庭人均財富為194332元,比2016年增長14.94%,增速高於GDP的增速。這說明,老百姓手裡的錢越來越多了,而且是支出落後於收入的增長。就是說,越來越多的人注重存錢了。

揭秘:為什麼洛克菲勒家族可以富過六代

但是,錢到底往哪裡存才會讓自己辛苦掙的錢增值呢?我們習慣上把錢存銀行。按照2018年央行公佈的基準利率,活期銀行存款的基準利率是0.35%,一年期1.5%,兩年期2.10%,三年期2.75%。這點可憐的收益是根本不可能抵禦通貨膨脹的。十年前,我每年在春節前都花三百多元買一隻鹽池的羊,給老父親送回去。可今天,買一隻羊至少要一千元了。話句話說,十年前我在銀行存一千元錢,當時可以買三隻羊。今天連本帶利取出來,恐怕連一隻也買不來了。這就是通貨膨脹最直觀的感受。

對於高淨值人群來說,最關鍵的還在於,以前一直認為銀行存款是最安全的,現在也變了。根據國務院公佈的《存款保險條例》規定:如果銀行倒閉或破產,最高賠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可見,高淨值人群的財富放在銀行也並非是安全的。

再說銀行理財。按照今年的新規,銀行理財打破剛性兌付,不再保本保息。以前看起來收益還不錯的銀行理財,今後再也沒有那樣的好日子了。還是那句話,銀行也要生存,僅靠存貸利差盈利的模式,在經濟日益低迷的大環境下,越來越難。

縱觀世界經濟發展歷史,尤其是發達國家的歷史,銀行利率總體是走低的。一定程度上,經濟越不景氣,利率水平越低。因為這時候,政府不希望人人把錢存起來,需要拿出來去消費,消費了才能提振經濟。世界發達國家的銀行利率都不高。據統計,美國儲蓄前三位的銀行花旗銀行、高盛馬庫斯銀行、運通銀行,目前的利率差不多也就1.5%。美國最大的銀行富國銀行,利率僅有0.01%,低到幾乎沒有任何收益的程度。日本更少,2016年日本央行公佈的存款利率是-0.10%,是典型的負利。你把錢存銀行,銀行不付你一分錢利息,你反而要向銀行支付費用。因為銀行替你保管資金,也是需要人工成本的。世上真的沒有免費的午餐。

綜上,在銀行存款,未來的收益會更低,最重要的是不安全。高淨值人群能選擇的理財途徑,既要安全,又要收益穩定,唯有保險的理財。

保險理財除了安全,最重要的一點是,它的收益是按照複利計算的。什麼是複利?就是利息計算利息,也就是老百姓通常說的利滾利。愛因斯坦曾說過“複利的威力比原子彈還可怕”,複利因此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關於複利有個很精彩的故事。有個國王酷愛下棋,從未遇到對手,國王覺得不過癮。就在全國範圍下詔書:不管是誰,只要贏了國王,國王就會答應他的任何要求。不久,一個年輕人來應徵,最後還真贏了國王。國王兌現承諾,問年輕人有何要求。年輕人說,他的要求就是在棋盤上放麥子,第一格放一粒,第二格放前一個格子數量的一倍,接下來的每一個格子的麥子都是前一個格子的一倍,一直將整個棋盤放滿。國王沒有在意,欣然同意,可很快就發現,即使把國庫所有的糧食都給他,也不夠百分之一。一粒麥子很少,可是,經過很多次的翻倍,就很快變成一個天文數字了。這就是複利的價值。

揭秘:為什麼洛克菲勒家族可以富過六代

保險的理財給予客戶的恰恰就是複利。為了更直觀的說明保險理財的價值,我們假定一位高客給自己30歲的孩子投了一份躉交200萬元理財,等於在保險公司開了一個預期收益為6.05%的帳戶,同時再追加1000萬元,到底收益如何?

先看開戶200萬元的收益。按照保監會去年134號文件,所有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前五年都不允許返還,前五年的收益幾乎沒有,從第六年期開始有收益。假定前面的收益都不領取,直接放在保險公司為客戶開的萬能賬戶,到第十年後再領取,按照約定的預期6.05%的收益,一次可以領取133.50萬元;如果到20年後再領取,一次可以領取346.78萬元。投入的本金早收回來了,但賬戶裡的本金依然還在,只要客戶不領取,本金依然繼續產生收益,直至被保險人99歲。

再看追加的那1000萬元的收益。

1、如果前五年收益不領取,到第六年再領取,連本帶利一次可進賬1372.63萬元,剔除本金1000萬元,收益372.63萬元,年化收益率7.45%;

2、如果到十年再一次領取,淨收益729.32萬元,年化收益率7.29%;

3、如果到第二十年再一次領取,淨收益高達2078.75萬元,年化收益率10.39;

4、如果到三十年再領取,可落袋4444.25萬元,年化收益率14.81%;

5、如果到四十年再領取,可落袋8556.08萬元,年化收益率21.39%;

6、如果到五十年再領取,可落袋1.58億元,年化收益率31.60%。

五十年之後的事,不是我們關心的,就看這五十年光景,投入一千萬元,不聞不問,不用操心,身價增值到1.58個億,財富翻了近16倍。可反過來,現在有一千萬元的人很多,在生意上投入一千萬的人也很多,賺錢的人也很多,賠了本的人也很多,但是,投入一千萬元,用五十年時間,把財富增長至16倍的有幾個?如果財富通過生意翻了16倍,又花了多少精力?費了多少心血?放在保險上,不用操心,只要做個一動作,就是用自己的手機點一下,假以時日,就輕鬆讓辛苦掙來的財富增值了。

實際上,追加產生的收益只是一部分。把開戶的累計收益和追加的收益二者相加,就是客戶的總計收益,本金還不算。看看,複利換算為年化利率,隨著時間的推移到底有多高。這樣高的收益,不就是洛克菲勒家族的財富傳承嗎?有了這樣的規劃,你就可以打破傳統上“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實現家族財富的不斷傳承。

舍此,你還有其他好的選項嗎?

揭秘:為什麼洛克菲勒家族可以富過六代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