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書沉雄樸厚,自成面目,蒼勁莊嚴,世稱“鄧派”


鄧石如原名琰,因避仁宗諱,遂以字行,少讀書,好刻石

仿漢人印篆甚工。性廉介無所合。時翁方綱擅篆分,以石如不至其門,為之。

劉墉、陸錫熊見其書,皆大驚。登門求識面。

包世臣推其篆書為神品。錢坫與世臣遊焦山,見壁間篆書《心經》曰:“此非少溫不能作,世間豈有此人耶?”

少嘗客江寧梅鏐家,得縱觀秦、漢以來金石善本,每種臨摹各百本。

曹文埴稱其四體書皆為清朝第一。工刻印,出入秦、漢,而自成一家,世稱鄧派。

出生於寒門,祖、父均酷愛書畫,皆以布衣終老窮廬。鄧石如九歲時讀過一年書,停學後採樵、賣餅餌餬口。17歲時就開始了靠寫字、刻印謀生的藝術生涯,一生社會地位低下。

他自己說:“我少時未嘗讀書,艱危困苦,無所不嘗,年十三四,心竊竊喜書,年二十,祖父攜至壽州,便已能訓蒙今垂老矣,江湖遊食,人不以識字人相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