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趙簡王墓,位於安陽城西北20公里的平安村西北的壽安山上。明成祖第三子、趙王朱高燧被封趙王后,就遷往彰德府(安陽古稱),當時的藩王府就在今天安陽市老城的高閣寺一帶。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高閣寺當時是趙王府的一部分,原稱大士閣,傳為歷代趙王召見下屬的地方。歷代趙王去世後都安葬在安陽周邊,具體位置在安陽市區西面的安陽縣銅冶鎮康王墳村附近。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趙康王墳是一座明代藩王墓,文保級別不明。墓主趙康王朱厚煜是第六代趙王,死後諡號為康,稱趙康王。趙康王墳在安陽縣銅冶鎮康王墳村邊的天爺廟內,高大的新門樓遠遠就能看到。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朱厚煜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襲封趙王,在位三十九年。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朱厚煜去世,諡號康,長子獲嘉昭定王朱載培及長孫世孫朱翊錙早卒,五年後其曾孫朱常清就嗣位。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康王自小聰明伶俐,好學善問,喜歡讀書。史料記載,康王嗜書,積聚充棟,尤躭易理,自號枕易道人。幼年時,趙康王是由其祖母楊妃撫養,後來楊妃患病,他曾親自在旁伺候,端茶倒水,煎煮湯藥,一刻不敢擅離。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為了照顧祖母,趙康王又給楊妃建造了一座樓,命名為“思訓樓”,以紀念祖母對自己的養育教誨之恩。讀了趙康王的事蹟,發現他還是一個與民同樂,與官府不和的好人~~不知是否屬實。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趙康王墓是這數十座陵墓中倖存的一座,地宮保存非常完好,面積一百餘畝,中軸線上置神道,前有鑼鼓橋,壽安山石坊。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據說,趙簡王經常出來遊玩,並從萬金渠引水修一池塘,建觀魚樓和花園。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花園北面3.5公里的西柴庫村北嶺洹河灣北岸,方圓有25公里,俗稱鳳凰崗,距安陽城約l0公里,趙簡王在世時就看中了這塊鳳凰落臥的風水寶地。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趙簡王在位28年,壽終安寢後,就埋在了鳳凰崗頂。其墓坐北朝南,背靠壽安山,其東、西均依山嶺,其南為坡地。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趙康王自小聰明伶俐、才華出眾,是當時的頂尖文人,用古人的話說,就是具有戰國君子的風采,而且富有慈善之心,經常幫助老百姓,還是遠近聞名的善心王爺。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此處地勢較高,環境幽雅。墓區佔地3畝多,墓為圓形封土堆,高近3米,周長25米多。地面以下為磚室基,石墓門,後建前廳後堂。堂之兩側為左、右耳室。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前廳正中安石供桌,上置祭器,後堂安放趙簡王棺槨,左、右耳室放隨葬物品。磚牆圍護,翠柏成蔭。並將鳳凰崗改名為壽安山,豐樂村也改為壽安村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祭文碑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另一塊祭文碑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康王陵地宮由前殿、後殿組成,墓室平面呈“呂”字形,目測墓口距地表5米多,墓深6米多,寬4米多。不論陰晴雨雪,地宮內常年積水。此圖是進入地宮的通道和地宮的石門,地面積水明顯。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地宮裡非常涼快。似乎由於電壓的原因,扯的電燈也不亮,只好回地面拿應急燈打光,否則相機不能對焦。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這趙康王的地宮建築十分狹窄。第一間墓室左右的耳室被簡化為兩個壁龕,前面的供桌上也沒有石五供,石門上是素面,沒有任何雕飾;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第二間墓室裡,狹仄地擺放了兩口石棺,右邊的一座上面還雕刻了八卦的紋樣。第二間墓室的盡頭,還有一個壁龕,這與高時明墓的結構略似。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放棺槨的後室漆黑一片幾乎沒辦法完成對焦。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前室中央有一個供桌。除此外,地上全是積水。所以只能走在供桌和臨時搭的木板上。前室左右闢龕。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地宮內還有一方刻石,上面記錄了對趙康王墓的選址過程、相度方法等,讀來挺有意思。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前室通向後室的門楣上有壁畫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在前墓室入口的上方,有一個洞,開始認為可能是盜墓的盜洞,後經諮詢經歷過此時代的看護康王陵的老人才知道,這是在上世紀大集體時,生產隊取水水井的豎井。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那麼,接下來進入後室啦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後室石槨上的線刻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後室頂上的壁畫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主棺內部。還沒經過清理。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棺床有須彌座裝飾。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後室盡頭闢龕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這座墓的後室入口也有一道石門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稍微比較下的棺的內部。也基本空了。還能看到裡面的木棺似乎還有裝飾。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此圖是後墓室的棺槨,墓室完整,在槨的前石板上繪有陰陽八卦圖案。“周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就發生在河南安陽,《周易》是中華文化之根,估計康王對此也頗有研究,十分喜愛。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趙康王墳墓上的寶頂。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趙康王的東宮和西宮的墓,地面上什麼也沒有了,但是地宮保存還是比較完好的。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風水寶地,五百年後竟能打出水來|鄭周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