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雞毛的家務活,我用1個小時完成了,收穫這4點經驗,你也可以

一地雞毛的家務活,我用一個小時完成了,收穫這4點經驗,你也可以

一地雞毛的家務活,我用1個小時完成了,收穫這4點經驗,你也可以

群裡有一位媽媽說:做家務有沒有心理負擔?她感覺特別難受,做家務活特別勞累,還有不得不做的心情,本質上沒有人愛勞動吧。

我以前也不喜歡幹家務,看到家務活就心累。主要原因是很自大,認為自己這麼有才華的人,應該是幹大事業的。家務活沒有技術含量,又浪費時間,幹家務就是拉低自己的價值,而且沒有成就感。因為沒有動力,也就沒有目標和緊迫感。

一地雞毛的家務活,我用1個小時完成了,收穫這4點經驗,你也可以

每幹一次家務就會和老公說在單位時間內,我創出的價值遠遠大於這些。很多次我甩手不幹,老公埋頭苦幹,又很心疼他。

真正讓我改變觀念是小區一次集體停水。

那次小區修管道,白天 8:30—17:30期間停水。吃完早飯,7:30大女兒和老公出門,到停水時間剩下僅僅一個小時,我需要洗完衣服、拖地、刷碗,準備白天的儲備水,送二女兒上學。剛開始想這麼多工作肯定完不成,衣服晚上再洗,地也不拖了,準備點白天用的水完事。

突然想,每天干家務效率很低,情緒也滿滿。何不借此機會看看自己在一個小時內到底能做多少工作。第一件事洗衣服,洗衣服需要50分鐘,一個小時來得及,在洗衣服間隙,送二女兒上學。

二女兒經常磨蹭半個小時,一會梳的小辮不合適,一會衣服不合適,一會要在家吃飯,一會說肚子不舒服,磨蹭時間到了,我開始失去耐心,對孩子有情緒,說她幾句。她也不開心,我也不開心。送完孩子,我又後悔自責,還學情緒管理呢,你連自己的情緒也管不住,開始內耗。這樣就浪費了很多時間。

因為停水緊迫感,我沒有時間允許孩子磨蹭,起床就告訴孩子,今天要停水,你需要立馬穿上衣服,我們趕緊出發。給她紮了小辮,她說小辮扎的不好看。我說沒時間,你上學就去,不上學,我就拖地,白天我也工作,沒時間陪你。

一種堅定的態度,她反而沒再要求,在路上並且告訴我,媽媽快點騎自行車,要不回來沒水了。

送完二女兒回來之後,已經8點了,我開始拖地,以前拖地最短的時間需要一個半小時,老公回來還和他邀功,天天拖地累的半死,家務活比上班累一百倍。

那天拖地我終生難忘:感覺拖把特別給力,半個小時內拖完150平米的房子。幹得快又專心,沒有情緒對抗,出了些汗,血液循環了,突然發現身體這兒疼,那兒疼不明顯了。天天專門花時間鍛鍊,發現集中精力拖地是最好的鍛鍊方法。

8:30衣服也洗好了,開始晾曬衣服,8:40幹完了所有的家務,第一次體驗到高效率,生活超級爽的狀態。我一般9:30開始工作。現在竟然有50分鐘的空閒時間。從此,我再也沒有對抗情緒,幹家務很快樂。

一地雞毛的家務活,我用1個小時完成了,收穫這4點經驗,你也可以

通過高效幹家務這件事,我總結出四點經驗:

1、做任何事都有價值。

以前我喜歡幹挑戰,有成就感的工作,但是現在我熱愛幹家務,這就是觀念的轉換。為家庭這個共同體創造價值。並且孩子,伴侶在你創造的環境中生活學習成長,這種價值感,遠遠大於個人成就感的價值。能為這個家庭貢獻一份力量,我感受的是幸福。

2、生活不僅需要目標,更需要行動。

我做全職媽媽4年了,每天一地雞毛,生活忙忙碌碌的。唯一屬於自己的時間就是孩子們睡著之後,我才能靜心學習。而這導致我嚴重睡眠不足,晚上寫作,也導致我頸椎不好。

現在回想起來,是自己剛有目標,缺乏實際行動。雖然我也用滴答清單,用列表方式,枕頭還有一本《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通過行動,我才清晰知道,原來我是在假裝努力,假裝有計劃,假裝高效,原來這些都是在騙自己很自律,很努力。騙過了大腦,卻沒有實踐行動,這個坑,我踩了這麼久。這次用行動證明了家務活不是磨洋工,而是可以很快完成。

3、要有時間期限。

這麼多家務活很快完成,最主要的原因是時間限制,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全職之後,不像上班有時間點,沒有人催促工作進度,所以拖延成了習慣。然後給自己找一個很好的藉口,全職媽媽帶孩子有多辛苦,其實很多時候就是時間安排不合理。

4、要有緊迫感。

很多時候,我們容易沉浸在情緒裡,是因為沒有緊迫感。

不著急,認為有時間,就容易和孩子失去界限,允許孩子一次次闖入自己的邊界。孩子的每一步鬧騰,都是在我的允許下完成,最後失去耐心,然後讓孩子承擔情緒,孩子也無辜。

一些不必要的聚會吃喝,也是因為我們生活的目標不清晰,沒有緊迫感的事情要做,所以也很難做到拒絕,回來又覺得沒有收穫。

所以一地雞毛的生活,也需要有目標,有緊迫感,給目標設置期限。以前我對那些在朋友圈打卡的行為,覺得是在表演,現在我理解了,他們是通過外在的打卡目標轉換成內在的習慣,最終走上自律之路。

生活是最好的培訓機構,讓我們從生活中感悟,學習成長,擁有高效率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