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三大名將之一,驍勇善戰,因貪圖功利不夠忠誠終被殺


漢初三大名將之一,驍勇善戰,因貪圖功利不夠忠誠終被殺


今天,小編來說說漢初三大名將英布。英布祖上可能是春秋周天子分封的英國人,後來這個英國被楚國滅了,但後人以英為姓,代代相傳。到英布時,只是個小老百姓。英布小時候,有人給他看了相說:“當在受刑後稱王。”長大後,犯了法,被判了黥[qíng]刑(在臉上刺字並塗黑,以防逃跑)。英布的性格應該屬於豪爽型的,在驪山服勞役期間,專挑罪犯中的頭目、豪傑交往,最終帶著這幫惡茬逃往長江一帶做了江洋大盜,並乾脆地改了姓叫黥布,大有以毒攻毒的意境。

陳勝起兵時,黥布投靠了番縣令吳芮(後被封為長江王,漢初8位異姓諸侯王中唯一沒有被殺掉的那位),併成為他的女婿,順利召集了數千人加入反秦的隊列,大獲全勝後投奔了人多勢眾的項梁,項梁戰死後又跟著項羽。成為了項羽的“職業殺手”。 黥布驍勇善戰,總是衝鋒在戰鬥的最前沿,啃最難啃的骨頭,打最漂亮的仗。讓項羽一戰成千年名的鉅鹿之戰,就是黥布率領兩萬人先渡河取得小勝利,並斷絕了秦軍運送糧食的甬道,項羽才破釜沉舟,率領全軍渡河決戰成功;項羽血腥坑殺20萬投降的秦國士兵,由黥布負責執行;項羽殺放羊娃義帝(楚懷王之孫熊心,楚亡後,隱匿人間,以放羊為生),仍由黥布暗箱操作。在攻打函谷關時,英布又以騎兵取勝。到了咸陽,英布擔任前鋒,立下大功,被封為九江王。

至此,英布開始變得有些驕傲,成為九江王之後的英布開始裝病推辭項羽指示的任務。項羽因為欣賞英布的才能,想到之後打仗還用的著他,就沒有攻打他。但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英布雖然驍勇善戰、用兵如神,但是卻驕傲自滿,貪圖私利。

也許英布感受到老大項羽的不仁。也或許迫於漢王劉邦快速發展勢頭的壓力,在項羽多次下達助力楚國攻打齊國,隨後派使者敦促英布為消滅漢王劉邦政權而出力時,這位昔日老小狡黠地退縮了,西楚霸主項羽勃然大怒,一忍再忍,最終並沒有百忍成精,動了殺“伯仁”之心,隨後的日子裡,漢王劉邦的使者一語道破天機,當面揭露英布“北向而以臣子的身份侍奉”而對待項羽的謊言,並步步緊逼將我們的六安老鄉英布逼入死衚衕,最終殺了大哥項羽派來的使者,再無迴旋的餘地。

英布叛楚歸漢之後,因為立下了大功,被劉邦封為淮南王,建都六縣,統領九江、廬江、衡山、豫章四郡。漢十一年,高後誅殺淮陰侯韓信,英布心裡十分恐懼,害怕下一個就輪到他。於是暗中派人積蓄力量,準備反漢。後有人告密,反叛之事洩露,英布被殺。

英布最終以悲劇收場,一方面是因為他的性格恃才傲物,缺乏忠誠感,這對於統治者來說是個潛在的威脅。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叛,處處為自己謀利,不管他人死活,最終也為他人所拋棄。另一方面是因為劉邦在王國鞏固之後,為了避免異姓諸侯王影響皇權,開始了剪除異姓諸侯王的行動。所以說,英布的悲劇既有自己的問題,也有時代的條件。

本質上異姓王並不是劉邦的下屬,而是盟友,劉邦只是盟主,劉邦與項羽爭霸最終取勝,實則仰仗於與英布、彭越等盟友的連橫合作。盜匪搶掠過後,自然是想分享勝利果實的,彼時的盟友,則變成了當下的競爭對手。劉邦定都長安,實則出於“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的無奈。各諸侯王林立東方,一人謀反,則牽動全局,人人自危。翦除異己,也許是對政權順利交接最有效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