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角膜、2800度近视堪比“盲人”,眼内镜技术竟也能矫正!

“医生,我以前做过角膜激光手术,这几年视力越来越差,最近去检查,医生说我是圆锥角膜,无法再次激光,而且戴眼镜也矫正不了,我没有救了吗?”“医生,我有先天遗传的超高度近视眼:2800度,很多医院都说没办法……”

这些对话就发生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市五官科医院)视光中心内。作为国际屈光矫正领域的热门趋势,眼内镜(包括ICL、PRL)技术能够在不切削角膜的前提下帮助患者摆脱近视困扰,受到越来越多近视患者的关注。

今天,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主办的第八届“关爱近视微笑论坛”上,论坛主席、上海市五官科医院副院长周行涛教授介绍,如今,这项眼内镜技术又有了新突破。面对以前无能为力的屈光疑难杂症,五官科医院视光中心屈光团队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眼内镜(ICL、PRL)可用于帮助那些角膜有问题甚至是圆锥角膜(稳定后)的近视、超高度近视眼患者恢复视力。

眼内镜ICL,是一种高端近视矫正手术,可以同时矫正近视和散光,通过把一个带度数、很柔软的晶体植入到患者的眼睛里,以此来矫正患者的视力问题。眼内镜ICL手术不会切削任何角膜组织,因此可以称之为“加法”手术,整个手术过程只需要不到5分钟。此外,眼内镜ICL的独特材料工艺保证其在眼内的绝对稳定,因此可以陪伴患者终生而无需维护。当然,眼内镜ICL还有一个特点即“可逆性”,如果未来有更先进的技术出现,患者还可以通过手术将人工晶体取出,让眼睛恢复到手术之前的“出厂设置”。另外一种眼内镜PRL原理和ICL类似,其特点是矫正范围特别高,最高可矫正2800 度。


圆锥角膜、2800度近视堪比“盲人”,眼内镜技术竟也能矫正!


图说:演示图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该院视光中心王晓瑛教授介绍,圆锥角膜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角膜变薄变形、不规则,好发于年轻人,也有部分见于以前做过角膜激光手术的患者。患者的角膜随时间推移越变越薄、越来越变形,后期视力会急剧下降,甚至出现角膜破裂而导致失明。过去,圆锥角膜患者一直在角膜近视激光矫正手术的“黑名单”上,因为不仅不能获得好的效果,而且还会加速发展甚至恶化。不过现在,基于 IC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将Toric ICL(可治疗散光的眼内镜ICL型号)应用于稳定圆锥角膜的近视矫正。王晓瑛及周行涛教授的团队针对稳定圆锥角膜随病情不再进展,但仍存在高度散光和屈光参差的近视患者,采用拥有稳定视觉质量、能够矫正高散光并且不需要切削角膜的EVO Toric ICL,随访2年以上发现患者视觉质量保持稳定,满意度高。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