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級高配和B級低配如何選?現在或許有了更好的答案

轎車市場向來都是中國大陸最為重要的市場之一,同時也是合資品牌最為倚重和"重兵"把守的軍事禁區。而縱觀整個轎車市場,其中又以A級車市場的競爭最為激烈。

但是近兩年,A級轎車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在增速方面,都開始顯露出了疲態。究其原因,除了SUV車型以及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分割了A級車的部分市場份額外,B級車精準的降維打擊恐怕才是最"致命"的。

據瞭解,當前眾多主流B級車的中低配車型的價格,已經下探到了A級車的價格區間,憑藉著更大的空間以及更好的品質,很容易讓消費者在"雞頭鳳尾"間陷入到兩難的境地。

A級高配和B級低配如何選?現在或許有了更好的答案

在此背景下,A級車想要重拾市場信心,必要的轉型和學習是要有的。轉型就是將重心轉移到競爭壓力相對較小A+級市場,至於"學習",就是學習這個細分市場銷量表現最好的車型,是如何在設計、製造、創新等細節上實現向上突破的。顯然,1月19日正式亮相的一汽-大眾全新一代速騰Long-Wheelbase就是那個值得學習的對象。

A級高配和B級低配如何選?現在或許有了更好的答案

扒哥認為,它的出現或許給了所有力爭上游的A級車一個正向的啟示。

啟示一:軸距要無限接近B級車

廣義上來說,汽車的等級劃分標準主要是圍繞軸距、排量、重量等參數展開的,而隨著小排量渦輪發動機的迅速普及,以及汽車廠商在輕量化方面的不懈努力,現在汽車等級的劃分便成了軸距間的"論劍"了。

一般來說,A級車的軸距普遍在2500mm至2700mm之間,如一汽-大眾寶來(2688mm)、上汽大眾朗逸(2688mm)、一汽豐田卡羅拉(2700mm)、別克英朗(2640mm)、雪佛蘭科沃茲(2600mm)等眾多主流車型的軸距都維持在這個區間。

而主流的B級車的軸距則來到了2700mm至2900mmn之間,像B級標杆車型一汽-大眾邁騰的軸距就達到了2871mm,領先其他主流B級車型。而像廣汽本田雅閣(2830mm)、廣汽豐田凱美瑞(2825mm)、別克君威(2829mm)也都在這個標準之內。

顯而易見,主流A級車的軸距至少要比B級車短上100-150mm,而在中國這個"寸土寸金"、"空間越大越好"的購車價值觀下,消費者有將選車天平傾斜到B級車那邊也無可厚非。而在此形式下,如何破舊立新打破僵局?首先就是要將所開發的新車在軸距上無限接近B級車。

A級高配和B級低配如何選?現在或許有了更好的答案

來看一看一汽-大眾全新一代速騰Long-Wheelbase是如何做的,誕生於全新MQB A1平臺的一汽-大眾全新一代速騰Long-Wheelbase,擁有著這個平臺帶來的諸多優勢,而其中最為矚目的便是軸距和空間上的優化。據瞭解,MQB平臺將發動機在發動機艙內的傾角定為標準的12度,且是向乘員艙側傾斜,這樣可以縮短前橋至車身前部的距離,因此可以增加軸距,使乘坐空間更大。

基於此,一汽-大眾全新一代速騰Long-Wheelbase的軸距尺寸已經達到了2730mm,不僅全面超越了同級競品,同時也將"一隻腳"踩到了B級車的標準線。因此當B級車發起下一輪衝擊時,一汽-大眾全新一代速騰Long-Wheelbase便有了據理力爭的底氣。

啟示二:配置要碾壓中低配B級車

為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不少品牌都選擇將頂尖的科技配置下放給自家的B級車型,同時在品宣階段不淺餘力的鼓吹造勢,使其看上去非常"吸睛",同時讓消費者產生了某款B級車的某個配置特別亮眼的假象。

就像奧迪在推出旗艦級SUV Q7後,選擇將整套"虛擬座艙"送給自家的B級車A4L、寶馬在推出全新X5後,選擇將換擋機構、idrive7.0人機系統、HUD抬頭顯示,甚至整個內飾設計草稿一股腦的塞給全新3系一樣、或者,奔馳將全液晶儀表、柏林之聲音響下放給C級的道理是一樣的。

是不是看上去特別美好?但也僅僅是看上去而已。因為這種凸顯科技和豪華的配置往往只出現在高配或頂配車型上,如配置"虛擬座艙"的A4L的最低價格是34.29萬,同樣,全液晶儀表也只有在38.28萬元的C 260 L 4MATIC才是標配,此外柏林之聲的選裝價格為6700元,雖然全新3系尚未上市,但裝配以上配置的高配車型價格絕對不會低的。

怎麼樣?還覺得美好嗎?

其實,真正衝擊A級車市場的中低配B級車的真實配置是這樣的,以凱美瑞2.0E精英版、本田雅閣230 TURBO舒享版為例,像前後駐車雷達、定速巡航、無鑰匙啟動、無鑰匙進入、電動調節真皮座椅等提高舒適性的配置都是沒有的,單說一句,這個價位的雅閣的中控屏為單色顯示屏。

事實證明,中低配B級車上的基礎配置是很低的,但為什麼A級車在配置上依然看上去優勢不大呢?是因為它們缺少追隨潮流的亮眼配置,難以對其形成碾壓之勢。

A級高配和B級低配如何選?現在或許有了更好的答案

讓我們看看一汽-大眾全新一代速騰Long-Wheelbase是怎麼做的,據發佈會上的一汽-大眾工作人員透露,一汽-大眾全新一代速騰Long-Wheelbase搭載了眾多亮眼的科技配置,如全液晶儀表、內飾氛圍燈、全景天窗等,是不是很多主流B級車上都沒有?

啟示三:外觀看起來要和B級車一樣大氣

其實,外觀設計的好壞是扒哥最避諱說的,因為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並且會隨著個人的審美和文化差異產生無數個答案。但同時也不能否認一點,之所以B級車看上去要比A級車更加高級,刨除以上的兩點,B級車的外觀確實要比A級車更大氣。

這是因為隨著車身尺寸的增加,各種線條的延伸會變得更加舒展、流暢。以採用相同設計語言的奔馳S級和C級為例,這種巴洛克式設計出現在S級上時,大家看到的都是大氣磅礴的王者氣息,而基本"圓方不動"的出現在奔馳C級上時,給人更多的感覺卻是蹩手蹩腳。

A級高配和B級低配如何選?現在或許有了更好的答案

而一汽-大眾全新一代速騰Long-Wheelbase在處理此類問題時,也是通過加大車身尺寸解決的,據瞭解,一汽-大眾全新一代速騰Long-Wheelbase的車身長度已經達到了4751mm,儼然一副B級車的"骨架",而在此基礎上,設計師的可想象空間和操作的空間就變大了。

這些都是讓一汽-大眾全新一代速騰Long-Wheelbase車頭看上去沉穩大氣;側面看上去修長動感的基礎。

結語:不思則危,A級車已經到了不破不立的特殊時期了,顯然,選擇一個值得學習的模板,便是現階段最迫切的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