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權無勢,不富不貴,一介大兵為10萬遠征軍亡靈怒吼

2018年是中國遠征軍60週年紀念,有各種各樣的紀念文章,影視作品問世。確實說起中國遠征軍,無論如何都是中國人抗戰的一個典型,也是中國抗戰可歌可泣的真實寫照。

中國遠征軍在緬甸防禦戰中英勇拼殺,屢挫敵鋒,使日軍遭到其發動太平洋戰爭以來少有的打擊。遠征軍多次救援英軍,創造了同古保衛戰、斯瓦阻擊戰、仁安羌解圍戰、棠吉恢復戰等出色戰例,使中、外、敵、友莫不驚歎欽佩。

可是在這麼輝煌和壯烈之下,有誰知道深埋在異國他鄉的10萬忠魂,現在如何呢?

無權無勢,不富不貴,一介大兵為10萬遠征軍亡靈怒吼


大兵楊伯方

今天我們講一位遠征軍大兵的故事,他無權無勢,不富也不貴,是最最普通大兵的一員——楊伯方。就是他在戰後四處奔走,嘔心瀝血為了中國遠征軍的10萬忠魂的一塊碑,讓後世知道他們曾經存在過。

無權無勢,不富不貴,一介大兵為10萬遠征軍亡靈怒吼

楊伯方1921年出生於河南延秋縣,1938年考入中國第一裝甲兵團,1940年擔任裝甲兵二團排長,1941年12月赴緬作戰,編入中國遠征軍汽車兵團。

楊伯方到新38師不久,就參加了38師孫立人將軍的成名之戰——仁安羌大捷,中國抗日遠征軍不敵日軍,開始大撤退,楊伯方隨部穿越野人山,撤退到印度休整。在一九四三年,對日反攻戰中,再度隨部打回緬甸,直到日本投降。後因不願回到中國參加內戰,便留在了緬甸。在印度修整期間,老先生認識了印度華僑姑娘並結婚,其妻亦隨赴緬甸。

無權無勢,不富不貴,一介大兵為10萬遠征軍亡靈怒吼

十萬軍魂,兩塊碑

中國遠征軍在緬甸陣亡約為10萬人,至少有10個墓地。按照遠征軍歷史研究學者戈叔亞先生的說法,緬甸華僑曾為遠征軍修建了10多處墓地和紀念碑,後來因各種各樣的原因,它們大多遭到損毀,包括緬甸八莫的新38師墓地也幾乎損毀殆盡。目前遺留下來的,僅有同古的這座遠征軍紀念碑和位於果敢的遠征軍墓地。

無權無勢,不富不貴,一介大兵為10萬遠征軍亡靈怒吼

緬甸八莫的新38師墓地被毀後,當地華僑將遺骸重新安葬並立碑,但後來再次被毀,如今只剩下半塊殘碑。如今,這裡已經修了新房子,墓地旁邊的大樹已經被挖掉,屍骨不知所終。

無權無勢,不富不貴,一介大兵為10萬遠征軍亡靈怒吼

歷經坎坷的同古紀念碑

1942年3月20日,中國遠征軍與侵緬日軍在同古城外發生激戰,進行了著名同古戰役,雙方均傷亡慘重。

同古的中國遠征軍紀念碑,起初也是立在當地的中華學校校園內的,1951年,由同古僑領楊光漢、吳長庚等人集資修建而成。然而,上世紀60年代,緬甸與中國關係處於低谷,緬甸政府將全國的華文學校都收歸國有,同古的中華學校也被改為緬語學校。

無權無勢,不富不貴,一介大兵為10萬遠征軍亡靈怒吼

上世紀90年代,中緬兩國關係升溫,遠征軍老兵楊伯方和當地僑領一起,向當地政府申請,將紀念碑從學校裡遷出。他們經過6、7年的努力,在中國駐緬大使館的協助下,才於1997年3月5日,最終獲得緬甸政府的批准可以遷碑。不敢有任何耽擱,不到一個月之後的4月1日,同古華人即迅速將遠征軍紀念碑搬遷至今天的地址。幾年後,他們又集資購地,在紀念碑背後不遠處修建了一座中國遠征軍紀念館。在2000年3月12日的紀念館落成儀式上,中國駐緬甸大使館以及當地的華僑社團均派人參加。

嘆息、怒吼,我們要回家

無權無勢,不富不貴,一介大兵為10萬遠征軍亡靈怒吼

大兵楊伯方在緬甸六十多年間,夫妻倆有四十年從事華文教育,其後開始做生意。有了積蓄後,老先生在同古辦了一個文化宮,內設華文與電腦學校。楊老先生膝下有五個兒女,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後期,他將老大留在身邊,其餘四子女送回了中國。這些子女在中國參加過“文革”,後又上山下鄉了。如今,這四個子女一女在昆明,一子一女在香港,最小的女兒在臺灣,子女的兒女都已成家立業。

在楊伯方先生的努力之下1992年成立“中國遠征軍紀念碑遷建委員會”,1997年遷建紀念碑成功。

無權無勢,不富不貴,一介大兵為10萬遠征軍亡靈怒吼

遷建成功後,楊伯方在落成後的祭文中寫道:

“飄蕩在緬甸叢林中的亡靈,依然記得他們的長官的諾言。他們天天等年年盼,山中的野花開了一茬又一茬,滿山的枯枝敗葉鋪了一層又一層,可是仍然不見長官的蹤影。就連當年奉命守墳的那些可憐的傷兵,也在無望的守候中熬到了生命的盡頭,把自己的骸骨也留給了叢林,昔日的殘墓旁又增添了一座荒冢。

那些無家可歸的,沒有著落的亡靈們依舊在幽暗潮溼、人跡罕至的叢林中到處漂泊遊蕩。

風聲是他們的嘆息!

雨電是他們的怒吼!

我們要回家!

我們要回家!

2005年,老兵楊伯方應邀去北京參加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紀念大會,2009年1月2日與世長辭。


分享到:


相關文章: